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让历史课堂更精彩
2014-09-21胡德巧
胡德巧
[内容摘要]完美的课堂是我们教师不渝的追求,在探寻完美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擦亮火花,点燃精彩。精彩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舞台,课堂上有笑声,有思索,有收获,而要取得这样的效果就要求教师通过展现历史细节,层层剥开历史的面纱,活跃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细节;历史;课堂
一、细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传统的导入都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其中大部分问题都无需动脑筋思考,仅需学生背出一些知识点即可,这对于学生来讲毫无兴趣可言。精彩的课堂需要一个巧妙的切入,在课堂伊始就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以必修1第三单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例,以前上课的时候,我都是通过单元的引言来导入。从教师的角度讲,这种导入有助于学生全面地把握单元结构知识,建立起全局观念,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后来我修改了导入,结合时政要闻,通过展现英国政坛的两名重要女性的生活细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时值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逝世,因此,我的导入就从她开始,我先展示一幅撒切尔夫人葬礼的图片,给学生讲解“铁娘子”生前的主要事迹,展现她在英国政治生活中的风采。第二幅图片是关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参加撒切尔夫人葬礼的图片。这两位英国政坛的女性有她们各自的职责,从她们的职责分配中我们也能够发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某些特点。于是,我对学生说:“今天这节课就让我带着大家回到历史中去,去了解英国最初确立君主立宪制时的情况,以及英国国王和首相在国家政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通过学生熟悉的两位政治女性的图片及事迹切入本课,学生感觉到历史其实就在自己身边。图片展示的时候,学生们纷纷交流和讨论与此有关的自己熟悉的事情,积极性很高。看着他们神采飞扬的样子,我对自己说,这节课的导入是有效的。
二、细节——引导学生的思考
一个精彩的课堂必须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否则教学就是失败的。初中的历史知识比较简单,主要是史实的呈现,而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应该通过史实深入了解历史,这就需要教师关注细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曾经的课堂,在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时候,我按照书本中的顺序,给学生逐一讲解,没有一条清晰的线索,自己都觉得比较枯燥,而且学生也听得云里雾里,只了解知识的表层。后来我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思路,让学生通过英国王权的变迁来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发展。我选择了几位有代表性的国王,如查理一世、玛丽二世、乔治一世、威廉四世,以他们生活的细节为线索讲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及完善的过程。查理一世在位时代表英国进入君主专制时代,“他公然破坏英国的政治传统,不经议会批准擅自征税,对拒不纳税者或派遣士兵入住其户,或不经法律程序即行逮捕”。玛丽二世在位时代表英国进入君主立宪时代,玛丽在登陆英国时,“她与丈夫签署了权利法案,两人共同统治英格兰,……在独立行政期间,玛丽活跃于英国国教会,以奋勉于政务和强大果决著称。尽管威廉拥有大部分权力,但除了军事,在英国众多事务上主要还要依靠她来处理。”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虽然英国国王受到《权利法案》的限制,但依然享有一定的权力。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书本中提到的“英国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乔治一世在位时是英国责任内阁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国王行政权力的剥夺时期。通过对国王生活细节的揣摩,学生能感受到国家权力的转移,从而认识到制度的变迁。
三、细节——升华学生的情感
在传统教学中更多的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应处理好每一个教学细节,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长期君主制的传统使英国的政治制度独具特色,英国国王的生活备受人们的关注,以维多利亚女王为例,“凡属议会通过的议案,女王总是毫无例外地签署,使之尽快成为法律。内阁和行政部门呈报的文件,包括外交部的公文,她也是同样处置”,“她到伦敦皇家学院出席新学院的开学典礼,还到南肯星顿参加了当地博物馆的开馆仪式,…… 还专门访问了设在伦敦的几家育婴所”,这是维多利亚女王的生活,她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既不干预国家的政治,但同时又参与到政治中去。给学生这样的材料进行分析,学生很容易得出,在君主立宪制日益发展的情况下,英国女王已经逐渐淡出政治生活,在决策中已经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总的来说,细节决定成败,精彩的瞬间构成精彩的课堂,历史细节的呈现让历史不再遥远,不再枯燥,而变得栩栩如生。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用心经营和设计,用细节去点亮课堂,用细节使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1]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J].人民出版社,1999,第309页.
[2]齐世荣.近代卷《世界史》[J].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09页.
[3]郭家宏,刘金源.《英国睿智女王——维多利亚传》[J].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52页.
[4]郭家宏,刘金源.《英国睿智女王——维多利亚传》[J].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40页.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