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阅读 商榷改编

2014-09-30王艳文姜凡龙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对比

王艳文+姜凡龙

内容提要: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上册中的《浅水洼里的小鱼》改写自田辉译写的《这条小鱼在乎》。它本是一篇外国文学作品,但改编之后,两者在寓意的表达明了、遣词用句的推敲、叙事技巧的讲究上都相差甚远。

关键词:寓义 对比 叙事技巧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上册中的《浅水洼里的小鱼》改写自田辉译写的《这条小鱼在乎》,它本是一位美国学者给中国医学院的学生作演讲时演讲稿的一部分,后被田辉翻译并命名《这条小鱼在乎在》,在读者上发表。为了叙述的方便,在下面的论述中,把田辉译写的《这条小鱼在乎》简称为原文;改编后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浅水洼里的小鱼》简称为课文。

改编后的课文在表面与田辉译写的原文看起来差别好像不太大,而恰恰是这种改编,使课文较之原文,在寓意的表达、遣词用句、叙事技巧上都大为逊色。

一.寓义表达的明了

从作品的寓意上看,原文也罢课文也罢,目的是通过具体的人与物来告诉我们成人与儿童孰是孰非的道理。但原文无论在文体、人物还是词的宽泛度上,都更适合传达这种寓意。

从文体上看,原文开篇就说这“有这样一个故事”。首先告诉读者下面要讲的故事。看到一个简短的故事我们便有一种“阅读期待”[1],作者想要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因为简短的故事一般来说,重点不在故事本身的曲折与生动,而在于故事背后的道理或寓义。而改编后的课文中在文体上用第一人称“我”叙事,这种叙事比较常见于散文中,第一人称叙事比较容易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很容易让人期待作品中的讲的是我的真情实感。而读完课文之后,我们发现我们的阅读期待是错的。作者是要用“我”的看见所闻来说理。并不在于动之以情,而是晓之以理。从文体上看,原文那种开门见山的简短故事体更容易达到说理的目的。

再从人物上来看,田文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小男孩。而改编后的课文中是“我”与一个小男孩。很明显,一个男人是一位成年人,否则不称之为男人。“这位先生可能是生活中诸多成年人的代表。”[2]读者自然地把“男人”看成是成人的化身,成人的代表。小孩子则是纯洁儿童的化身,未成年人的代表,他们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个体,这样很自然地形成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强烈对比。而课文中是“我”和小男孩子,“我”则不一定是一位成年人,有可能是一位稍长的少年儿童,我与小男孩对比,不容易产生抽象地成人与儿童的对比。而寓义的重点却是要强调这种对比。

再者,从词的概念上来看,一个词,外延越大则内涵越小,所指就越具体,越清楚,就越不容易抽象化。“一个男人”这个概念本身就比“我”这个称谓要宽泛得多,更容易形成抽象化意味。更容易被认为是成人的代表,从而形成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强烈对比。无论是原文还是课文要表达都是成人与儿童不同处事方式的对比。从人物与词的概念上来看,原文比改编后课文更容易完成这种使命。

二.遣词用句的推敲

从遣词用句上看,原文比课文在措辞上更严谨、达意上更完整,表情上更自然。

课文中开始的第一段中 “走着走着,我发现”与原文“一边沿海走着,一边注意到” 相对比,“沿海”、“一边一边”,远比“走着走着”、“发现”这两个词更为准确、生动,符合文章所要表述的实景。课文中的“走着起着”,“发现”过于概括化,什么场景都有可以用。如果作为范文的课文中常用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词语的话,很容易造成小读者用词的干巴,词汇储备的平脊,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反复使用诸如“走着走着”和“发现”、“看见”之的类的词。由此可见原文在措辞的更为严谨,更能起到示范作用。

原文的“注意”被改成“发现”。“注意”一词能体现出西方人的个性特征,他们更倾向于关注外界事物,研究外物,有外观特性。而“发现”一词强调随意性,而符合中国人的特性,“我们更多地关心自己,在乎自己的所得与所失,我们似乎没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在乎其他。”[2]中国人更多的是关心自身,有内视倾向。同样的事物,中国人的表述方法跟西方人的相去甚远,这在我们平时看的译制片和外国名著中能够非常明显的感觉出来。改编后的课文无视这一区别,把文章的背景完全中式化,并没有忠于外国小说的表达方式。

原文中“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一语表明了小鱼被困在沙滩的原因,沙滩的浅水洼里之所以有小鱼,原来是因为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来的,这句话不仅可以清楚的说明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也说明被困的偶然性。而改编入教材后省略,让人看后,不知其由,读者总在纳闷,哪怕看完全文,依旧迷惑不解!

原文中“虽然近在咫尺”小鱼却回不了大海,“近在咫尺”的言外之意,远在天边。让人立刻让人想到一个成词;“咫尺天涯”,沙滩与大海的距离,对人类来说是很近,触手可及,可对小鱼来说却是距很远,遥不可及。一方面说明了小鱼面临困境的艰巨性,同时也说明对人类相助的容易性,人类的出手相助是举手之劳,关键是人愿不愿意出手相助的问题。正是这种容易性,使得袖手旁观的成人在极力相救的小孩面前自愧形移。原文“咫尺”一词使使成人与儿童的对比更鲜明,更强烈;表意更充分,更深刻。

原文中“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后面并不是句号,而是逗号。它表明男人关注的不是小男孩,而是小男孩紧跟着发生的一连串的动作。课文改为句号,表明成人看到的仅是小男孩本身。不要小看一个逗号,它更符合当时的情景。因为成人是被小男孩特殊的举动所吸引,逗号更准确反应人物当时的这种心态。“此外,课文还令人遗憾地去掉了原本中的一个‘破折号。这个破折号,用在这里起到对上文的解释和补充作用,是破折号九种用法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使得读者能够随着作者的视角和心情查看疑惑,解开谜团。然而给课文这样平铺直叙的一说,就明显失去了文章的巧妙和文意的构造。”[3]

原文有点题之笔“看他拯救小鱼们的生命”,课文中删去了此句,原文中可看出叙述者对小鱼生命的尊重。所以他才用“拯救”一词,而课文中的“捡”一词体现出叙述者对小鱼的冷漠,他把小鱼当成物,并没有把它当成有生命的生灵来对待。原文中“拯救”一词比课中的“捡“更有利于从正面教育孩子生命是平等的,要尊重一切生灵。endprint

原文在男人问话前,用了“停下来、注视、终于”这样的词语,既表明男人刚开始饶有兴致的观望,而后实在看不下去的心态,从而非常自然地过渡到忍不住要发问的情景,同时也表明男孩捡鱼扔鱼的过程持续时间长久。但课文以一句“看了一会儿“一笔带过,显得过于平淡,缺乏人物心理的转变过程。[3]

三.叙事技巧的讲究

原文中“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被改编成课文中“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改编后显得啰嗦,不但没有原文的精炼,顺畅与有气势。

原文与课文中描述小男孩同时进行的行动与话语几乎差不多,区别就只有在于小男孩前后说话之间间断性话语多寡上。这正是叙事技巧之所在。原文中小男孩子前后话语之中只有一句“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间断性话语少,读起来因为字数少,语音上的停顿少,所以费时少。阅读用时短,停顿少,节奏快,也便于表达小男孩的当时的忙,这样在整个气势与当时的忙碌场景相一致。再者,间断话语少使小男孩前后话语的联系相对紧凑些,前后话语是连在一起回答成人的提问的,读起来更快也更顺畅。

而课文中间断性话语却有两句。即“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首先,小男孩前后说话之间的语言过多,打断了他说话的连续性。使得小男孩子回答我的提问只有前一句“这条小鱼在乎!”而后面“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是“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似乎是他的自言自语,显得啰嗦!

入选小学课本的作品应该是非常严谨的,可是改编后的课文与原文相比表面上看相差无几,但实际上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依笔者所见,改编之处,恰恰是败笔之处!笔者提出上列分析,望同行共同探讨,以期选择更经典的美文供广大师生欣赏与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佚名.《这条小鱼在乎》文本细读

[3].小荷.质疑课文《这条小鱼在乎》,小荷博文.

(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文传学院;湖北崇阳县一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比
“鱼”不如“渔” “渔”不如“欲”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监测与分析(下)
俄汉语名词的对比分析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影响脚斗士与跆拳道运动项目发展因素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