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2014-09-19

山东体育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场地设施服务体系全民

(西藏民族学院 体育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2)

我国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张月娟

(西藏民族学院 体育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2)

以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研究对象,以8个西部地区省级体育局的群众体育管理者和街道社区的群众体育管理者为主要的调查和访谈对象,就西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成,对体育局的群众体育管理者和街道社区的群众体育管理者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以文献、统计分析等为研究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与思考。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应由体育场地设施体系、信息宣传体系、体育组织体系、体育活动指导体系、健身消费财政体系5个部分构成。

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因子分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的直接体现,它更是我国群众体育的核心组成部分。群众体育发展关系到我国能否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成功转变,也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切实保障之一。因此对于中国群众体育发展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在构建基本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上取得新进展,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本研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理论与数据相结合的分析,勾勒出我国西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架,提出我国西部地区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性构想与内容,以期为帮助西部地区尽快建设、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夯实西部群众体育发展的基石提出一点理论参考和借鉴。

1 研究方法

1.1 问卷调查

本研究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甘肃、陕西、贵州、重庆、四川、新疆、宁夏、青海等8个省市(自治区)的群众体育管理人员及其相关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所使用的问卷为本课题专门设计的问卷。共计发放问卷1 600份,其中有效问卷1 480份,问卷有效率为86.25%,符合问卷的回收及有效要求。对于问卷信度的测试,由于本问卷的问题条目包含多个子维度,不宜采用系数,比较适宜采用组合信度CR。组合信度是指指在一组观测变量中能够多大程度表示潜变量的一种指标,对于组合信度的计算,本研究采用了Mplus7.0提供的程序进行计算,各项因子的平均为0.791,符合Muthe样本量提出的组合信度的要求。问卷的效度测试采用了K*指数(具体见公式1),通过对全民健身服务有研究的相关专家、学者、政府工作人员发放效度评价表共计37份,回收后得出。K*的评价标准是:0.40~0.59为一般,0.60~0.74为良好,大于 0.74 为优秀[1]。K*指数为0.81,表明内容效度优秀。

(1)

1.2 数理统计

对于本研究的研究主题采用了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问卷题项进行降维处理[2]。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主要验证问卷中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的各因子之间的关系。

2 研究对象与调查对象

2.1 研究对象

我国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2.2 调查对象

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假设

根据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概念,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应包括5个系统,体育场地设施系统、体育消费市场系统、体育消费财政系统、体育健身组织系统与体育信息宣传系统[3]。体育场地设施包含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非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4]。体育消费市场系统包括:体育物品消费市场、体育服务消费市场。体育活动指导系统包括两个要素:体育场所体育活动指导、非体育场所体育活动指导。体育健身组织系统包含社区体育健身组织和非社区体育健身组织两个要素。体育信息宣传系统包括传统媒体信息宣传和网络媒体信息宣传。国务院在2011年明确对《全民健身计划》第三期提出“三纳入”的要求,即把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全民健身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把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当地《政府工作报告》[5]。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应体现西部的社会经济特色,并与当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不能脱离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来建设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根据文献及政府有关文件,本研究认为H1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由体育场地设施系统、体育消费市场系统、体育活动指导系统、体育健身组织系统、体育信息宣传系统组成;H2体育场地设施系统对体育活动指导系统具有正向影响;H3体育健身组织系统对体育活动指导系统具有正向影响;H4体育信息宣传系统对体育活动指导系统具有正向影响;H5全民健身信息宣传系统对全民健身消费具有正向影响;H6全民健身信息宣传系统对全民健身组织系统具有正向影响;H7全民健身信息宣传系统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具有正向影响;H8全民健身信息宣传系统通过全民健身组织系统对全民健身活动体系的间接影响效应最大。

图1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设图

4 西部地区服务体系内容的构建

4.1 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成因素分析

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成因素分析是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收集到有效问卷中的题项进行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重要作用在于降维,浓缩信息,目的在于从数据驱动的角度验证理论假设。KMO 及 Bartlett's是用来检验数据是否能做探索性分析的检验。检验结果可知KMO=0.88大于标准要求的0.6以上,Bartlett's球形检验的2=1154.201,自由度为1324(Plt;0.01),说明该数据适合主成分分析。根据表1可知,累计方差值到第五个因素的方差衰减为1,因此可以认为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保留5个因素比较适宜。

表1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因子分析方差总表

4.2 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因素抽取

探索性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并利用方差最大旋转法进行因子矩阵的旋转,特征值大于1的准则进行公因子的提取,并删除因子负荷低于0.5的题项[13]。在因子分析中,原始问卷5个变量共37个测量项目,删除了4个不合格的题项。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见表2。如表2所示,因子负荷基本大于0.7,AVE指数均大于0.6。经过因子分析后保留的题项就是本研究重点研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代表了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基本面貌:政府投资修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社会投资修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数量这4个问题整合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系。群众体育活动信息、全民健身相关政策与法规宣传、全民健身文化与活动的宣传报道、群众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信息整合为全民健身信息宣传系统。各级各类全民健身社会组织建立、机关企事业、学校乡镇全民健身组织、各级各类全民健身协会的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组织体系的建设、成立各级政府全民健身领导机构,这5个题项合并为全民健身组织体系。日常健身的活动指导、全民健身方法宣传、全民健身大型活动的开展、社区和乡镇经常性的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省每年全民健身运动会,这5个题项整合为全民健身活动指导体系。全民健身物品消费、全民健身服务消费、全民健身服务购买频率,这3个题项整合为全民健身消费市场体系。假设H1得到验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由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全民健身活动指导体系、全民健身场地体系、全民健身信息宣传体系、全民健身的消费市场体系这5个方面构成。根据以上抽取的5个因素,反映出从全民健身服务的理念出发,本着“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为满足大众健身需求的原则。

表2 各变量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5 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因素分析

5.1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系分析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系应包含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与之而对应的是西部地区的全民健身路径、全民健身中心、社区体育俱乐部(特指其中场地设施)的完善程度,场地设施平均指数大于3.8,显示出西部地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系较为完善。从2006年起,国家体育总局及西部地区8个省份的政府,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投资累计达到了70亿之多,特别是农村体育场地的一场两台——一个篮球场和两个室外乒乓球台的建设,基本实现了各地的全面普及与完善。特别是题项四,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均值达到了4.37,可见调查对象对其完善程度的认可度非常高。四个方面的题项的标准差平均值小于1,表明数据的离散性非常低,说明调查对象对西部地区体育场地的完善度的评价程度趋于一致(见表3)。

表3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系描述性分析

5.2 全民健身信息宣传系统分析

全民健身信息宣传系统因素描述性统计如表4所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的全民健身信息宣传体系扮演着全民活动信息传播、全民健身活动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6, 7],它的作用是一种催化的作用,能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西部地区群众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信息的题项设置最低为2.58,表明调查对象对群众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信息的完善程度不认可,说明西部地区的政府体育部门在群众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信息的工作还有待于加强。西部地区的全民健身文化与活动宣传报道题项的平均值为4.11,高于其他题项的平均值,表明西部地区的全民健身文化与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开展较好,获得了调查对象的一致认可。

表4 全民健身信息宣传体系描述性分析

5.3 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分析

体育组织是群众体育发展的三边关系中的重点,仅有场地、活动,而缺乏相应的体育组织的推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也难成气候。全民健身体育组织体系的均值不超过2.5,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对西部地区全民健身组织体系的不完善认可度趋于一致。当前,我国西部在政府财政投资、场地建设协同程度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基本接近,唯独组织建设滞后,组织建设滞后,导致活动开展不利,群众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小。全民健身组织体系中各级各类全民健身社会组织建立的题项仅为2.01,这事实上也反映出当前西部地区的体育组织的窘相,这不仅是西部地区全民健身社会组织的问题,也是该地区民间社团发展的一个特征。

表5 全民健身组织体系描述性分析

5.4 全民健身活动指导体系分析

全民健身活动指导体系分为日常健身活动指导、日常健身活动开展、全民健身大型活动开展、社区和乡镇经常性的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及全省每年全民健身运动会等5项指标(见表6)。在前文中提到活动、组织、场地是群众体育发展的“三边”要素[8]。组织建设不力必然导致,活动开展不利,下文的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图证实了该点,组织体系对活动体系的影响度高达0.86。西部地区的组织建设落后,导致经常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乡镇和社区的数量相对较少,尤其是乡镇更是屈指可数。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常态化的体育活动极为匮乏,例如西部地区中省际的全民健身运动会几乎没有。基于此,西部地区完善全民健身活动指导体系应在建立日常社区、街道全民健身活动的基础上,举行大型全民健身活动和比赛以丰富全民健身活动指导体系。

表6 全民健身活动指导描述性分析

5.5 全民健身消费财政体系

消费财政体系主要从健身物品、健身服务消费和政府财政支出方面进行统计。从表7的题项的均值来看,各项指标超过了3.4,表明调查对象对全民健身消费财政体系的完善有一定的认可。全民健身物品消费的调查显示,群众在参与健身活动时,大部分人会选择购买健身物品,表明群众目前还没有形成花钱买体育服务的观念,更多资金用来购买体育用品。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体育服务消费的资金应大于对于体育实物的消费[9],这样才属于比较合理,因此应加大对合理的体育消费观念的宣传。目前,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消费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投入,各地的地方财政对其支持力度不大,政府财政支出的均值为3.75,居于第二位。

表7 全民健身消费财政描述性分析

6 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验证

6.1 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成因素的关系验证

根据理论进行了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各个因素之间的假设设计,结构方程根据数据、路径图绘制整体模型的拟合图(见图2)。判断结构方程模型的优劣有三类指标进行衡量,绝对拟合度、简约拟合度和增值拟合度三类指标。绝对拟合度指标,的P值为0.035小于0.05、 =2.26lt;3、拟合优度指数为0.933、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035;简约拟合度指标:简约拟合指数为0.61大于标准的0.5,简约拟合优度指数为0.81大于标准的0.5。增值拟合度中的为0.92、非赋范拟合指数为0.91、比较拟合指数为0.91,这3个指标均高于0.7[10],从以上3类指标可以看出,本研究模型的整体拟合度优良。

图2 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验证性因子分析

6.2 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假设验证

前文研究发现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因素抽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由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全民健身活动指导体系、全民健身场地体系、全民健身信息宣传体系、全民健身的消费市场体系这5个方面构成,H1得到检验。体育场地设施系统对体育活动指导系统具有正向影响。模型的路径系数为0.652,P=0.020,H2通过检验。体育健身组织系统对体育活动指导系统具有正向影响。模型的路径系数为0.577,P=0.013,H3通过验证。体育信息宣传系统对体育活动指导系统具有正向影响,模型的路径系数为0.776,P=0.033,H4得到验证。全民健身信息宣传系统对全民健身消费具有正向影响,模型路径系数为0.62,P=0.019,H5得到验证。全民健身信息宣传系统对全民健身组织系统具有正向影响,模型路径系数为0.63,P=0.011,H6得到验证。全民健身信息宣传系统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具有正向影响,模型的路径系数为0.564,P=0.011,H7得到验证。全民健身信息宣传系统通过全民健身组织系统对全民健身活动体系的间接影响效应最大,其影响效应为0.63×0.86=0.54,P=0.02,大于其他两条间接路径系数0.26与0.36,H8得到验。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在西部地区的群众体育发展过程中,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已经逐渐建立起来了,但是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由体育场地设施系统、体育消费市场系统、体育活动指导系统、体育健身组织系统和体育信息宣传系统组成。西部地区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应通过政府和社会扶持,促使西部形成有中国特色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推动西部地区群众体育发展,此举是盘活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健身需求的有效对接,也是建立覆盖城乡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

7.2 建议

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各个因子的分析,发现西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第一,加强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有关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信息宣传,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其周边的群众体育场地设施的开放情况[14],提高群众体育锻炼参与率;第二,西部地区的政府部门应加大本地财政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投资,侧重具有本地特色的场地设施,避免求大求全的设施[15];第三,建立、健全各级政府全民健身领导机构,同时政府应积极推动单项全民健身协会,着手以“群众体育,群众管”的形式来办体育,这对于推动西部地区的全民健身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第四,从前文的分析可知,西部地区全民健身大型活动的开展较少,基于此,应推行政府出资、社会团体运作的模式,走体育活动群众化的路线。

[1]王孟成. 潜变量建模与Mplus应用(基础篇).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2]劳伦斯·纽曼. 社会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的取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2007.

[3]冯爱云, 王东红,任保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政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3(06):38-41+61.

[4]董新光. 下一个1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体育学刊,2009(06):1-6.

[5]汪波,李慧萌.论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概念与结构[J].体育科学,2011(02):5-11.

[6]陈志萍.我国中部省份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实施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04):305-312.

[7]发展公共体育事业 抓紧抓实全民健身工作.[EB/OL].http://www.cpc.people.com.cn/64093.html,2011-03-02.

[8]刘国永.我国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模式选择及政策建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3):1-4.

[9]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其结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06):472-475.

[10]吴明隆.万卷方法·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第2版)[M].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11]冯建中.冯建中副局长在2014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sport;.cn/shizheng/2014-02-18/23089.html,2014-03-04.

[12]房斌.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发展路径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探究[J]. 体育与科学,2011(05):44-48.

[13]冯建中. 冯建中副局长在2013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暨群众体育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J].中外群众体育信息,2013(02).

[14]董新光,晓敏,丁鹏,等.农村体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7(10):49-55.

[15]肖林鹏, 孙荣回. 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及其运行机制[C].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2010.

ConstructionofNationalFitnessServiceSysteminwestChina

ZHANG Yue-juan

(SchoolofP.E.,Xizang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Xianyang712082,Shaanxi,China)

By taking the National Fitness Service System for west China as the subject, the management personnel for mass sports in Sports Administrations and communities of west China as the main interviewees, a survey was mad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Fitness Service System in west China. The survey data was then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ystem was composed of 5 parts: sports field and facility construction system, sports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system, sports organization system, sports guidance system and physical fitness consumption financial system.

west China; National Fitness Service System; factor analysis

2014-03-2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研究”(编号:2012FTY)。

张月娟(1981- )女,陕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群众体育。

G812.4

A

1009-9840(2014)04-0109-05

猜你喜欢

场地设施服务体系全民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全民·爱·阅读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建设服务体系 助力乡村振兴
吉林省高校体育设施与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研究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我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政策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高校体育资源对外利用与开放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