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傅雷家书》中的语码转换

2014-09-30王东晓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语码转换功能语言

王东晓

内容摘要:本文以《傅雷家书》为语料,探讨了其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并分析了语码转换的功能。得出语码转换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使用语码转换是出于一定的语用目的, 以便达到更准确、更方便地传递信息、强调观点、向对方靠拢以及解释说明等目的,具备一定的社会及语用功能。

关键词:语码转换 功能 语言

1.引言

语码转换是一种由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现象,指的是说话人在同一交际片断中交替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码(包括不同语言或同一语言的各种地区方言、社会方言等语言变体)的语言现象。语码的运用与社会语境的关系是社会语言学的中心问题, 语码转换是其重要的一部分。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实际是把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结合起来。

本文选取英汉双语造诣精深的著名翻译家傅雷的书信集《傅雷家书》为研究内容,分析和探讨其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及其在文中的功能。

2.语码转换理论

Poplack(1980)把语码转换分为三类:句间语码转换、句内语码转换、和附加语码转换。研究者Muysken(1995)提出了另外一种语码转换类型:交替、插入和词汇等同。我国学者黄国文(1995)认为,从语言结构角度看,语码转换可以分为轮换式和插入式。前者属于分句间转换。后者则属于分句内转换。(姚丽丽,2012:130)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Fishman研究发现,双语使用者的语言选择往往由说话者自身之外的因素所决定,如参与者、交际情景及交际话题,并不是一种任意的、随心所欲的行为。研究者们还发现,在双语、双言或多语语言(或言语)共同体中,人们在相互交中选用语码,进行语码转换是极为普遍的社会语言现象。但造成转换不是随意的,是由民族社会地位、人际关系、文化背景、活动性质等固定而对应的种种因素决定的。(王敬、吕淑文,2009:64)傅雷先生的书信集《傅雷家书》出现了大量的中英文交替的现象,本文将分析这些语码转换现象在其中的社会功能。

3.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

不论语码转换规模的大小, 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及语用功能。同一语码转换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社会功能。反之,同一功能可以用不同语码转换形式来表达。所以转换的规模不能决定语码转换的本质,而其社会功能决定语码转换的使用条件和意义。(申智奇、李悦娥,2001:18)。

3.1 引用功能

通过语码转换,在中文的文章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英文原句,能够更加明确、充分地表达说话人的意图和目的。

例(1):李先生今年一月初说你:gains come with maturity[因日渐成熟而有所进步],真对。勃隆斯丹过去那样赏识你,也大有先见之明。

在这里,傅雷直接引用李先生的英文原话来夸赞儿子,比自己直接夸赞儿子,更能体现他对儿子的赞赏和为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而感到骄傲的心情。

3.2 强调功能

在文章中用两种语言来陈述同一种内容或者信息,可以是全部的,也可以是部分的,目的是突出强调,进一步表达作者的想法。

例(2):你提到perfection[完美],其实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perfection[完美]。要就是存在于哲学家的理想和政治家的理想之中。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的人的追求,无非是perfection[完美],但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所以perfection[完美]像水中月、镜中花,始终可望而不可及。但能在某一个阶段求得总体的“完整”或是比较的“完整”,已经很不差了。

这段文字中,反复提到“perfection”,最后又说“总体的完整”或者“比较的完整”意在强调,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傅雷用这种方法让儿子意识到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完美的事物并不存在。

3.3 委婉语功能

有些话题涉及到死亡、性、批评等时,遵循礼貌原则,为了委婉和回避,一般采取更缓和的方式让人接受。

例(3):说到“不答复”,我又有了很多感慨。我自问: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例(4):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

例(5):你来信批评别人弹的萧邦,常说他们cold[冷漠]。

“gossip”一词的本意是流言蜚语,谣言;爱讲闲话的人,这是一个贬义词。“ruin”是涉及到毁灭的词,“cold”是批评别人的词。傅雷给儿子写信的目的是为了教导他,让他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在文章中尽量避免直接使用一些贬义词,用语码转换的方式,英语代替汉语,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3.4便利功能

对于懂得英语的人来说, 在中文语篇中用英语表达有时比翻译过来要更适宜, 更简单方便。一方面避免了翻译的中转过程, 省去一个步骤, 另一方面避免了因翻译中的失误带来的理解错误。所以在中文语篇中插入英语, 可以达到方便、直接的功能。这种功能的语码转换多为词的转换, 特别是专有名词的转换(申智奇、李悦娥,2001:18)。

例(6):Chopin[萧邦]肖像是我二十三岁时在巴黎买的,又是浪漫派大画家Delacroix[德拉克洛瓦]名作的照相;Mozart[莫扎特]那幅Paci[百器]遗物。

例(7):亲爱的孩子,刚听了波兰Regina Smangianka[莉贾娜·斯曼齐安卡]音乐会回来;上半场由上海乐队奏特伏夏克第五(New World[新世界]),下半场是EgmondOverture[艾格蒙序曲]和Smangianka[斯曼齐安卡]弹的贝多芬第一Concerto[协奏曲]。

信中出现了很多西方艺术家的名字、曲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直接用英语表达,方便的同时也避免了错误。endprint

3.5 靠拢功能

用双方熟悉的语言交流,可以更好地拉进两者的关系。申智奇、李悦娥(2001)如果交际一方希望认同另一方, 那在语码选择上可采取靠拢策略去迎合对方, 如果想疏远对方, 在语码选择上可采取偏离策略。所以语码转换也可看作思维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在语言行为上的反映。

例(8):第一个印象是太火暴,不够Franck[法朗克]味。volume[音量]太大,而melody[旋律]应付得太粗糙。第三章不够神秘味儿;第四章violin[小提琴]转弯处显然出了角,不圆润,连我都听得很清楚。piano[钢琴]也有一个地方,tone[声音,音质]的变化与上面不调和。

《傅雷家书》中,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在涉及到音乐术语时,用俩人都可以理解的方式去表达,拉进了父子俩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他们的艺术造诣之高。

3.6 解释功能

这种功能不是重复,也不是强调,而是用另一种语言阐述或进一步说明已经说过得内容或信息。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向波阳,2006:81)。

例(9):最磨折人的不是脑力劳动,也不是体力劳动(那种疲乏很容易消除,休息一下就能恢复精力),而是操心(worry)!孩子,千万听我的话。

例(10):他今后不但要在技巧方面加工,还得在情绪(emotion)和感情(sentimento)的平衡方面多下克制功夫(这都是我近二三年来和你常说的)。

与之前语码转换不同,在此,先用中文表述,再用英文解释,看出了傅雷对儿子循循善诱,谆谆教导。

3.7 幽默功能

幽默的作用是让人发笑或者感觉意味深长,有时在文章中或者话语中夹杂英语词汇,也是为了增加幽默效果。

例(11):如李白,如杜甫(李后主算是最romantic[浪漫底克]的一个,但比起西洋人,还是极含蓄而讲究taste[品味,鉴赏力]的),所以我们先天的具备表达萧邦相当优越的条件。

例(12):你上台的日子还要练足八小时以上的琴,也叫人佩服你的毅力。孩子,你真有这个劲儿,大家说还是像我,我听了好不flattered[得意]!

例(11)中傅雷在讲到浪漫的时候用romantic代替,避免了生硬的叙述。例(12)中,在讲到自己因为儿子感到自豪、得意时,用了flattered,既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感而且还传达了一种幽默效果,让读者读起来也体会到了其内心的喜悦之情。

4.结语

谈到《傅雷家书》中作者在中文语篇中夹带着英文的问题,很多人的反应是因为傅雷先生的背景原因,他英文好,又是翻译家所以用了很多英文。通过本文对《傅雷家书》的分析,我们知道,这是一种语码转换现象, 而使用语码转换是出于一定的语用目的, 以便达到更准确、更方便地传递信息、强调观点、向对方靠拢以及解释说明等目的,具备一定的社会及语用功能。所以在特定场合恰当运用语码转换交流各种信息、沟通相互间的感情是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 有着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Muysken,P.Code Switching and Grammatical Theory.In Milroy, L.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77-98.

[2]Poplack,S.Sometimes Ill Start a Sentence in English y Termino en Espand: Toward a Typology of Code-switching. Linguistics, 1980(18).

[3]傅敏. 傅雷家书 [M].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

[4]申智奇,李悦娥. 论《围城》中的语码转换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4): 18-20.

[5]王敬,吕淑文. 解读《喜福会》中的语码转换功能 [J]. 宿州学院学报, 2009(3): 64-67.

[6]向波阳. 小说《非常难女》中的语码转换研究 [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6(3): 81-87.

[7]姚丽丽. 汉语广告语篇中英汉语码转换现象的语言学分析 [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8): 130-131.

(作者单位: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码转换功能语言
数学的翻译功能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我有特异功能
高校内语码转换研究
顺应模式指导下的教师语码转换在词汇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功能探究
功能关系面面观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