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体会
2014-10-21张薇
张薇
【关键词】烧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295-02
烧伤泛指各种热力、光源、化学腐蚀剂、放射线等因素所致,始于皮肤、由表及里的一种损伤,是外科常见病症之一,恢复期较为缓慢,由于皮肤失去了抵御微生物的屏障,坏死组织为病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1],而且患者免疫能力也相应降低,更容易发生感染。为更好的辅助临床治疗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我科通过制定规范化的护理,对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发生的13例多重耐药病例实施进行护理,使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减少了交叉感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多重耐藥感染病例13例,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在3~65岁间,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感染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例,铜绿假单菌感染1例,大肠埃希菌感染1例.
2 护理措施
2.1 组建同时完善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测系统。完善和建立重症烧伤监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感染菌株的监测系统,针对每个患者感染的耐药菌株进行检测和鉴别,依据患者的感染菌株进行药敏实验,由此选用临床治疗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科室成立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生、护士组成。
2.2 增加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理论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定期开展重症烧伤监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护理知识的讲座;同时发放知识手册和开展小组讨论,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均能进行规范化护理.
2.3 采用严格的隔离管理措施。对重症烧伤监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进行严格的隔离,防止发生感染加重或是增加感染菌株的种类[2].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需隔离患者或可疑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集中安置一室。如受条件限制,通过接触传播的患者可安置于室内相对独立区域,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和不需要接触隔离的患者保持一定的床间距(≥1m),应做好床旁隔离。
2.4 加强对病房的管理。对患者的治疗病房应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消毒,对患者使用的各种医疗器械、床单、被褥和空气及地面等应进行严格的消毒管理,防止发生继发性感染,减少室内和患者周围微生物,减少感染几率;对重症烧伤监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由于机体各组织脏器功能下降[3],导致患者身体虚弱,抵御疾病的能力降低,所以应加强患者的营养和各种免疫预防,提高患者抗感染能力。
2.5 对患者的烧伤创面应进行认真的清理,防止感染发生,降低感染几率,减少创面细菌和病原菌的繁殖,促进创面结痂,增强创面抗感染能力,防止发生病原菌人血发生脓毒血症[4].包扎疗法应选用吸水性好的敷料,及时更换,保持敷料干燥; ;暴露疗法应保持创面干燥、促使焦痂或痂皮早日形成并完整。
2.6 积极的配合临床治疗,严格执行无菌.对最症烧伤骼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各种护理操作如导尿、更换引流管、静脉穿刺、鼻饲、胃管管理等均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5],避免发生感染;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2.7 加强抗生素的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多种耐药性发生,尽量依据患者药敏试验有针对性用药[6],根据药物半衰期安排给药时间;同时注意控制抗生素的局部外敷,以免某些耐药菌株的产生和繁殖[7]。
2.8 做好对后勤人员、探视人员、患者家属和陪护人员的卫生宣教,以避免不规范行为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甚至引起医院内病原体的传播。
3 结果
通过制定规范的护理措施,并有效的执行,使多重耐药菌在重症监护室内的传播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安全。
4 小结
多重耐药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此,烧伤科应针对多重耐药菌院感染监测、控制的各个环节,制定并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罗影.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管理对策[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5):448—449.
[2]郝立洪,王淑芳,王连英.成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5(4):25.
[3]郭振荣.控制烧伤创面感染的手术策略与手段【J】临床外科杂志。2004.12(12):730—731.
[4]彭丽,李志湘,欧阳忠秀,等.严重烧伤患者真菌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2008,13(5):24—26.
[5]李淑英,王晖,徐年卉.4116例烧伤病人院内感染调查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17(2):76.
[6]郝筱芬.烧伤患者的救治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4):208—209.
[7]刘彦丽.烧伤患者52例护理的临床研究【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7):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