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再工业化”背景的我国制造业发展策略
2014-10-17杨书群汪跃平
杨书群+汪跃平
摘 要:文章分析了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动力机制及战略本质。发达国家围绕着“再工业化”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制造国际贸易摩擦、阻碍我国海外并购、强化外资控制、提高生产成本等手段对我国制造业发展进行打压。基于“再工业化”战略的背景,我国制造业应对未来各种挑战必须构建技术创新制度平台,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我国制造业跨国公司,加快我国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发展。
关键词:工业化;再工业化;制造业;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虚拟经济;国际贸易摩擦;海外并购
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3-0042-06
收稿日期:2014-02-05
基金项目:广东党校系统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价值链视阈下的佛山市制造产业升级研究》(12JJ0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书群,男,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市委党校教授,从事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
汪跃平,男,广东省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经济法、知识产权的研究。
后金融危机时期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发展战略,对制造业总量位居世界首位且经济外向度较高的我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国当前正处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及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时期,制造业的升级是“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核心内容。在发达国家加快实施“再工业化”政策的战略背景下,实现我国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必须把握“再工业化”的动力机制、战略实质及对我国制造业发展造成的影响,深入剖析发达国家利用“再工业化”政策来抑制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种种手段,从我国工业化尚处于中后期阶段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的采取积极的应对举措,以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顺利实现。
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演变阶段、动力机制和战略实质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曾经发生了三次工业技术革命,每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都带来了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尤其是“二战”结束后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导致世界的制造业中心由少数发达国家逐渐向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扩散,也使得全球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工业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为了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采取了工业化、“去工业化”、“再工业化”等发展手段,对发达国家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发展手段,必须给予全面分析。
(一)“再工业化”战略的演变阶段及动力机制
随着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深入推进,以美、德、日等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维持制造业的竞争力,纷纷于20世纪60年代实施了“去工业化”进程。然而,对“去工业化”的理解,不同领域的学派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地理学领域认为,“去工业化”是指由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传统制造业和相应的就业机会纷纷转移到其它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学领域则认为,“去工业化”意味着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先进工业逐渐走向衰落,体现在制造业就业份额和产出份额的持续下降[1]。与此相对应,对于“再工业化”的理解也分为两个方面。地理学领域认为,所谓“再工业化”指的是完善国内生产经营环境,降低生产成本,重振国家制造业体系,增加出口和就业;宏观经济学领域则认为,“再工业化”指的是突出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大力发展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适当弱化服务业比重,推动产业结构的重新优化[2]。“再工业化”概念的最早提出与“去工业化”几乎同时,但“再工业化”这一概念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再度被发达国家响亮提出,足以看出其重要性。从“再工业化”概念演变看,40多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然而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再工业化”有着不同的背景、内涵和具体任务。
1. 第一阶段的“再工业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的发达国家开始了对传统工业的反思,并提出了要不断提高传统工业的效率,鼓励新型制造业发展。代表人物韦伯斯特在1968年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刺激政策,提出了要通过政府帮助实现旧工业部门的复兴。这个阶段“再工业化”主要是呼吁提高效率,复兴旧工业部门。
2. 第二阶段的“再工业化”。始于20世纪70年代,受中东地区石油危机全面爆发的影响,发达国家工业成本大幅上升,从而影响了经济增长速度,为应对石油危机的冲击,发达国家开始了对工业部门的主动调整。以提高能源效率为特点的“再工业化”成了此阶段发达国家采用的主要政策措施。
3. 第三阶段的“再工业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带动了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水平的发展,有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始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步提高。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长期的“软化”现象也使得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普遍遭到削弱。有学者指出,像美国这样的国家要摆脱工业化后期出现的投资不足和过度消费的双重现象,建议进行“再工业化”,强调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代表人物詹姆斯·米勒1984年指出“再工业化”作为一种积极的产业政策选择,通过市场机制推动产业的调整和升级,重振美国经济的竞争力。1985年Roy Rothwell把“再工业化”定义为产业的结构转型面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要素和产品,以及服务于新市场以新技术创新为主的产业等。
4. 第四阶段的“再工业化”。始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发达国家再次提出要回归制造业,“再工业化”倾向明显。2009年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推出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和措施。“再工业化”成为美国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英国重新认识到,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制造业都是英国经济获得成功的关键,并制定实施了制造、汽车、光电子、纺织等产业振兴计划。德国提出了“再工业化”主张,采取了大量重振传统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措施,通过汽车以旧换新、加大公共投资等手段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与之前几次“再工业化”相比,此次“再工业化”的出发点旨在挤出虚拟经济泡沫,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强化实体经济的基础地位。endprint
纵观整个工业发展史,发达国家工业发展经历了“工业化—工业化扩散—去工业化—再工业化”的逻辑演变。从这一演变过程尤其是半个多世纪的工业发展进程看,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与“去工业化”并未分先后彼此,两者其实一直是相伴而行。半个多世纪前发达国家大力实施“去工业化”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将价值链中加工、组装等附加值较低的制造环节向人工成本更低的新兴国家转移,以集中有限的人财物专注于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和品牌营销等环节,如此能够更好地整合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以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同样,当今发达国家重提“再工业化”也是为了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无论是“再工业化”还是“去工业化”,对发达国家而言,其实质都是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非主要目的。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两种提法,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目的几乎一样,只不过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了更合适的发展手段。发达国家50多年的“去工业化”促进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工业产值占全球份额比例逐渐提高,工业出口额迅速攀升,就业人数激增等,同时也使得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出现了产业空心化、制造领域从业人员大幅减少、出口贸易额下降等现象。尽管如此,全球制造业的国际分工依然是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来操控,然而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也使我们对再工业化的动力机制有了全新的审视(见图1)。
图1 再工业化动力机制
(二)“再工业化”的动因和实质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发达国家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将自己不具优势的制造环节外包,这种“去工业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率和竞争力,发达国家当今重提“再工业化”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主要发达国家之间为了抢夺产业发展制高点而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展开竞争。如美国提出“再工业化”主要是基于日本、德国、法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对美国制造业发展所形成的冲击,上述国家具有比较优势且在国际市场上有着较强竞争力的领域主要包括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飞机制造等,由于有着与美国相似的产业领域,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直接构成了与美国的同台竞争,使得美国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竞争优势。二是来自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实施的产业转型升级,让部分发达国家感受到潜在的压力。尽管中国制造业占世界的比重上升迅速,制造业总量已经雄踞世界第一,但对发达国家而言,并没有真正感受到来自我国的产业威胁。尽管我国已经是“世界工厂”,有着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且有200多种工业制成品产量名列世界首位,但从全球价值链看,我国制造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水平。由于很多行业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大多数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只能为跨国公司代工或配套。三是发展中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投资虽然还没有形成现实的竞争力,但已让少数发达国家感受到潜在的危险,倒逼发达国家必须重提“再工业化”。
基于上述因素判断,我们认为,“去工业化”战略实际上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伴随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全球产业分工日益深化细化的结果,必将对发达国家竞争优势的提升产生重要作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发达国家纷纷重提“再工业化”战略,并非单方面为了追求工业总产值增加、就业比重提高,而是为了提升工业的竞争实力,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国高质量的“去工业化”[3]。因此,发达国家当今重提“再工业化”并非空穴来风,也非应对产业“空心化”的消极被动行为,而是一种对产业发展布局前瞻性的战略谋划,实质上是为了积极主动谋求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长期占据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继续保持在制造业领域的领导和控制地位。
二、发达国家利用“再工业化”抑制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手段
随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落实,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呈现了较好的趋向。对我国而言,经历了30多年主要依靠投资、出口和廉价生产要素投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面对“再工业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必须适时调整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模式。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正由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现实,固然与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消化以往的刺激政策等因素有关,也与发达国家推出“再工业化”战略密切相联。因此,加快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尤其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全面认识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制造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发达国家为实现“再工业化”的战略目标,一方面出台了诸多相配套的政策和措施,另一方面又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设置各种障碍,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打压,以期达到削弱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提升本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双重目的。从近年来所采用的手段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通过频繁制造国际贸易摩擦以抑制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
发达国家除了采用关税政策来控制国际市场、取得贸易主动权外,还经常利用贸易摩擦、贸易纠纷等非关税措施来抑制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产品越来越多,在赚取外汇的同时,也加剧了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表现在从最初的贸易不平衡到反倾销,从反补贴再到后来的知识产权保护,可以说发达国家频繁地对我国发起各种贸易挑战已经是无孔不入,以削弱我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我国出口占全球的9.6%,但遭受的反倾销案占到全球的40%,反补贴案占全球的75%,遭遇的贸易调查数占同期全球案件总数的43%。2010年我国遭受贸易救济调查66起,涉案金额77亿美元[4]。由此可见,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制造业发展由过去的互补性关系转向现在的竞争性关系之后,类似于美国的“轮胎特保案”、“家具反倾销”等形式的贸易摩擦和市场竞争将愈发频繁和激烈。
数据显示,从2005-2012年的8年时间,我国进口总额增长率经历了2009年的短暂下降后迅速转为上升,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出口总额的增长率有7年在下降,总体来说下降态势明显,尽管个别年份出现上升的现象。以2008年为转折点,我国的贸易顺差开始逐年减少,2011年贸易顺差仅为1500亿美元(图2)。贸易顺差的减少,表明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与此同时,发达国家还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开拓世界市场,并广泛制造各种贸易摩擦让我国制造企业忙于应对,最终挤压了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市场空间。endprint
图2 2005-2012年我国进出口变化
数据来源:2005-2013年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通过阻碍我国制造业的海外并购以遏制我国制造业的国外扩张
对外直接投资和并购海外企业是当今世界各国利用全球资源的主要方式。2005年以来,我国非金融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增加较快,2011年达到了601亿美元,总存量依然低于许多发达国家的国际化水平,与美国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超过3000亿美元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决定了我国制造业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差距,今后必须加大对外投资的步伐,以充分利用全球市场和资源来强化我国工业的发展。然而,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后的发达国家,为了保证其在技术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争夺更大资源需求以支撑“再工业化”的需要,对内采取了加大教育和研发的投入以进一步巩固其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领先地位,对外必然会对我国制造业的海外扩展保持高度警惕。近几年我国制造业企业频繁的海外并购失败案例就是印证。2007年,华为和美国贝恩资本试图以22亿美元联手收购3Com公司,但因美方担忧国家安全而宣告失败;3年后我国腾中重工收购美国通用公司的悍马也宣布流产,如此等等。另据权威公司Dealogic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企业跨境收购的失败率为11%,位居全球第一;而美国和英国公司当年从事海外收购的失败率仅为2%和1%[5]。为防止我国制造业过快崛起而威胁到发达国家的利益,他们既以经济安全、国家安全或其它理由来拒绝我国的海外并购,又通过大肆宣扬“中国制造业威胁论”和“新殖民主义”等论调[6],以降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
(三)通过不公平手段抬高制造业生产成本以弱化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削弱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不时通过对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操纵、逼迫人民币升值以抬高我国制造业生产成本,达到提升本国制造业竞争力和市场开拓的双重目的。一是对资源性产品价格进行操纵。针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所需的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发达国家大肆利用原有的国际市场规则强行操控,从而抬高了我国制造业的绝对生产成本。当前全球大宗商品如铁矿石和石油的价格分别取决于美国华尔街所操纵的波罗的海指数和石油价格指数,长期操纵的结果既是对买卖双方的不公,又是对市场经济公平交易规则的扭曲。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缺乏,使得我国在国际市场进入了“进口什么,什么就涨价”的怪圈。以铁矿石为例,自2003年以来我国就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由于缺乏相应的产品国际定价权,在2004-2009年期间,我国进口铁矿石的长期合同价格出现暴涨局面,最为明显的是2005和2008年,长期合同价格分别比上年涨了71.5%和65%,铁矿石合同价格的普涨甚至有些年份出现的暴涨,最终使得我国钢铁企业的绝对生产成本大增、企业利润大幅降低乃至出现了全行业的亏损。二是逼人民币汇率升值。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出口国,已经让不少发达国家受到威胁,发达国家纷纷把矛头指向我国,认为我国出口商以“不公平的低价”抢夺世界市场,进而不断向我国施加压力,逼迫人民币迅速升值。人民币汇改从2005年7月21日开始,6年的时间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接近22%。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后果既提高了我国出口企业相对生产成本,影响了我国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技术创新,又会引发外资流向成本更低、利润更高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操纵资源性产品价格抑或逼人民币汇率升值,最终必将弱化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通过强化外资控制以削弱我国制造业发展创新力
利用外资来弥补我国经济发展资金的不足是我国长期实施的基本方针,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利用FDI的绝对数额稳中有升。以制造业为例,2006年我国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为400.8亿美元,2007年比上年多了7.8亿美元,2008年达到了498.9亿美元,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比上年少了31.2亿美元,2010年又接近2008年的水平,实际利用外资为495.9亿美元。2006-2010年,我国制造业实际利用FDI占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比重分别为57.7%、54.7%、54.0%、52.0%、46.9%,制造业利用FDI稳居三次产业的首位。但我们必须看到,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制造业发展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规模取得世界第二的最好成绩,离不开30多年来我国积极利用FDI所做的贡献。同时,外资也是发达国家控制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为了抢占国际市场以获取更多廉价资源,紧抓我国制造业全面放开的机遇,一方面加大对我国制造业的投资力度并展开全方位布局;另一方面,为削弱我国制造企业发展的创新力,通过采取“珍珠换玛瑙”的做法,从市场、技术和股权等方面加强对我国制造业的控制。如苹果公司授权我国制造的iPhone手机,公司为了防止其核心技术外溢,将产业链的各个零部件环节全部打散,使我国本土代工企业只能生产其中的一个环节,无法掌握其产品的全部流程,更谈不上分享产品的先进技术。又如我国唯一生产大型联合收割机的企业——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在与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合资后,最终失去了对企业的控制权,导致企业原有的研发和设计等自主创新能力被削弱,沦落为发达国家企业的加工厂。
三、“再工业化”战略下我国制造业升级发展策略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意味着我国持续几十年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将难以为继,未来支撑我国经济的增长必须充分发挥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当前我国工业化还处于中后期阶段,面对“再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新背景,我国制造业在产品出口、海外并购、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等诸多方面,既面临巨大竞争压力,又受到发达国家较多抑制。为此,必须在坚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核心的前提下,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我国的制造业,以应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带来的各种挑战。endprint
(一)构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制度平台
有效创新是赢得竞争的关键,也是应对“再工业化”的基本策略。制造业的有效技术创新,对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这就决定了我国制造业必须加快构建能持续推动技术创新的制度体系。为此,一要基于我国制造业长远发展需要,抓紧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法律体系。我国当前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普遍不强,有效制度的缺失是重要因素,促进我国制造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推动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制度平台的建设,重点出台有效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扶持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着力构建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二要基于我国制造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加强官产学研用合作力度,加快构建多层次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切实解决我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薄弱的瓶颈。要以长三角、珠三角、黄三角等我国成熟制造业基地及东北、西南等传统老工业基地为主要载体,建立若干个国家级制造业研发和设计中心,着力解决企业普遍面临的共性技术难题;要以我国百强制造企业和理工类大学及实力较为雄厚的科研院所为主要支撑平台,全面推进校企、研企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着力构建若干个国家重点支持的制造技术合作研发服务中心[2],并根据我国制造业的区域分布情况,推动全国百家以上的制造业技术服务平台兴建,全面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推进居于产业价值链高端的先进制造业发展
尽管我国已经是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制造业的大部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依然处于中低端的位置,制造业创新能力弱且核心技术缺乏的现实,使得我国制造业发展对发达国家产生了较强的依附。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迈进,必须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并非当前出现的一个新行业或行业群体,而是通过不断吸收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综合应用于产品价值链的全过程[7],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及低碳发展是其最基本特征。事实证明,任何产业都可以经过改造后转变为先进制造业。当前推动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必须正视我国制造业成本优势削减、企业利润空间收窄的现实,重点投资于高能耗、高污染类似于光伏发电的所谓新兴产业也不太适宜。为此,一要在坚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的前提下,重视对低端制造业的改造,提高低端制造业的效率和品质,把低端的环节做到淋漓尽致,甚至成为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二要大力发展具有内生性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自主创新争取在若干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三要培育价值链集成商(大企业),重构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价值链。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企业是转型升级的主体,政府应该围绕这个主体进行制度改革与政策设计,支持企业进行新制造模式的创新,争取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控制权,并通过价值链集成商的培育,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动态匹配。
(三)营造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就当前而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十分不理想,如企业税费普遍较重、融资较难、扶持优惠政策落实很难到位等,导致我国许多中小民营企业纷纷远离实体经济,并不断加大对房地产、股票等虚拟经济的投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在我国并未得到较好的协调。相比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的发达国家如美国,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并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动态出台和调整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得一大批中小企业脱颖而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小企业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但发展环境的欠佳直接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一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中小企业的思路,切实解决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竞争环境、市场环境、融资环境和政策环境,以良好的环境来调动广大中小企业发展实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二要加快培育一批大型龙头骨干企业,促进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的有效提升,实现规模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三要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的合理分布结构,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合的产业组织体系[7]。
(四)扶持我国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加速发展
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面对发达国家强大跨国公司的竞争,在现代国际分工体系下,我国制造业要抢占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必须强力扶持并全力推进我国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发展,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中,要善于借用跨国公司的力量来强化企业创新并鼓励制造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才能彻底摆脱世界工厂的尴尬格局。为此,一要清醒把握世界形势,以国家力量为强大后盾,充分利用外交手段,帮助我国制造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和市场扩展[1]。在拓展海外投资和海外市场时,必须着眼核心技术并购,实现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二要有选择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的目的并非产业价值链环节的全部回归,而是价值链中高端制造业的部分回归,对发达国家而言,居于价值链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仍是要彻底淘汰的,由此决定了我国在继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应该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不能片面追求GDP。要密切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实际,把改变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实现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作为招商的重点,选择性地承接发达国家中高端制造业的转移。三要充分利用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制定,发挥我国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带动作用,争取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和支配权,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收益和竞争力。
(五)推进我国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是当前较为全新的先进制造模式。它是为了实现制造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通过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客户全程参与、企业相互提供生产性服务和服务性生产,实现分散化制造资源的整合和各自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协同,达到高效创新的一种制造模式[8]。依据其内涵可知,制造并非仅仅指简单的生产、加工,制造过程实际还包含多种服务,是生产和服务的综合统一体。制造企业走服务型制造转型之路,既是制造本身的应有之义,也是当今国际制造企业发展的趋势。对于我国制造企业而言,应该结合制造企业发展本身分门别类地推进。一般来说,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可以采取依托原有制造业价值链向上、下游生产性服务业延伸,使得服务环节在制造业价值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服务产值占比越来越高,并通过核心技术服务化来实现向服务企业全面转型;对于大型企业集团,可以采取通过不断发展新兴服务业务来增加产品的服务比重,最终实现企业由制造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型;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制造企业,可以积极鼓励内置在制造业中的服务环节如研发设计、物流、售后服务等进行外包或剥离,并把主要优势资源集中于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春山,刘 毅.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及对我国的影响[J].世界地理,2013(3):47-56.
[2]唐志良,刘建江.美国再工业化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负面影响研究[J].国际商务,2012(2):12-20.
[3]左世全.美国再工业化路径启示[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2(4):29-31.
[4]宾建成.欧美“再工业化”趋势分析及政策建议[J].国际贸易,2011(2):23-25.
[5]薛 松.中国企业出海收购失败率全球最高[N].广州日报,2011-02-25.
[6]陈宝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政策影响及我国的对策[J].中国产业,2010(4):2-5.
[7]沈坤荣,徐礼伯.美国“再工业化”与江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J].江海学刊,2013(1):219-226.
[8]何 哲,等.服务型制造的概念、问题和前瞻[J].科学学研究,2010(1):53-60.
责任编辑 莫仲宁endprint
(一)构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制度平台
有效创新是赢得竞争的关键,也是应对“再工业化”的基本策略。制造业的有效技术创新,对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这就决定了我国制造业必须加快构建能持续推动技术创新的制度体系。为此,一要基于我国制造业长远发展需要,抓紧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法律体系。我国当前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普遍不强,有效制度的缺失是重要因素,促进我国制造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推动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制度平台的建设,重点出台有效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扶持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着力构建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二要基于我国制造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加强官产学研用合作力度,加快构建多层次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切实解决我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薄弱的瓶颈。要以长三角、珠三角、黄三角等我国成熟制造业基地及东北、西南等传统老工业基地为主要载体,建立若干个国家级制造业研发和设计中心,着力解决企业普遍面临的共性技术难题;要以我国百强制造企业和理工类大学及实力较为雄厚的科研院所为主要支撑平台,全面推进校企、研企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着力构建若干个国家重点支持的制造技术合作研发服务中心[2],并根据我国制造业的区域分布情况,推动全国百家以上的制造业技术服务平台兴建,全面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推进居于产业价值链高端的先进制造业发展
尽管我国已经是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制造业的大部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依然处于中低端的位置,制造业创新能力弱且核心技术缺乏的现实,使得我国制造业发展对发达国家产生了较强的依附。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迈进,必须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并非当前出现的一个新行业或行业群体,而是通过不断吸收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综合应用于产品价值链的全过程[7],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及低碳发展是其最基本特征。事实证明,任何产业都可以经过改造后转变为先进制造业。当前推动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必须正视我国制造业成本优势削减、企业利润空间收窄的现实,重点投资于高能耗、高污染类似于光伏发电的所谓新兴产业也不太适宜。为此,一要在坚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的前提下,重视对低端制造业的改造,提高低端制造业的效率和品质,把低端的环节做到淋漓尽致,甚至成为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二要大力发展具有内生性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自主创新争取在若干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三要培育价值链集成商(大企业),重构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价值链。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企业是转型升级的主体,政府应该围绕这个主体进行制度改革与政策设计,支持企业进行新制造模式的创新,争取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控制权,并通过价值链集成商的培育,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动态匹配。
(三)营造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就当前而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十分不理想,如企业税费普遍较重、融资较难、扶持优惠政策落实很难到位等,导致我国许多中小民营企业纷纷远离实体经济,并不断加大对房地产、股票等虚拟经济的投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在我国并未得到较好的协调。相比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的发达国家如美国,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并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动态出台和调整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得一大批中小企业脱颖而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小企业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但发展环境的欠佳直接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一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中小企业的思路,切实解决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竞争环境、市场环境、融资环境和政策环境,以良好的环境来调动广大中小企业发展实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二要加快培育一批大型龙头骨干企业,促进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的有效提升,实现规模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三要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的合理分布结构,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合的产业组织体系[7]。
(四)扶持我国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加速发展
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面对发达国家强大跨国公司的竞争,在现代国际分工体系下,我国制造业要抢占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必须强力扶持并全力推进我国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发展,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中,要善于借用跨国公司的力量来强化企业创新并鼓励制造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才能彻底摆脱世界工厂的尴尬格局。为此,一要清醒把握世界形势,以国家力量为强大后盾,充分利用外交手段,帮助我国制造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和市场扩展[1]。在拓展海外投资和海外市场时,必须着眼核心技术并购,实现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二要有选择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的目的并非产业价值链环节的全部回归,而是价值链中高端制造业的部分回归,对发达国家而言,居于价值链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仍是要彻底淘汰的,由此决定了我国在继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应该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不能片面追求GDP。要密切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实际,把改变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实现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作为招商的重点,选择性地承接发达国家中高端制造业的转移。三要充分利用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制定,发挥我国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带动作用,争取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和支配权,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收益和竞争力。
(五)推进我国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是当前较为全新的先进制造模式。它是为了实现制造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通过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客户全程参与、企业相互提供生产性服务和服务性生产,实现分散化制造资源的整合和各自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协同,达到高效创新的一种制造模式[8]。依据其内涵可知,制造并非仅仅指简单的生产、加工,制造过程实际还包含多种服务,是生产和服务的综合统一体。制造企业走服务型制造转型之路,既是制造本身的应有之义,也是当今国际制造企业发展的趋势。对于我国制造企业而言,应该结合制造企业发展本身分门别类地推进。一般来说,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可以采取依托原有制造业价值链向上、下游生产性服务业延伸,使得服务环节在制造业价值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服务产值占比越来越高,并通过核心技术服务化来实现向服务企业全面转型;对于大型企业集团,可以采取通过不断发展新兴服务业务来增加产品的服务比重,最终实现企业由制造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型;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制造企业,可以积极鼓励内置在制造业中的服务环节如研发设计、物流、售后服务等进行外包或剥离,并把主要优势资源集中于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春山,刘 毅.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及对我国的影响[J].世界地理,2013(3):47-56.
[2]唐志良,刘建江.美国再工业化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负面影响研究[J].国际商务,2012(2):12-20.
[3]左世全.美国再工业化路径启示[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2(4):29-31.
[4]宾建成.欧美“再工业化”趋势分析及政策建议[J].国际贸易,2011(2):23-25.
[5]薛 松.中国企业出海收购失败率全球最高[N].广州日报,2011-02-25.
[6]陈宝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政策影响及我国的对策[J].中国产业,2010(4):2-5.
[7]沈坤荣,徐礼伯.美国“再工业化”与江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J].江海学刊,2013(1):219-226.
[8]何 哲,等.服务型制造的概念、问题和前瞻[J].科学学研究,2010(1):53-60.
责任编辑 莫仲宁endprint
(一)构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制度平台
有效创新是赢得竞争的关键,也是应对“再工业化”的基本策略。制造业的有效技术创新,对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这就决定了我国制造业必须加快构建能持续推动技术创新的制度体系。为此,一要基于我国制造业长远发展需要,抓紧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法律体系。我国当前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普遍不强,有效制度的缺失是重要因素,促进我国制造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推动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制度平台的建设,重点出台有效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扶持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着力构建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二要基于我国制造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加强官产学研用合作力度,加快构建多层次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切实解决我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薄弱的瓶颈。要以长三角、珠三角、黄三角等我国成熟制造业基地及东北、西南等传统老工业基地为主要载体,建立若干个国家级制造业研发和设计中心,着力解决企业普遍面临的共性技术难题;要以我国百强制造企业和理工类大学及实力较为雄厚的科研院所为主要支撑平台,全面推进校企、研企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着力构建若干个国家重点支持的制造技术合作研发服务中心[2],并根据我国制造业的区域分布情况,推动全国百家以上的制造业技术服务平台兴建,全面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推进居于产业价值链高端的先进制造业发展
尽管我国已经是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制造业的大部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依然处于中低端的位置,制造业创新能力弱且核心技术缺乏的现实,使得我国制造业发展对发达国家产生了较强的依附。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迈进,必须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并非当前出现的一个新行业或行业群体,而是通过不断吸收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综合应用于产品价值链的全过程[7],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及低碳发展是其最基本特征。事实证明,任何产业都可以经过改造后转变为先进制造业。当前推动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必须正视我国制造业成本优势削减、企业利润空间收窄的现实,重点投资于高能耗、高污染类似于光伏发电的所谓新兴产业也不太适宜。为此,一要在坚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的前提下,重视对低端制造业的改造,提高低端制造业的效率和品质,把低端的环节做到淋漓尽致,甚至成为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二要大力发展具有内生性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自主创新争取在若干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三要培育价值链集成商(大企业),重构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价值链。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企业是转型升级的主体,政府应该围绕这个主体进行制度改革与政策设计,支持企业进行新制造模式的创新,争取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控制权,并通过价值链集成商的培育,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动态匹配。
(三)营造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就当前而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十分不理想,如企业税费普遍较重、融资较难、扶持优惠政策落实很难到位等,导致我国许多中小民营企业纷纷远离实体经济,并不断加大对房地产、股票等虚拟经济的投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在我国并未得到较好的协调。相比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的发达国家如美国,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并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动态出台和调整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得一大批中小企业脱颖而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小企业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但发展环境的欠佳直接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一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中小企业的思路,切实解决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竞争环境、市场环境、融资环境和政策环境,以良好的环境来调动广大中小企业发展实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二要加快培育一批大型龙头骨干企业,促进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的有效提升,实现规模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三要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的合理分布结构,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合的产业组织体系[7]。
(四)扶持我国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加速发展
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面对发达国家强大跨国公司的竞争,在现代国际分工体系下,我国制造业要抢占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必须强力扶持并全力推进我国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发展,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中,要善于借用跨国公司的力量来强化企业创新并鼓励制造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才能彻底摆脱世界工厂的尴尬格局。为此,一要清醒把握世界形势,以国家力量为强大后盾,充分利用外交手段,帮助我国制造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和市场扩展[1]。在拓展海外投资和海外市场时,必须着眼核心技术并购,实现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二要有选择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的目的并非产业价值链环节的全部回归,而是价值链中高端制造业的部分回归,对发达国家而言,居于价值链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仍是要彻底淘汰的,由此决定了我国在继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应该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不能片面追求GDP。要密切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实际,把改变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实现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作为招商的重点,选择性地承接发达国家中高端制造业的转移。三要充分利用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制定,发挥我国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带动作用,争取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和支配权,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收益和竞争力。
(五)推进我国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是当前较为全新的先进制造模式。它是为了实现制造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通过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客户全程参与、企业相互提供生产性服务和服务性生产,实现分散化制造资源的整合和各自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协同,达到高效创新的一种制造模式[8]。依据其内涵可知,制造并非仅仅指简单的生产、加工,制造过程实际还包含多种服务,是生产和服务的综合统一体。制造企业走服务型制造转型之路,既是制造本身的应有之义,也是当今国际制造企业发展的趋势。对于我国制造企业而言,应该结合制造企业发展本身分门别类地推进。一般来说,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可以采取依托原有制造业价值链向上、下游生产性服务业延伸,使得服务环节在制造业价值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服务产值占比越来越高,并通过核心技术服务化来实现向服务企业全面转型;对于大型企业集团,可以采取通过不断发展新兴服务业务来增加产品的服务比重,最终实现企业由制造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型;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制造企业,可以积极鼓励内置在制造业中的服务环节如研发设计、物流、售后服务等进行外包或剥离,并把主要优势资源集中于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春山,刘 毅.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及对我国的影响[J].世界地理,2013(3):47-56.
[2]唐志良,刘建江.美国再工业化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负面影响研究[J].国际商务,2012(2):12-20.
[3]左世全.美国再工业化路径启示[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2(4):29-31.
[4]宾建成.欧美“再工业化”趋势分析及政策建议[J].国际贸易,2011(2):23-25.
[5]薛 松.中国企业出海收购失败率全球最高[N].广州日报,2011-02-25.
[6]陈宝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政策影响及我国的对策[J].中国产业,2010(4):2-5.
[7]沈坤荣,徐礼伯.美国“再工业化”与江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J].江海学刊,2013(1):219-226.
[8]何 哲,等.服务型制造的概念、问题和前瞻[J].科学学研究,2010(1):53-60.
责任编辑 莫仲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