活血祛瘀组方联合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疗效观察
2014-10-21李旌
作者简介:李旌,1965~女,河北省磁县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妇一科主任,研究方向,妇科疾病及疑难杂症。【摘要】目的:观察活血祛瘀中药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就诊时间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活血祛瘀中药联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活血祛瘀中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3.3%,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率30.3%,有效率8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用药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活血祛瘀中药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药物安全、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基础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活血化瘀;针灸疗法;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577-01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的慢性疾病,该病具有病程长,经久不愈,反复发作,治疗效果差等特点,近年来,由于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增多,以及不洁性生活的影响,慢性盆腔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长期使用抗生素易导致耐药及阴道正常菌群失调,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及正常工作[1],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6月对门诊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治疗,取得了很、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于我院门诊进行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30.45±2.57)岁;病程3—38个月,平均病程(9.52±2.63)个月;治疗组,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29.78±2.85)岁;病程3—36个月,平均病程(8.57±2.13)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参照中医妇产科学第6版[3]证属湿热瘀结型者。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自拟活血化瘀、清热除湿组方。药物组成:当归、五灵芝,丹参,赤芍,川芎,肉桂,生地,丹皮,桃仁,木香,蒲公英,甘草。采用山东华源YFDX208型自动中煎药机浸泡煎后分装200ML/袋,每日2次每次一袋,连服6周为一疗程。同时给予针灸治疗:选穴气冲、足三里、带脉、中极、阴陵泉、地机、三阴交,穴位常规消毒,取0.35mm×50mm毫针,针刺得气后加灸20分钟,每日一次。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活血化瘀、清热除湿组方,方法同治疗组。疗程结束后3个月分别对两组治愈患者进行随访。
1.4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痊愈:症状体征及妇科检查均恢复正常,B型超声提示盆腔无包块及积液;显效:症状好转或基本消失,妇检略有压痛,但明显改善,B超显示液性暗区基本消失;有效:症状体征及检查均有改善;无效:无临床症状无改善,妇科检查局部病变未改善,B超声提示盆腔情况无改善。
1.5统计学方法:应用PSS14.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治愈率43.3%,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率33.3%,有效率8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治疗组 30 13(43.33) 11(36.67) 4(13.33) 2(6.67) 93.33*对照组 30 10(33.33) 13(43.33) 3(10.00) 4(13.33) 86.67*與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慢性盆腔炎指女性生殖器官及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医认为多属妇人腹痛、症瘕、痛经范畴。主要病机为冲任虚衰[5],胞脉失养[6],不荣则痛,以慢性、持续性下腹痛为主要症状,其病因机制主要是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或手术创伤,湿热、湿毒之邪入侵等。该病慢性病程,反复发作,必然损伤机体正气,导致阴阳失衡,久而久之,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我们采用活血化瘀、清热除湿组方,本方选活血化瘀方,可以有效促进组织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供给,有利于瘀滞或炎性物质吸收,临床症状也随之改善或消失。使得气血调和,阴阳平衡。同时辅以针灸治疗,优势互补作用,降低了该病的复发率,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运霞桂枝茯苓汤在慢性盆腔炎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6):124—125.
[2]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4.
[3]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9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1993:276-280.
[5]刘颖.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10):9-11.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01.10.006.
[6]王百苗,仲英华.从阳论治慢性盆腔炎之我见[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