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批评充满智慧

2014-09-21于杰平

黑河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错误儿子孩子

于杰平

在推行新课改的今天,“赏识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实践证明,一味的赏识容易滋生学生的骄傲心理,不利于其健康发展。对于学生的缺点和错误需要批评,因为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只有把“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我。

回首教育往事,我陷入了沉思。忘不了一天晚上,因反复劝说儿子回家,可他就是赖在奶奶家不肯走,我和丈夫忍无可忍,想强行将其带回去。没想到儿子哭喊着,说了一句脏话。这下可惹怒了丈夫,只见丈夫大吼着,把儿子摁在沙发上,当着爷爷、奶奶的面,狠狠地打他的屁股。我想,这样的棒喝,儿子一定会认错。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儿子愤怒地用手指着我们喊:“我没玩够,为啥偏要我走。爸爸今天打我,妈妈那天在幼儿园还打我的脸,我再也不和你们好了。”儿子的一番话如同炸雷,让我惊醒。是的,前段时间,我送儿子上幼儿园,他耍赖不让我走,我又哄又劝,半个多小时后,他还是哭哭啼啼地不放我走,我一冲动就动手打了他两个耳光。过后,我也感到很后悔。这件事儿子竟然还记得,可想而知,这给他幼小的心理造成了阴影。我们这种不尊重孩子,不顾及孩子的年龄特点,面对孩子的不足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产生过激的批评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只有伤害。

回想起自己为人师时,因简单粗暴地批评学生,和被批评的学生发生过冲突;再想想为人母后,为教育顽皮的儿子,我河东狮吼,甚至和年仅四岁的儿子发生过“战争”。因教育学生,他不服,我哭过;因管教儿子,他对抗,我哭过。对此,我只觉得自己很委屈,对学生、对自己的孩子我满腔热情,尽职尽责,为何换不来他们对我的理解,偏要和我对着干呢?

通过学习和生活的打磨,我顿悟到,对孩子的批评是要讲究方式的,是有艺术性的。记得我在《不输在家庭教育》一书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当你因教育孩子而发生冲突时,你就是失败者。”所以,我们要谨慎地用好批评这一教育方式。面对孩子的过失,我们要充满智慧地进行批评,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冷静地批评,理智地面对学生的过失。批评要从对学生的关爱出发,落脚点不是伤害,而是让学生在批评中感受到关爱和理解。而爱是一门艺术,如何表达,如何在师生间传递同样需要我们学习。如果我们没有想好该如何应对学生的过失,有时不妨先放一放。因为在情绪失控、失去耐心的情况下做出的决策是不明智的,而造成的教育上的错误是很难弥补的。这时,我们不妨采用冷处理式批评,有一个缓冲,回到理性,再行动,这样更理智些。米开朗基罗说:“被约束的力才是美的。”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请做到冷静3分钟,这是非常可贵的做人的品质。先让自己冷静3分钟,不仅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且常常能在这3分钟内找到更好的解决矛盾的方法。

其次,在赏识与鼓励中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青少年教育专家孙晓云曾说过:“一般来说,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那么,我们就要善于抓住这个教育的良机,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但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记住:“你向自己的学生提出一条禁律,就应当同时提出十条鼓励。”是的,任何人的能力都会在批评下萎缩,但却能在鼓励下提高。这告诉我们,在批评学生时不忘对其进行鼓励。卡耐基说过:“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表示赞赏后,再听到批评,心里往往好受得多。”这句话再次验证了在赏识与鼓励中批评是明智之举。

再次,尊重学生,含蓄地提出批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尊重与要求之间存在着一种‘数学依存性——即10与1之比。也就是说严格的要求始于高度尊重孩子的人格个性。”其实,犯了错误的学生不是无药可救,也不是非要与教师对着干。他们之所以有时会产生逆反心理,主要是因为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所以,我们应摒弃严厉训斥的批评教育方式。蹲下身子,少用或不用命令方式,用互助商讨的口气与学生谈心,往往能与学生达成共识,创造转化落后学生的奇迹。因此,当学生有过错时,教师要多想办法,含蓄地、隐蔽地提出批评,给学生良性的刺激,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和保护。师生融洽的情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多注意运用一些情感因素:一个微笑的表情,一句亲切的话语,都能让学生感到可亲可近,从而愿意敞开心怀。

最后,道理讲得明,批评才会有成效。“批评的目的不是伤害学生,而是帮助他们辨明事理。知道错了很重要,而知道怎么做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教师在面对学生犯的错误时,重要的是先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当时的情况以及学生的个性心理状况,然后采用不同的批评方式对症下药,给予学生公正合理的批评。让学生真正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要改正什么,这样学生才会顺着我们的思路去改正错误。

“忠言逆耳”,对于心智未成熟的学生来说,批评是其所不愿意接受的。因此,实施智慧的批评,尽可能地避免批评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教师切记:批评是对学生的关爱、理解、尊重和希望,而不是伤害。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错误儿子孩子
在错误中成长
打儿子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