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三化要求

2014-09-30郑国京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启发性规范化

郑国京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语言无疑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教学语言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性入手,对课堂语言的规范性、明晰性、启发性以及对课堂语言的要求和运用作了一系列的探究。

关键词:规范化 明晰化 启发性

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学生接受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课堂语言。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在拟定教育性谈话的时候,你时刻不能忘记,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你是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的。然而,语言是强有力的、锐利的、火热的,也可以是软弱无力的。”这就说明,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语言应用中遵循一定的原则,讲究科学的方法,更要注重语言的艺术。课堂教学的语言运用非常重要。那么,何谓教学语言?笔者认为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材所规定的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语言。这语言又必须是教师通过课前的准备及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的语言艺术。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生的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文化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主阵地。因此,学生如果能在课堂中经常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对学习新知识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的智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而这一目的的实现,我们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语言艺术的功力。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谈到的“说话要通俗化,要明白化,要有趣味性,要以体态助说话”。西方心理学家的研究资料表明:教师的内在意向和拥有的知识必须通过语言呈现给学生,教师清晰、简练、准确的语言,会使学生心旷神怡,产生积极的思维。这与毛泽东同志的上述论著产生了异曲同工之妙。我们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基本特征主要在于它的规范性,明晰性以及教育性和启发性。

(一)语言的规范化

语文教学中,教师使用的课堂语言必须是标准的普通话。因为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已推广了很多年,范围广,说普通话的人口众多,便于交流。普通话是以我国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所以,现在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就必须参加普通话测试,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否则,就没有资格入职教师队伍。这就充分说明普通话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是每个教师必备的职业语言。另外,普通话在语法逻辑上,我们认为也是无懈可击的。马卡连柯说过:“只有学会十五种至二十种声调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做出十种风格韵调时,你就会变成一个真正有说话技巧的人”。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足以证明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还必须要文明礼貌,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语言中用对学生的尊重、信任、表扬、鞭策、祝愿等激励性词语来创设学生的思维氛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对学生的评价性词语不妨多说“真不错”“你真棒”“你真聪明”“你进步很大”“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尽管这些话的意思说法很相似,但我们认为这样以不同的方式说话能给学生新鲜感,激励其不断努力,奋发向上,上,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对回答问题说错了的同学,作为教师也最好不要批评,反之,还要对这些学生给予鼓励,使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的讨论也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老师的语言别具匠心。

(二)课堂语言的明晰性

课堂语言的明晰性就是要求老师说话要“字正腔圆”,即发音要相当准确。每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都要合乎普通话的标准。腔园,就是指声音要饱满,具有一定的力度。在教学讲述过程中使用的语言要准确、鲜明。切忌不顾学生的学习能力,过多地使用学生平时少用和少讲的陌生词。不能让学生听得不知所云,如坠雾中,感到莫名其妙,或者对词产生歧义。据专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所听到的语言是要进行筛选的,他们只听那些他们能听得懂的话。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让学生听明白自己所讲的话。对于那些估计学生很难听懂或者不能听明白的话,尽量少说。否则,就必须对所讲内容加以解释。

(三)语言的启发性

启发性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因为课堂教学既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书本所学知识,更为主要的是如何开发学生智力、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所以,教师的启发性语言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大家知道,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善于设疑,善于设计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不断思考的积极思维中。如讲授朱自清的《绿》,教师可用对“绿”字的点拨,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联想,而联想的过程就是开发学生智力、能力的积极思维过程。这也正是阅读理解此课所必须的。由此可见,语言的启发性教学对提高语文的教学水平无疑是起到了关键作用。

笔者认为,如果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除必须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能,使教学语言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语言要求要简洁、生动、严谨、还应该富有情感等。1.语言简洁。即用词要精确,言简意赅。这就要求教学语言描述要条理清楚,论证语言应具有逻辑性。评价语言要温和一点,把握好分寸,必须坚持原则。论据要充分,层层深入,思路明晰。要尽量避免运用“这个”“那个”之类的口头禅。力求使教学语言精练,表达准确。描述时要做到绘声绘色。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这样,会使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无声的汉字通过生活的语言描述,变得有声有色。从而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对老师的分析与点评留下难忘的印象。如果教师能始终保持课堂语言的简洁性,那么,他的教学质量肯定能在同行中出类拔萃。2.语言富有感情。情感是人与人交往的一把钥匙。在教学上有了感情,才能更容易感染学生,振奋学生。有了感情,教学语言才会更富有生命力。富有生命力的语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正如霍姆林斯基所论述的:“只有痴呆和道德上的堕落才能堵塞语言通向心灵的道路。语言是争取人们灵魂的坚强战士。一切都取决于你这个教师的话语怎样。有的话语像枯草的影子一样没有力量和感情,有的话语则像永恒的星辰那样光辉灿烂,永不熄灭,为人类指引着道路。努力能使你的话语成为指路的明星吧。”3.语言生动活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语言,应该是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使学生愿意听,很想听。否则,学生就会无精打采。有的同学甚至还会打瞌睡。出现这种状况肯定会影响教学质量。如教“旦”字时,老师说:“这‘旦字,就像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学生听了印象就特别深刻。可能会形成永久的记忆。还要注意轻重缓急,要使自己的语调和谐、优美。要注意调节、控制音量。还要注意说话时的抑扬顿挫,讲到重要之处教师应提高语调,讲到关键之处教师还可以重复几句。着重处理好变调、停顿、节奏等语言环节。倘若教师的教学语言语调单一平板,则很容易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呆滞状态,感觉疲劳。反之,铿锵有力、自然悦耳的语调,定会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听课学习。如果这样,就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质量也会不断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工具和手段之一。它还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指点迷津的向导。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语言艺术方面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才能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广东佛冈县第一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启发性规范化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高血压患者中开展规范化管理的应用效果
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应用规范化急救护理的价值
分析规范化介入护理配合在TAVR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规范化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有效提问,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作业批改中评语使用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