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和美托洛尔在老年房颤患者转律后维持窦律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2014-10-09李蕊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2期
关键词:胺碘酮心房房颤

李蕊萍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 665000)

胺碘酮和美托洛尔在老年房颤患者转律后维持窦律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李蕊萍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 665000)

目的对胺碘酮和美托洛尔在老年房颤患者转律后维持窦律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随机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老年房颤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美托洛尔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胺碘酮职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房内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占28%,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房颤患者进行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胺碘酮;美托洛尔;老年房颤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不断攀升的态势,造成房颤的发生率不断上升,本次研究特就胺碘酮和美托洛尔在老年房颤患者转律后维持窦律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老年房颤治疗的患者,全部患者均经临床确诊,左心房内径为(48.5±4.8)毫米,左室射血分数为(56.3±3.9)%。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女性患者占11例,男性患者占14例,患者年龄范围居于64至82周岁,年龄平均值为(74.3±3.9)岁,病程持续时间为0.5至7个月;治疗组女性患者占9例,男性患者占16例,患者年龄范围居于62至83周岁,年龄平均值为(75.7±3.2)岁,病程持续时间为0.2至6.5个月,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病程、性别、年龄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全部患者进行基础药物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美托洛尔治疗,12.5克/次,每天服用2次,连续服用7天后减少服用次数,25克/次,每天服用1次,持续服用3个月[1]。对治疗组患者进行胺碘酮职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美托洛尔服用剂量以及服用方法同对照组患者,同时服用200毫克胺碘酮,每日1次,持续服用7天后减少服用剂量至100毫克,每日服用1次,持续服用3个月[2]。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同时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需要立即通知临床医生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症治疗措施。

1.3 观察指标

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以及各种常规检查,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患者的血压、甲状腺、肾脏、肝脏以及心脏功能进行监测。

1.4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颤动发作次数有明显减少,降低幅度超过治疗前发作次数的80%,且心房颤动现象得到明显改善,逐渐转化为窦性心率;有效:患者心房颤动现象有所好转,但是未转化为窦性心率,平静期心室率保持在65-85次/分钟;无效:患者心房颤动现象没有发生变化甚至出现恶化现象[3]。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专业性软件为SPSS11.0,采用t检测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10例患者治疗显效,占40%,8例患者治疗有效,占32%,7例患者治疗无效,占28%,治疗总有效率为72%,治疗组18例患者治疗显效,占72%,6例患者治疗有效,占24%,1例患者治疗无效,占4%,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房内径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房内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房内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房内径比较(±s)

分组对照组治疗组时间治疗前治疗1年治疗2年治疗前治疗1年治疗2年左室射血分数(%)56.4±4.1 54.1±4.3 53.2±5.1 56.5±4.2 50.1±5.2 48.1±4.5左心房内径(mm)48.9±4.6 47.6±4.5 46.5±4.9 48.8±4.5 42.9±4.2 42.6±4.2

2.3 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

对照组2例患者发生轻度恶心,占8%,1例患者出现腹胀,占4%,4例患者窦性心动过缓,占16%,不良反应发生率占28%,治疗组3例患者存在窦性心动过缓,占12%,没有患者出现心律失常以及肺纤维化等异常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作为临床上非常普遍的病症,心律失常指心脏传导出现异常而导致心律不齐以及心动过速或者过缓的现象,主要临床表现为窦性阻滞、窦性停搏、心虚无力、胸闷气短,若患者病情严重可能导致心脏衰竭并引发死亡,因而能够对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存质量产生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为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使患者的寿命得到有效延长,在患者发病初期进行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冠心病以及心律失常等病症属于临床上的常发病,房颤发生率随射频消融术的进行而相应的增加,房颤发生的概率能够随着心房电重构以及动脉触发机制而呈上升态势。患者出现房颤时,心房收缩频率上升,但是有效收缩却出现下降现象,容易导致血液大量瘀滞在患者心房内,从而加大血栓的形成率。血栓可随时发生脱落,一旦脱落可进入到患者全身各个部位,从而引发包括脑动脉栓塞在内的各个部位动脉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为β受体阻滞剂,美洛托尔属于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该药能够使患者的心率得到有效减缓,并使患者收缩压以及机体心肌收缩力得到有效降低和抑制,从而使患者的心肌耗氧量得到减少,并使心脏舒张时间获得延长,从而增加心脏灌注,使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胺碘酮同样属于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该药在预防房颤复发方面疗效显著,能够使患者的心室率稳定得到有效维持。除此之外,还能够对缺血性心肌细胞中的能量代谢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对细胞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使自由基得到有效清除从而取得改善心脏功能的治疗效果。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房颤不但能够对β受体发挥阻滞作用,还能够对β受体通道以及钙离子产生作用,从而使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抑制。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房内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对老年房颤患者进行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老年房颤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改善和优化,值得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1]于晗.胺碘酮和美托洛尔在老年房颤着转律后维持窦律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0(20):571-572.

[2]宋珂,陈巧玲.胺碘酮和美托洛尔在老年房颤着转律后维持窦律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J].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13,22(23):326-327.

[3]张田生,高林.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0):445-446.

李蕊萍,1969年生,女,彝族,云南镇沅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内科和老年疾病的诊疗工作。

论著/心律失常

猜你喜欢

胺碘酮心房房颤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心房破冰师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左心房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花开在心房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