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民老河工

2014-10-21林观海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4年9期
关键词:包世臣河工决口

林观海

郭大昌(1742 — 1815年),字禹修,生于清代江苏山阳(今淮安市)南乡高良涧(今洪泽县)的普通人家。生长在水乡,他从小对水十分了解并有深厚的感情。由于聪明好学,他16岁就进入江南河库道任贴书(府内办事人员的助手)。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他不仅掌握了工程核算、料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对水情、河势的变化有着超强的观察能力,精通埽坝工程。郭大昌因而得到了河库道嘉谟的赏识,提拔他参与管理工作。由于他秉性“讷于言而拙于文”,刚直不阿,对工作坚持节约、省料,做事认真,与南河总督吴嗣爵不和,便迁居清江浦的五圣庙。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八月,黄河在老坝口(今淮安市东北5里)决口,一夜之间口门冲宽125丈,口门水深达5丈,黄河水流入运河,水闸管理衙署也被冲毁。当时临近运河的淮安、宝应、高邮、扬州四城的官民来不及逃避,纷纷爬屋上树。南河总督吴嗣爵“恇惧无所措”,而且钦差大臣即将前来视察,情急之下,厚着脸皮只得请来郭大昌主持堵口。他要求郭大昌尽快完工,工费50万两,工期50天。对于如何完成这次堵口,精通工程的郭大昌早已胸有成竹。得知吴嗣爵想趁此次堵口大捞一笔资金,郭大昌提出了要求:缩短工期时间为20天,工费20万两以内;施工期间只需派文武官员各一人在工地维持秩序,不需要其他任何官员到场干扰;施工材料全由自己安排调取。为顺利把口门堵上,吴嗣爵不得不答应。结果是,郭大昌如期完工,工费料物总花费10.2万两银子。

嘉庆元年(1796年),黄河在丰县(今江苏丰县)决口,负责堵口的官员申报公费120万两。河督兰茅锡也认为钱要的有点多,想把钱减少一半,于是找郭大昌咨询。郭大昌不留情面地说,不要说减少一半,再减去一半也够了。15万两用来堵口,15万两用来你和其他官员私分,还嫌少吗?这掷地有声的回答激怒了兰茅锡,结果不欢而散,从此郭大昌也无心再管南河的事了。

嘉庆十二年左右,苏北一带黄河几乎年年决口。当时的治河官员有人提出改黄河下游从射阳湖(今射阳镇一带)或灌河口(今灌南县西北)入海。这样的后果将使淮河下游(今江苏中部)受到极大威胁。郭大昌时年已经60多岁,他虽受到河官的排斥,但心系黄河,仍放心不下,便与好友包世臣一同扁舟泛下河,策马循山峰查勘黄淮下游状况。他们勘察了上起徐州,下至射阳湖一带的黄、淮、运、湖形势,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完成了这次艰难的查勘。包世臣把勘察所得向朝廷使臣一一道明,指出海口并无高仰,不需改道,只需在清口筑盖坝将黄河水流调离岸边,帮助淮水入黄,并修缮黄河两岸堤防。这个方案上报后得到批准,然而风云突变,正拟施工,不料大河又在北岸云梯关附近的马港口决口,河从灌河口入海,原来提出改道的意见风声又起,就这样近3年时间不加堵塞,任洪水泛滥。百姓困苦不堪,纷纷上诉。钦差大臣马慧裕听了河臣们的言论,不经调查,便倾向于不堵马港口。河臣们不得已只得请求年迈的郭大昌商议此问题。郭大昌让他们乘坐千余艘小船,引导马慧裕的大船前往马港口。没走多远,马慧裕的船就搁浅了,其大为震怒,认为马港口并没有达到预期改河的作用,于是奏请堵筑马港口,并参照以前修筑海口长堤等工程。在实施这一方案时,又派了都察院左都御史百龄为两江总督,领导施工。百龄马上找到在山禹治水的包世臣商量。临行前,包世臣先去见了郭大昌,郭告诉包世臣,黄河上游李家楼决口,溃水日行千里,半个月内将到洪泽湖,再经过10天洪泽湖必然蓄满。然而洪泽湖出口不畅,形势危急。请务必向百龄说明情况,坚持加长盖坝,必使清淮无恙,并赶筑云梯关以下长堤,则黄河可以顺流入海,保证运河两岸百姓生命的安全。包世臣见到百龄后,力陈利害,终使方案得以实行。八月一日工程开工,接长头坝处之盖坝,掩护头坝金门,到八月八日溃水已到洪泽湖,开始泛漫运口,赶于十二日将盖坝抢修完成。果然收到了黄、淮水流畅泄、运河水位有所下降的明显效果,缓和了黄河的紧张局势。

郭大昌不善言辞,文化程度不高,所以没有著作传世。他的一生有两位最好的长者和朋友。一位是包世臣,一位是岳父王全一,他们都是治水专家,对郭大昌的帮助很大。

包世臣和郭大昌两人多次一起到黄河下游的黄、淮、运调查勘察,研究讨论治理方案,总结经验,都由包世臣执笔记下。这些宝贵的内容以及郭大昌的生平事迹,全记载在包世臣《中衢一勺·郭君传》一书中。

王全一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河工,正是由于他的教导,郭大昌才成为一位著名的河工。王全一曾把自己的治河经历详细地进行记述,后来由河督徐端刊印,取名《安澜纪要》《回澜纪要》,两书署名中没有王全一的名字,却成为徐端一人的作品。

郭大昌是一位平凡的老河工,在清代中期河政凋敝不堪、十分腐败的情势下,关心全局,敢于和贪污成风的河官作斗争,在治河方面也积极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和主张。他一生虽然得不到重用,才能未能全面施展,但他的治河功绩都记在百姓心中。为表示对郭大昌的敬仰之情,百姓为他设立了二三十处碑位。包世臣感叹道:贤才的出现实在太难了,大禹之后经过了数千年才有潘季驯,之后又经过数百年才有陈潢,再过几百年后才有了郭大昌。

猜你喜欢

包世臣河工决口
2020年吉林德惠饮马河决口抢险案例分析
明清时的河道治理中心与三代河工的淮安万家
渤海湾盆地秦皇岛32-X油田决口扇储层的沉积特征与区分标准
清代河工赔修制度研究综述
包世臣碑帖理论的重新审视
——以《艺舟双楫》为中心
“校风,大;学风,好”
村翁雨中田间排水
包世臣《答三子问》中察拟观的审美价值
清前期河道总督的权力及其演变
包世臣的官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