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让语文更有情
2014-09-30马丽娟
马丽娟
内容摘要:通过传情而授知,而说理,而达意。语文教学的知、理、意都是寓蕴在“情”之中的。语文教材是情感丰富的宝藏,里面有绚丽多彩的自然美,千姿百态的社会美,巧夺天工的艺术美,缜密深邃的科学美,准确生动的语言美,高尚感人的行为美。值得我们把它挖掘出来,用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创设情感氛围,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语文 兴趣 导读
如果说理科的教学,在课堂上主要是偏于“说理”,那么,语文教学在课堂上,则主要是偏重在“传情”。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点我的做法。
1.语言魅力传递情感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火种。教师要善于将自己积极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以自己的情感激起学生的情感,以情传情,以情动情。教师的穿着朴素,整洁,雅致,它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教师的精神风貌;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能给学生无形的濡染;而语言本就有传情达意的功能,教师眼神的顾盼,表情的变化,手势的挥舞,声调的抑扬顿挫,不仅是“情动于衷,而形之于外”的风采,更是传递感情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我们要设法让学生的情感受到教师语言的感染,产生共鸣,从而唤起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的欲望。
2.兴趣激发参与热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就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可八年级的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语文枯燥无味,不喜欢上语文课,尤其是男生。怎样才能唤起他们的参与课堂的热情呢?
在上到说明文单元时,我有了主意。男生都喜欢上网,我在上第四单元之前,给他们布置了有关这一单元的预习作业:在网上查找有关克隆、恐龙灭绝、生物入侵方面的资料。上课之前看着他们跃跃欲试的样子,看着他们用心找来的资料,上课前给其他学生声情并茂的讲解,我知道我的方法奏效了。果然,这一单元的学习他们格外有热情,在我的引导下,这种热情渐渐延续了到了所有的语文课堂。
3.巧设导语调动情感
语文学习看似单调,实则丰富。教材中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感情波澜;有春江明艳的愉悦,有秋风黄叶的凄凉;有欢歌笑语热闹非凡的场面,有霏霏细雨情意绵绵的情景;有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有善恶的道德批判。教师,只有巧妙的设计出优美的导语才可将学生的思绪、感情带入特定的环境、氛围中,将其定位到所学课文的特有情境之中,这样便为下面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讲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联系学生实际特别设计以下导语“当你周日离家去学校,父亲无语而又无限慈爱地将生活费递到你手中时;当每周三父亲带着一身尘土,一脸虔诚送水果到学校时;当你周末坐车回家,父亲在路边伸长脖子望眼欲穿时;你能感受到的,惟一的,最为珍贵的是什么?是爱,是父亲用辛苦,希望编织成的、任世间万物都无法比拟的深情!请看看我们的父亲吧!无论是他饱经风霜的脸,还是他远去的匆忙的背影……”这样充满深情的导语设计,不要说学生连我都被感动了。
4.深情朗读品味情感
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体现在语文教材中的情感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本能情感,喜怒哀惧爱恶欲,有基础情感,骨肉情等。情感又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只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就要让学生在具体课文的学习中接受感染,接受熏陶,而对不健康的情感,就要引导学生厌恶它,抵制它,懂得是非,美丑、善恶,并确立自己的行为准则。同一篇课文中,有时交织着若干种不同的情感,教师必须把握好感情的基调,才不至于“表错情”。
在学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的:课文前半部分作者雨果设想了那么多的美好、珍贵的材料和装饰品,像是在为一位美女梳妆打扮一样,一点一点地给她点缀上去,一点一点地构建了宏大奇美的圆明园。英法联军的一场大火留给我们这些后人的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圆明园这个建筑艺术的瑰宝,充满珍奇的园林再也无法恢复如初,然而,遗憾之余,我们不禁又要感谢雨果对圆明园的赞美和描绘了,他的这段文字似乎把我们带进了那个梦幻一般光彩夺目、富丽神奇的地方。我们应该轻声地、舒缓地把雨果笔下展现的圆明园朗读了出来。使听者好像来到了圆明园,把那里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文章后半部分雨果同我们一样,对英法联军的所作所为充满了谴责和愤恨,但雨果没有直接去批判英法联军,而是很形象地把他们比作两个强盗,生动地刻画了他们的嘴脸,所以没必要读得那么强硬,带着讽刺的意味去读就可以了。通过我的指导,学生准确把握了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自然水到渠成了。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善于运用、灵活运用,巧妙运用教育教学方法,就能更好地完善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语文课堂更“有情”。
(作者单位:甘肃华亭皇甫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