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篇章结构看地道翻译的内涵
2014-10-21徐广英尹衍桐
徐广英 尹衍桐
摘 要:关于张谷若先生提出的“地道的译文”的含义,以及对他本人的翻译实践的评价,目前所见大多着眼于译文的词句层。本文以篇章翻译理论为指导,结合张谷若所译Thomas Hardy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发现,他往往根据汉语的语篇规范对原文的语篇结构做出调整,因此,对“地道”的理解应该从词句层扩展到语篇结构层。
关键词:地道的翻译 语篇结构 思维差异 结构调整 读者倾向性
张谷若先生在《地道的原文,地道的译文》(1980)一文中详细阐述了他的翻译主张,“原文是地道的语言文字,翻译时也要译成地道的语言文字”(见翻译通讯部编,1984:314—322)。其中有关“地道”一词的含义,主要指词句的地道。孙迎春教授在《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一书中从翻译的要求、译文的标准、翻译的目的和方法做了全面的总结,他特别指出:地道译法具有辩证性,一方面需信于原文意义,一方面需用合于译语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自然”是最重要的特征,译文语言不能是大面积异化的、生硬牵强而达意不佳。
孙老师的解读点出了地道翻译在语言层面和艺术层面的主要内涵,而要使译文“自然流畅“,则显然不能仅仅停留在词句层面。篇章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理论的兴起使我们认识到,对“地道”翻译内涵的解读和深化也需要上升到篇章和话语层面,而结合张谷若的翻译实践则可以发现,他所说的“地道”还应包括在语篇结构层符合译入语的习惯。
一、语篇结构与翻译
语篇结构是指文章谋篇布局的模式,它与思维形式相对应,是思维形式的具体体现。不同文化的民族群体在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往往会形成各自相对稳定的不同思维模式,因而各自所使用的语篇结构存在一些差异。
语篇结构不同于语言词句的结构,譬如会说某种语言并不意味着会用该语言写出好的文章。种种的例子和研究表明,在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即使交际双方使用的词句意思都十分明确,没有语法问题,仍然可能因为所使用的语篇结构不同而导致交际失败。如在《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一书中,Scollon&Scollon(1995:1-2)开篇即举了一个中国香港的商业人士和英裔北美人士商务会谈的例子,来说明亚洲人和西方人可能会因为所使用的话语模式不同而导致会谈失败。对中西方学生的作文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在谋篇布局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学生的英文作文即使没有语法错误,也因此常被外籍教师认为文理不通、不很切题。
显然,討论翻译转换不能停留在语法比较、词句结构的层面上,应该关注语篇结构层面上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已经把话语分析和英汉语篇对比的研究成果用于讨论英汉互译中语篇结构的转换,如沈伟栋在概括了英汉语篇结构的不同之后,指出“在翻译时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布局模式而加以相应的调整”。司显柱认为:“由于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翻译时,为实现译文忠实、通顺就必须跳出原文语言结构的桎梏,用目标语语篇结构替换原语语篇结构。”
上述主张表明:在评价已有的翻译语篇时,可以从语篇结构的角度去进行批评,一方面看译文是否符合译语语篇规范及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考察影响译者对语篇结构进行调整的因素,从而总结出一些规律,指导翻译实践。本文拟以张谷若所译的英国作家Thomas Hardy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为例,分析他对语篇结构的处理,来说明“地道”的这一含义。所据译本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本。
二、张译对语篇结构的调整
在张谷若的翻译中,语篇结构调整是非常普遍的。有人认为,《苔丝》的翻译是“直译的典范”,“译本语序结构与原作大同小异”。从语篇结构层来看,我们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毛荣贵曾经说过:翻译审美活动就是从一种语言(原文)的表层结构开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探明深层结构,再从深层结构转换到另一种语言(译文)的表层结构。张谷若在翻译中就是这么做的,他的翻译并不拘泥于原文的表层结构,而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根据汉语语言的规律做出适当的调整,这是“地道”翻译的保证。例如下面几例:
(1)She had not heard him enter, and hardly realized his presence there. She was yawning, and he saw the red interior of her mouth as if it had been a snakes. She had stretched one arm so high above her coiled-up cable of hair that he could see its satin delicacy above the sunburn; her face was flushed with sleep, and her eyelids hung heavy over their pupils. The brim-fulness of her nature breathed from her. It was a moment when a womans soul is more incarnate than at another time; when the most spiritual beauty bespeaks itself flesh; and sex takes the outside place in the presentation. (Hardy: XXVII,172)
译文:他走进来,她并没听见,他会在楼下,她更难想到。她正打呵欠,因此,她那副嘴的内部,全都让他看见了,红赤赤的,好像蟒蛇的嘴一般。她把一只胳膊高高地伸在云寰上面,因此胳膊没叫太阳晒黑了那一部分,也叫他看见了,柔嫩光华,好像缎子。她的脸睡得红红的,眼皮也惺忪地覆在瞳仁上面。她的本性,往四面流溢,向身外喷放。就在这种时候,一个女人的灵魂,才更具有色声香味,空灵的美才显出肉的意味,性的表现才流露在表面。
对照原文,译文在结构上的调整幅度很大。原文第一句不仅调整了顺序,而且使用转译技巧把“presence”具体化为“他在楼下”,整个汉语句子结构整齐,语义呈递进之势。这一段中最明显的在于话题/评论结构的使用。这显示了英汉语在主述位结构方面的差异:英语中的主位大部分情况下和主语是重合的,而汉语的主位基本上是话题。因此,英汉互译中,主语和主题之间的相互转换是英汉互译的主导走向之一。不过,翻译英语主语/谓语结构时译者似乎有两种选择:可用汉语中类似于英语的主语/谓语结构,也可以转换成话题/评论结构。在评价英译汉的译语语篇时,可以根据这两种结构出现的频率来判定译者的选择倾向。引文中原文第二句和第三句在译文中调整为话题/评论结构后,与后面一句形成以话题为主线组织的语段:“她那幅嘴的内部……胳膊没叫太阳晒黑了那一部分……她的脸……(她的)眼皮……她的本性……”,比按照原文结构的译文更加连贯。
(2)A week afterwards she came in one evening from an unavailing search for some light occupation in the immediate neighbourhood. Her idea had been to get together sufficient money during the summer to purchase another horse. Hardly has she crossed the threshold before one of the children danced across the room saying“The gentlemans been here!”(Hardy: XXVII,48)
译文:一个礼拜过去了。苔丝原想在紧邻一带的地方,找点儿轻省的活儿做。她本来的意思是,要趁着一夏天的工夫,挣够了再买一匹马的钱。有一天,她就这样出去找事,找了一天也没找着。她晚上回来的时候,还没迈进门坎儿去,就有一个孩子,从屋里跳着跑出来嚷着说,“那个阔人到咱们家来了!”
英语语篇中,具有描写功能或提供背景的信息与叙事信息可以通过介词短语、定语从句等方式放在一个句子中,汉语语篇中这些信息往往分开,而且排列顺序也与英语不完全一致。引文中第一句from引导的部分,以及第二句都是背景信息,译文调整为“背景信息+叙事信息”的结构,这样处理层次比较清楚,也符合汉语的习惯。
(3)The rooms wherein dozens of infants had wailed at their nursing now resounded with the tapping of nascent chicks. Distracted hens in coops occupied spots where formerly stood chairs supporting sedate agriculturists. The chimney-corner and once blazing hearth was now filled with inverted beehives in which the hens laid their eggs; while out-of-doors the plots that each succeeding householder had carefully shaped with his spade, were torn by the cocks in wildest fashion. (Hardy: XXVII,60)
譯文:从前那些屋子里,有许多吃奶的婴孩哇哇地哭,现在只听见破壳出蛋的鸡雏啪啪地啄了。从前那些地方放着椅子,坐着懒得动弹的庄稼人,现在全放着鸡笼子,养着愣头愣脑的母鸡了。壁炉的角落上和曾经有过熊熊火光的壁炉炉床上,现在都摆满了仰着的蜂窝,给母鸡作了下蛋的地方了。从前房外那些小块的空地,叫一辈一辈的住房人用锄锸收拾得整整齐齐,现在也都让公鸡用爪子刨得乱七八糟的了。
按时间顺序谋篇布局的语篇结构是汉语不同于英语的一大特点。一般情况下,英译汉时需对时间顺序进行调整。原文把“现在和过去”进行对照,四个句子形成了排比结构,每一句都把“现在”和“过去”两种信息放在一起,每一句都带有一个定语从句。译文保留了原文的排比结构,只是把每一句都处理为两个分句,按“从前……现在……”的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使用了“只、全、都、也都”等汉语虚词来强调信息的重点。
以上例子显示,张译在主述位结构、信息布局、时空顺序、语篇范式等狭义语篇结构方面,分析张谷若的翻译与其他译文进行比较更能看出这一点。在对译林出版社1993年版孙法理先生的译文与张译进行比较之后,我们发现两个译文在语篇结构的处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张译比孙译调整的幅度大,尤其是在语序上,孙译更接近于原文。如例(2)孙译如下:
一个礼拜后的一个黄昏,她回到家里。她曾想在附近找份轻一点的工作,却失败了——她原打算利用夏天挣一笔钱,买一匹马的。她刚踏过门槛,一个娃娃就从屋子那边欢欢喜喜地扑了过来,“那个先生来过了!
与张译“背景+叙事”的结构不同,孙译按照原文顺序,采用“叙事+背景+叙事”的结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张译归为“直译”。
三、影响张译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及其启示
语篇结构的转换是个复杂的问题,结构的调整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同译者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同一译者在不同情况下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在评价译者对语篇结构的处理时不能带有某种定势(stereotyped),重要的是找出影响译者做出某种策略选择的因素。
考察张谷若的翻译策略,我们认为应该把他的翻译观与他所处的时代的特点结合起来。他对语篇结构做出调整,一方面表现出抗争的勇气;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面,是他的翻译目的和翻译观表现出较强的读者倾向性(reader-oriented)。30年代死译硬译风靡的时候,他反其道而行之,把译文译得通畅明白,而且直至1985年为黄邦杰的著作《译艺谭》所做的序文中,还对硬译死译提出尖锐的批评。他说:“从事翻译者,多于一个阶段,遇到许多问题,无法解决。于是欧化之说行,翻译之腔出,硬译或死译之风盛,加以有人为之推波助澜,凭一己之直觉,昧语言文字发展之规律,乏语言文字比较之探索。而译者之中,或本无底功,而又急于求成,于是此风遂盛行一时,且至今未全绝。”他之所以如此,据他自己讲是有意而为,因为“译书主要是给不懂原文的人看的,看译文的人所得的感受,所起的反应,应该与读原文的人是一样的”。
张谷若的翻译实践深化了我们对“地道的译文”的认识。按照一般的理解,“地道”是指在词句层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张谷若先生也主要是以词、短语和句子的翻译为例分析了“地道”的含义,但他并不反对在大于句子的层面上做到“地道”。他采用简短的词句,是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但是单词、单句还不等于文章,因此他又以两篇文章的翻译为例说明如何在篇章层实现“地道的译文”。他在翻译中对语篇结构的调整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地道的译文”不仅体现在词句层,也体现在语篇层。
语篇结构上的差异体现着不同文化的民族群体在思维模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上的差异。“翻译应该对汉英思维方式差异心中有数,否则一不留意就会受制于思维方式的负干扰。”对译者来说,无论是倾向于直译还是意译,异化还是归化,这都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张谷若先生精通英文,又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而且认为翻译不能“昧语言文字发展之规律,乏语言文字比较之探索”,因而对汉英思维方式差异有着深刻的认识,能够按照自己的翻译目的和翻译观选择翻译策略。他的翻译被公认为自然流畅,丝毫没有翻译腔,这除了在用词上喜用汉语叠词、四字格,在修辞上善用排比、重复等手段,在风格上常用山东方言之外,语篇结构的调整显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当代翻译理论的发展告诉我们:称职的翻译需要的
不仅是语言能力,也需要语篇能力(textual competence),更需要双文化能力(bicultural competence)。张谷若先生的翻译正是最好的证明。他的翻译对于我们学翻译、做翻译、教翻译都是楷模。
参考文献:
[1] Scollen, Ron & Suzanne Wong Scolle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pproach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 郭著章等.翻译名家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 黄邦杰.译艺谭[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香港: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91.
[4] 李昌裕.晓畅通达,貌合神离——评《苔絲》中译本的语言特色[J].中国翻译,1996(2).
[5] 李英春,杨敏.中西思维模式与语篇组织[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6] 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7] 刘宓庆.思维方式、表现法和翻译问题[A].杜承南,文军主编.中国当代翻译百论[C].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8] 陆国强.英汉和汉英语义结构对比[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9] 沈伟栋.话语分析与翻译[J].中国翻译,2000(6).
[10] 司显柱.论语篇为翻译的基本单位[J].中国翻译,1999(2).
[11] 孙迎春.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12] 王寿兰.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3] 叶家莉.《苔丝》两个译本的比较[A].崔永禄主编.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14] 张谷若.地道的原文,地道的译文[A].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作 者:徐广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附属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尹衍桐,翻译学方向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教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