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2014-09-21赵新春

黑河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读文王安石汇报

赵新春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屋七《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文,由石头被水滴穿的现象引出本文论点——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把事情做成功。文章分别列举医药学家李时珍、发明家爱迪生、著名画家齐白石三位名人的事例论证了“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那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是做事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的道理。

3.认识“锲、琢、炽、废”四个字。

教学重难点:

1.抓住文章重点词句理解课文,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

2.学习从一件事物谈起引发深刻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相关名人事例及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屏幕(播放滴水穿石的视频),你看到这个画面想到了哪个词语?普普通通的水,平平凡凡的石头,却演绎了一段滴水穿石的佳话,留下了耐人寻味的启示。那它究竟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七《滴水穿石的启示》去找一找答案吧!(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课前预学检查评价

1.小组长互相检查临组学生课前导学案中预习部分完成情况,根据情况给予小组打分。

2.师小结。

三、汇报展示读文,整体感知

1.汇报展示读文。指名分自然段读文,其他学生评价。

2.检查生词、生字认读情况。指每组一名学生开火车领读生词、生字。(课件出示: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白炽灯、半途而废、锲、琢、炽、废)

3.指生汇报导学案中预学导航的第二项内容:你喜欢课文中哪个词,抄写下来,如果能解释一下这个词的意思就更好了,你从课文中的好词语中有什么新发现吗?

4.指生汇报导学案中预学导航的第三项内容:通过读文,我知道了什么?

(1)本文介绍了( ),并列举了事例论证了这种现象给予人们的启示,即( )。

(2)太极洞内奇观形成的原因:( )。

5.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汇报,我们感受到了水滴的力量虽然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头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为了让我们相信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把事情做成功这一观点,作者在文中列举了事例。

四、讨论交流,理解课文

1.浏览课文第三自然段,小组内交流导学案中的课堂合作探究部分:作者列举了哪些名人的事例?他们“滴水穿石”的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完成下表:

2.指一小组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3.师小结:通过上面的事例,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结论:(课件出示)古今中外所以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谁能把它改成陈述句?

(2)这里的“滴水穿石”不仅仅是指滴穿石块的现象,它还指什么?

(3)“滴穿”和“顽石”这两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他们分别指的是什么?这里双引号的作用是什么?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4.揭示滴水穿石的启示

(1)滴水穿石的启示到底是什么?指生回答,师板书: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2)(课件出示:滴水穿石的启示)学生齐读。

(3)通过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我们知道了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还知道了雨水不能把石头滴穿是因为什么?(生答)就是因为雨水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课文为什么要写雨水不能滴穿石头呢?这是作者把水滴和雨水进行了对比,从反面证明了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那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板书:实现理想)

五、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可以是名人,也可以是身边的人。)

2.默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第37课《 雪浪花》,说一说文中哪部分内容给你的感受最深,你从中读懂了什么?你认为老泰山说的话有道理吗?

3.自由读《小学生阅读资源》中第39课《王安石的“生花笔”》思考:

(1)你认为王安石的“生花笔”是什么?这里双引号的作用是什么?文中哪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王安石的笔下“生花”了?

(2)王安石是怎样做到“锲而不舍”的?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具体说明。

(3)故事让你想到了哪些古诗句或名言?

(4)从王安石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六、布置作业

1.推荐一本书《古今中外名人故事》。

2.仿照滴水穿石的写法,写写你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人。

七、板书设计(略)

(责任编辑 史玉英)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屋七《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文,由石头被水滴穿的现象引出本文论点——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把事情做成功。文章分别列举医药学家李时珍、发明家爱迪生、著名画家齐白石三位名人的事例论证了“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那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是做事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的道理。

3.认识“锲、琢、炽、废”四个字。

教学重难点:

1.抓住文章重点词句理解课文,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

2.学习从一件事物谈起引发深刻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相关名人事例及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屏幕(播放滴水穿石的视频),你看到这个画面想到了哪个词语?普普通通的水,平平凡凡的石头,却演绎了一段滴水穿石的佳话,留下了耐人寻味的启示。那它究竟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七《滴水穿石的启示》去找一找答案吧!(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课前预学检查评价

1.小组长互相检查临组学生课前导学案中预习部分完成情况,根据情况给予小组打分。

2.师小结。

三、汇报展示读文,整体感知

1.汇报展示读文。指名分自然段读文,其他学生评价。

2.检查生词、生字认读情况。指每组一名学生开火车领读生词、生字。(课件出示: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白炽灯、半途而废、锲、琢、炽、废)

3.指生汇报导学案中预学导航的第二项内容:你喜欢课文中哪个词,抄写下来,如果能解释一下这个词的意思就更好了,你从课文中的好词语中有什么新发现吗?

4.指生汇报导学案中预学导航的第三项内容:通过读文,我知道了什么?

(1)本文介绍了( ),并列举了事例论证了这种现象给予人们的启示,即( )。

(2)太极洞内奇观形成的原因:( )。

5.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汇报,我们感受到了水滴的力量虽然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头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为了让我们相信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把事情做成功这一观点,作者在文中列举了事例。

四、讨论交流,理解课文

1.浏览课文第三自然段,小组内交流导学案中的课堂合作探究部分:作者列举了哪些名人的事例?他们“滴水穿石”的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完成下表:

2.指一小组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3.师小结:通过上面的事例,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结论:(课件出示)古今中外所以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谁能把它改成陈述句?

(2)这里的“滴水穿石”不仅仅是指滴穿石块的现象,它还指什么?

(3)“滴穿”和“顽石”这两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他们分别指的是什么?这里双引号的作用是什么?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4.揭示滴水穿石的启示

(1)滴水穿石的启示到底是什么?指生回答,师板书: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2)(课件出示:滴水穿石的启示)学生齐读。

(3)通过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我们知道了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还知道了雨水不能把石头滴穿是因为什么?(生答)就是因为雨水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课文为什么要写雨水不能滴穿石头呢?这是作者把水滴和雨水进行了对比,从反面证明了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那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板书:实现理想)

五、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可以是名人,也可以是身边的人。)

2.默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第37课《 雪浪花》,说一说文中哪部分内容给你的感受最深,你从中读懂了什么?你认为老泰山说的话有道理吗?

3.自由读《小学生阅读资源》中第39课《王安石的“生花笔”》思考:

(1)你认为王安石的“生花笔”是什么?这里双引号的作用是什么?文中哪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王安石的笔下“生花”了?

(2)王安石是怎样做到“锲而不舍”的?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具体说明。

(3)故事让你想到了哪些古诗句或名言?

(4)从王安石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六、布置作业

1.推荐一本书《古今中外名人故事》。

2.仿照滴水穿石的写法,写写你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人。

七、板书设计(略)

(责任编辑 史玉英)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屋七《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文,由石头被水滴穿的现象引出本文论点——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把事情做成功。文章分别列举医药学家李时珍、发明家爱迪生、著名画家齐白石三位名人的事例论证了“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那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是做事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的道理。

3.认识“锲、琢、炽、废”四个字。

教学重难点:

1.抓住文章重点词句理解课文,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

2.学习从一件事物谈起引发深刻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相关名人事例及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屏幕(播放滴水穿石的视频),你看到这个画面想到了哪个词语?普普通通的水,平平凡凡的石头,却演绎了一段滴水穿石的佳话,留下了耐人寻味的启示。那它究竟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七《滴水穿石的启示》去找一找答案吧!(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课前预学检查评价

1.小组长互相检查临组学生课前导学案中预习部分完成情况,根据情况给予小组打分。

2.师小结。

三、汇报展示读文,整体感知

1.汇报展示读文。指名分自然段读文,其他学生评价。

2.检查生词、生字认读情况。指每组一名学生开火车领读生词、生字。(课件出示: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白炽灯、半途而废、锲、琢、炽、废)

3.指生汇报导学案中预学导航的第二项内容:你喜欢课文中哪个词,抄写下来,如果能解释一下这个词的意思就更好了,你从课文中的好词语中有什么新发现吗?

4.指生汇报导学案中预学导航的第三项内容:通过读文,我知道了什么?

(1)本文介绍了( ),并列举了事例论证了这种现象给予人们的启示,即( )。

(2)太极洞内奇观形成的原因:( )。

5.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汇报,我们感受到了水滴的力量虽然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头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为了让我们相信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把事情做成功这一观点,作者在文中列举了事例。

四、讨论交流,理解课文

1.浏览课文第三自然段,小组内交流导学案中的课堂合作探究部分:作者列举了哪些名人的事例?他们“滴水穿石”的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完成下表:

2.指一小组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3.师小结:通过上面的事例,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结论:(课件出示)古今中外所以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谁能把它改成陈述句?

(2)这里的“滴水穿石”不仅仅是指滴穿石块的现象,它还指什么?

(3)“滴穿”和“顽石”这两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他们分别指的是什么?这里双引号的作用是什么?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4.揭示滴水穿石的启示

(1)滴水穿石的启示到底是什么?指生回答,师板书: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2)(课件出示:滴水穿石的启示)学生齐读。

(3)通过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我们知道了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还知道了雨水不能把石头滴穿是因为什么?(生答)就是因为雨水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课文为什么要写雨水不能滴穿石头呢?这是作者把水滴和雨水进行了对比,从反面证明了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那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板书:实现理想)

五、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可以是名人,也可以是身边的人。)

2.默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第37课《 雪浪花》,说一说文中哪部分内容给你的感受最深,你从中读懂了什么?你认为老泰山说的话有道理吗?

3.自由读《小学生阅读资源》中第39课《王安石的“生花笔”》思考:

(1)你认为王安石的“生花笔”是什么?这里双引号的作用是什么?文中哪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王安石的笔下“生花”了?

(2)王安石是怎样做到“锲而不舍”的?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具体说明。

(3)故事让你想到了哪些古诗句或名言?

(4)从王安石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六、布置作业

1.推荐一本书《古今中外名人故事》。

2.仿照滴水穿石的写法,写写你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人。

七、板书设计(略)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读文王安石汇报
初夏即事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王安石修改过王籍的诗吗?
王安石的坏习惯
前“练”后“写” 读“文”写“作”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在“读”文过程中实现体悟式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读图”与“读文”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