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关系

2014-10-17张建聂启元

桂海论丛 2014年3期
关键词: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张建+聂启元

摘 要: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新中国历史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在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其中改革开放前的奋斗探索,为改革开放准备了必要条件;改革开放后的伟大成就,是对改革开放前正确思想和实践的深化、发展。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这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统一关系,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发展过程。

关键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两个历史时期;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3-0023-05

收稿日期:2014-02-16

作者简介:张 建,男,常州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聂启元,女,常州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明确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剖析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关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认真学习领会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对于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改革开放前: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想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近30年中,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观点,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成就,既实现了20世纪中国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又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理论创立、制度完善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

(一)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奠定了政治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重要任务。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些基本制度主要包括,作为国体的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由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构成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由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构成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由以《宪法》为核心的、多部门法律组成的初步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等等。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既对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又为改革开放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实践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一开始,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建设要借鉴苏联经验。苏共二十大后,他及时认识到苏联经验的弊端,在党内最早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他一再要求全党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步推进。在近30年时间里,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从1949年到197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466亿元提高到3624.1亿元,增长7.78倍;工业生产总值从140亿元提高到4230亿元,增长30.26倍;农业生产总值从326亿元提高到1397亿元,增长4.29倍;……这29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8.43%。”[2]这些成就充分表明,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既为我国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又为改革开放后我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及其探索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自己的实践形成许多独创性成果,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这些认识成果,以及探索中所秉持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发展,成为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思想主要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需要认真处理的关系的认识,毛泽东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十个方面的关系;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毛泽东较早把社会主义区分为“建立”和“建成”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指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4]214他还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对于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处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的认识,毛泽东也认为,要发展商品生产,遵守价值规律,允许一定数量个体经营等。此外,毛泽东还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如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的思想,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于实现祖国统一的思想,关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等等。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这些重要思想,以及探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突破了以往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成为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我们党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先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理论生长点[5]。

当然,由于历史原因,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过程中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采取了一些脱离实际、超越发展阶段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导致党的探索进程遭到严重挫折,造成严重后果,留下深刻教训。党的“左”倾错误必须否定。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定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全部历史,更不能否定期间艰难取得的发展成就。这个时期,成就仍然是主流,失误只是支流。正如2012年党的十八大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6]这一论断表明了我们党对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近30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肯定。

二、改革开放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7]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及其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承接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实践,逐步掌握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基础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初步探索中,无论是成功经验,还是失误教训,都是改革开放后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奋力前行的宝贵财富。

(一)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和发展了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前所探索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经历近30年社会主义建设依然贫穷的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历史抉择。对此,邓小平和我们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期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期盼,在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响亮号召。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设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推向纵深,从计划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为辅到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我们党在实践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此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稳掌航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在21世纪之初,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运筹帷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奋发进取,实现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良好开局。

3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谱写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壮丽篇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党的建设大大加强,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前打下的坚实基础,是对改革开放前艰辛探索的接续发展。

(二)成功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前所探索的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努力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随之得到丰富发展。

邓小平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已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正式提出。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构建。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新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形成。2002年党的十六大,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六大时期,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强调坚持毛泽东思想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构成体系。“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8]369、“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宝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永远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9]、“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10]、“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11]。这些重要论述,即是对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对毛泽东和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的历史相承和深刻反思。

(三)不断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完善了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前所确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实国情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早期的实践过程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他强调指出:“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8]372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期间,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在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努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奋力实现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目标。

从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深刻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的伟大成果,特别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挥了奠基立业的作用,为中国人民坚定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可以说,没有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难以发展,至少也要经历更多磨难。

纵观改革开放35年历程,我们党在相当程度上正是把改革开放前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对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中提出的正确思想、实施的正确实践给予贯彻、深化和发展,对期间的失误和教训进行总结、反思和纠正。正如邓小平所说:“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12]

三、两个历史阶段辩证关系:继承与发展

新中国60多年的历史,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奋斗探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改革开放准备了必要条件;改革开放后的伟大成就,不是抛开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另起炉灶,而是对改革开放前正确思想和实践的深化、发展。“前者为后者打下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13]正确认识这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统一关系,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发展过程,对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两个历史时期辩证统一,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新中国60多年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程。改革开放前,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及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观点,为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否定,就可能犯右倾错误,就可能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改革开放后,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坚持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改革开放前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继承和发展。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否定,就可能犯“左”倾错误,就可能走上封闭僵化的“老路”。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辩证统一的。没有前者的探索,就没有后者的继承;没有后者的奋力开拓,前者的探索就失去意义;没有前者的基础,就没有后者的发展;没有后者的接续发展,前者的探索就功亏一篑。以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不到改革开放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意。以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是以偏概全、别有用心,目的是彻底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我们唯有坚持两个历史时期辩证统一关系,才能更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理想信念,排除各种干扰,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二)两个历史时期一脉相承,有着共同的探索主题

回顾新中国60多年历程,这两个历史时期即是以建设社会主义这个“脉”为主题,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展开的。也就是说,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成为两个历史时期共同的探索主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前,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中虽然走过一些弯路,出现过全局性失误,但是,其出发点始终是要实现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方向始终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不能正确看到两个历史时期共同的探索主题,就必然会割断两个历史时期的联系,也必然是对两个历史时期的否定。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我们唯有坚持推进发展这一共同的“脉”,才能坚持中心工作,把握发展规律,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

(三)两个历史时期一体共生,有着共同的思想精髓

回顾新中国60多年历程,这两个历史时期是一体共生的,都是以坚持实事求是这个“体”为精髓的。也就是说,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成为两个历史时期共同的思想精髓。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不断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深刻把握实事求是这个精髓,逐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前,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中也曾一度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犯下严重的“左”倾错误,但是,总体上其探索的路线、立场和方法仍然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特别是这一历史时期探索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形成的许多有益的思想观点,更是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思想精髓的结果。对两个历史时期共同思想精髓的否定,也必然是对两个历史时期的否定。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我们唯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共同的“体”,才能增强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

(四)两个历史时期一以贯之,有着共同的发展基础

回顾新中国60多年历程,这两个历史时期是一以贯之的,都是以加强党的领导这个“一”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加强党的领导,成为两个历史时期共同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来认识、来谋划,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改革开放前,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中曾经忽视党的集体领导,特别是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使之一度凌驾于党中央领导之上,致使党的国家政治生活中集体领导原则受到践踏。但是,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没有根本动摇,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没有产生变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国家意识形态没有发生改变。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是新中国60多年的发展基础。对两个历史时期共同发展基础的否定,也必然是对两个历史时期的否定。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施好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我们唯有坚持加强党的领导这一共同的“一”,才能保持政治清醒,增强政治定力,确保“中国特色”这一正确的发展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

总之,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是新中国历史的两个重要时期。虽然两者存在重大区别,但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无论是探索的积极成果,还是积累的深刻教训,都为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开启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成为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辩证统一地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会让我们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从而以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智慧、更大的力量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949-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506.

[2]刘建武.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接续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9):50.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6.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4.

[5]王传利.论前后相继的两个历史时期[J].前线,2013(4):33.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45.

[10]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12-27(1).

[11]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2).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0.

[13]逄先知.毛泽东的历史功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2):40.

责任编辑 何成学

猜你喜欢

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平面设计中实用性与艺术性思辨
例谈散文中的借景抒情
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关系刍议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