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思考

2014-10-17李媛媛

桂海论丛 2014年3期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人民群众主体作用

摘 要: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历史推动作用,又要将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为人民所共享,这是激发改革活力、凝聚改革共识、确保改革成功的基本要求。依靠群众推动改革,首先,要客观认识、全面把握人民群众内部的变化。它既包括群众层级结构的变化,也包括群众意识形态的变化。其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改革阻力。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借助经济发展缓和社会矛盾,借助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稳定。再次,要巩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通过树立主体意识来激发改革热情,通过顶层设计来凝聚改革共识。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人民群众;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3-0015-04

收稿日期:2014-03-18

作者简介:李媛媛,女,中共中央党校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外社会主义和发达国家马克思主义研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了较为系统的部署。《决定》指出,人民是改革的主体,必须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这既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坚持与深化,又是对国家治理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体现。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如何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如何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是当前亟需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科学认识人民群众内部的变化是必要前提

人民群众是一个整体性、历史性的概念。它指的是对社会起推动作用的人们的总称。在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人民群众所涵盖的内容是不同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同时也带来了阶级阶层间利益的分化与整合,从而使原有的单一化的层级结构模式走向多样化。与此同时,社会实践的变化使得群众意识形态随之而发生变化。现阶段,要想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推动作用,有必要客观、科学地了解人民群众的变化状况。

(一)群众层级结构走向多样

群众层级结构主要指人民群众内部各构成要素的布局状况,即人民群众内部的分层情况。这是按照一定标准将人们划分为不同等级序列的必然结果。就整个社会而言,人民群众内部的分层实际上指的是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

改革开放打破了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带来了经济结构的重大改变,随之而来的是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原有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的结构模式被打破,阶级阶层间流动加速,原有的阶级阶层在不断分化重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兴社会阶层。具体来说:第一,工人阶级内部分化为普通工人阶层、低收入职工阶层、非公经济职工阶层、企业家阶层、管理者阶层等。第二,农民阶级内部分化为普通农民阶层、贫困农民阶层、进城务工农民阶层、农民企业家阶层、乡镇企业职工阶层、土地承包者和农村专业户阶层等。第三,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内容界定是有区别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曾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在改革开放深化的今天,知识分子主要被界定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以积累、传播、应用文化知识为职业的脑力劳动者。他们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也因此受到普遍尊重。第四,新兴社会阶层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体制机制改革而从旧的阶层中分化出来的。主要包括私营企业主阶层、个体经营者阶层、专业技术及管理者阶层。陆学艺等学者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十大社会阶层[2];李培林等学者依据人们在改革开放以来利益获得和利益受损的状况,将社会成员划分为四个利益群体: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3]54-55。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将进一步加强且愈加复杂。与此相适应,原来的利益格局将被打破,新的利益格局逐步形成。这种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以及新的利益格局的形成对社会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一方面,它能够激发社会活力、优化社会结构、促进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它带来了阶层利益固化、阶层间矛盾凸显等问题。我们只有从微观上客观认识到人民群众内部的这种阶层变化,才能从宏观上提出有益的对策。

(二)群众思想意识走向多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利益格局的分化与整合,也带来了价值追求的多元化发展。这种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既有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积极因素,也有挑战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消极因素。一是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权利意识、公平意识不断增强,促进着社会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使得人们的经济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与之相伴随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等的改变,尤其突出的是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个人主体性要求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主人,当遇到不公平对待时能够自觉地运用现有的政策法规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二是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不断向个体性、差异性、多元化方向发展,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随着经济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的加强,人的主体性不断彰显,个人的独立性要求不断增长,许多人不再满足于一元化的价值主导,而是更加依赖自己所属阶层、群体的价值取向与利益诉求。“主流意识形态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能够充分反映国家、集体、社会的整体利益,它倾向于全局性的利益诉求,甚至有时会为顾全大局而牺牲小我利益。因此,群体成员更愿意接受本群体的意识形态,对本群体的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依赖感”[4]。意识形态的这种个体选择性趋向,使得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个体感受,更加关心和维护自己所属阶层或群体的利益,甚至以此为评判标准来判断事物的好坏优劣。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但是,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已打破原有的阶级对立格局,马克思主义这一意识形态在发挥它的凝聚人心、宏观引导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与冲击。群众意识形态的这种新变化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具有一定的冲击作用。

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重要保障

人造环境,环境同样也造人。社会环境是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改变。人们在改造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身也受到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为深化改革减缓阻力、铺平道路,能够为人民群众发挥历史推动作用提供外部保障。当今的改革处于一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群众主体地位亟待提升的历史背景下,这就要求国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有序。

(一)以经济发展缓社会矛盾

虽然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但是,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在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部分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当前社会中的一些问题是由经济不发展或者是发展不完善造成的,这是能够通过发展经济加以解决的。

市场经济的引入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人民收入的增加,但是也带来了贫富差距拉大、资源分配不公、劳资关系失衡、阶层利益固化、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加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与经济发展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5]经济健康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面对当前的各种社会矛盾,必须加强经济建设,通过做大“蛋糕”将各种社会矛盾降至最小化,在巩固已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如何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已成为改革的重点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等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经济的健康发展能够为推动社会安定和谐以及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以公平正义促社会安定有序

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没有公平正义,就无法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公平正义问题不解决好,不仅会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改革的信心,而且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6]如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毫无疑问,单靠发展经济并不能自觉地实现社会公正。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经济不能自发地实现社会公平,必须依靠政策引导与支持。公平正义体现在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在市场体系上,表现为各种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在市场规则上,表现为规则公平、开放、透明;在财政体制上,表现为完善立法、明确事权、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等;在城乡关系上,表现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等;在宏观调控上,表现为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等。总的来说,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制度创新、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等,以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只有时刻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三、巩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根本要求

改革开放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是改革的重要依靠力量,也是改革成果的享有者。同时,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培养引导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导向,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精神动力,从而凝聚改革共识;其次,要加强党的领导,注重顶层设计,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从而形成改革合力。

(一)树立主体意识,凝聚改革共识

要使人民群众发挥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作用,最根本的任务在于巩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使人民群众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是改革的主体,从而树立改革的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凝聚改革共识。

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重要经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这条经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群众期待是改革的动力所在,群众实践是改革的智慧源泉。群众满意程度是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纵观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许多实践中的新做法、新经验都来自于人民群众。从农业“大包干”到股份制经济,从农业规模经营到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及群众对基层民主协商制度的探索等等都是很好的例证。没有人民群众的实践探索,改革便缺少了持久动力,最终很难持续深化。这说明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要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激发群众的创造热情。对于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要不断总结、提炼、推广;对于改革中的不足与失误,要给予宽容、积极引导、加以完善。总之,在改革中必须支持、引导和激励群众认识到并主动承担起自己的社会历史使命。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人民群众的改革动力。在当前的改革条件下,群众的主体意识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启蒙与进步,但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所谓“主体意识”,指的是主体对于自身的地位、价值、能力的自觉意识。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是指人民群众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者;意识到自己具有独立的意识和地位,这种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群众主体意识的增强既要依靠党的意识形态引导,也要依赖人民群众自身的努力。为此,人民群众必须首先认识到自己的利益所在,才能想方设法为之奋斗;必须意识到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意识到自己是改革的真正推动力量,从而形成改革共识。

(二)注重顶层设计,激发改革活力

巩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保证。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能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最大限度地激发改革活力。

就党的建设层面而言,加强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首先,党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坚定改革的立场,增强战略定力。我国的改革开放始终是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改革开放,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方向不动摇。其次,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公信力。再次,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7]没有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改革最终会走向失败。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发挥协调各方的作用,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地推进改革,为改革提供不竭的动力。

就国家治理层面而言,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有利于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这是国家治理理念的重要转变。无论是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还是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改革活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最直接的目的在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因此,在具体决策时,要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倾听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意见和建议,使改革具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在促进就业、公平分配、缩小差距、改善生活等方面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实惠,有利于从根本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集中全党全社会的智慧攻坚克难,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劲动力。

总而言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克难阶段,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这是激发改革活力、凝聚一个共识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在推进改革的战略布局中,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人民群众内部发生的新变化,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鼓励和引导群众树立主体意识,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把全面深化改革落到实处,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96.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

[3]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4-55.

[4]李媛媛.论群体意识形态对我国主流意识建设的影响[J].学术探索,2013(1):54-56.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13(22):4.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404.

[7]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A].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

责任编辑 任浩明

猜你喜欢

全面深化改革人民群众主体作用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及其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从改革开放历史看“全面深化改革”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