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二运会男子柔道比赛60公斤级“连络技”的技术特点及在比赛中的运用

2014-09-19

山东体育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柔道运动员动作

(山东体育学院 武术系, 山东 日照 276826)

十二运会男子柔道比赛60公斤级“连络技”的技术特点及在比赛中的运用

黄军

(山东体育学院 武术系, 山东 日照 276826)

连络技技术在柔道训练和实战过程中是一种较好的得分技术动作,在训练实战中必须反复的进行单个动作和两个以上技术动作的合理训练,要根据不同的对手和情况必须快速做出反应,成功的运用连络技技术战胜对方取得比赛胜利。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现场观看十二运会男子柔道60公斤级比赛与录像、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对柔道“连络技”在比赛中的运用情况及其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柔道连络技术具有“力量大、速度快、动作变化多、隐蔽性强”等特点,这三种形式的连络技术发展不平衡是影响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原因。

“连络技”;男子柔道比赛;技术运用

柔道运动项目是由中国的柔术演变而来,后来以柔术传到日本,再由日本的嘉纳治五郎发展成现在的柔道运动。柔道项目的发展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直到1964年才被正式列为奥运会项目,虽然开展时间晚,但是柔道技术发展较快。我国的柔道起步则更晚,但奥运会女子柔道金牌被中国夺得,这足以证明了我国柔道运动发展速度之快,也因此柔道运动项目在奥运比赛中占据了较高的地位。在“得意技”成为教练员、运动员破解对象的时候,随之出现了连络技术。柔道连络技术是一种以柔克刚、以弱制强的运动,它将身心两种力量有效地结合起来,不讲蛮力,通过进攻和防守锻炼自己的身体精神。技术的连络就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技术进攻对方而得分或获取胜利的技术,简称“连络技”。连络技的形式有3种:投技与投技、立技与寝技和寝技与寝技的连络。柔道“连络技”的特点是力量大、速度快、动作变化多、隐蔽性强;它是由队员在比赛中两人直接接触的攻守对抗中表现出来的。作为一名柔道运动员,要想练好“连络技”需要具备一定的力量、耐力、速度等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得意技”作前提。本研究通过现场观看十二运会男子柔道60公斤级比赛与录像,对“连络技”的现状与发展进行统计、归纳与分析,以此为我国柔道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十二运会男子柔道比赛获得60公斤级前八名的运动员(见表1)。

表1 十二运会男子柔道比赛获得60公斤级前八名运动员名单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观察等方法,通过现场观看十二运会男子柔道60公斤级比赛,对获得前八名运动员在比赛中“连络技”的运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归纳与分析。

2 分析与讨论

2.1 柔道连络技术的特点

2.1.1 连络技力量大

目前“连络技”已在柔道训练比赛中运用广泛,是因为该技术比较适合身材矮小、灵活性强的运动员使用。纵看全球,欧洲一些国家的运动员根据自身特点特长,创造了力量型的摔跤技术法,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抓任何柔道把位都能够使用“连络技”技术。目前日本人凭借100多年柔道发源地的优势,凭着技术动作与力量的结合,技术抓实的优点,逐步形成了技术风格;韩国则是利用运动员坚强的意志品质铸成了钢铁般的思想而战胜对手取的比赛成绩;我国柔道的特长,则是以灵活的移动步法和手法,结合运动员自身的快速力量,以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巧妙的运用“连络技”技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所以,“连络技”技术已经被融人我国柔道技术当中,因为运用“连络技”时要不停的带动对手重心一个接一个的使用动作,所以能够看出连络技力量大,由于进攻者在一个动作不成功变换到另一个动作的过程中,有一个改变对方重心的过程。因此,需要运动员具有较大的专业力量和爆发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赛中处于不败之地。

2.1.2 连络技速度快

随着柔道“连络技”技术的发展,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贯一定要快,可以以假弄真,以虚为真,柔道运动员使用连络技时,脚步法要快、要稳、灵活协调,一个技术动作没有成功,紧接着下一个技术动作。所以必须采用灵活多变,连络技配套的绝招才能够取得比赛胜利。队员在动作与动作的变换时,必须做到速度快、动作到位连贯、出击及时、不给对方可乘之机。在做每一个动作的同时,要心记四点要求:“快、准、狠、猛”。

2.1.3 连络技动作变化多、隐蔽性强

凡是比赛双方实力相当,对方的重心不会轻易被使技方带动,尤其小级别反应快、灵活,所以必须创造条件。条件创造一般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对方缺乏“防范”意识,比如习惯高站立跤架;二是双方在抢手中使技者拖拉对方时出现的步法、重心的错误,给被动者顺势使技的机会,运用“连络技”;三是进攻者主动创造条件,诱骗对方下压,上拉 ,造成对方判断错误来实施连络技技术。各省市越来越多的柔道队伍开始重视连络技训练,也想尽办法来提高连络技进攻和防守的能力,为此, 除小动作,抢手使技,解脱抓把使技、借力使技,二次进攻外,连络技要有变化才能达到得分的目的。在比赛中队员有自己明确的目的,就是把对方摔倒或背部着垫子,出击前意向要隐蔽不要被对方发现。这样有利于前一个动作与后一个动作的结合。例如,大内刈、躺刀、大外刈等动作连成连络技,会让对方产生错觉,“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使对方防不胜防。

2.2 “连络技”在比赛中的运用

随着柔道“连络技”技术的改变,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要迅速,手法与步法要协调灵敏。应该注意的要点是“连络技”技术之间的衔接要合理地运用。 连络技是为了连续进攻,连续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技术动作,然而,如果连接的不合理,没能在前一个技术的瞬间考虑下一个技术动作连络,或者调整重心变成稳固的防守状态,这样才能取得比赛好成绩。作为一名柔道运动员,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柔道技术的发展和变化。七八年的柔道训练,虽不能说对柔道很熟悉,但至少有了不少新的体会。相信柔道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不可估量的。“连络技”的出现把柔道运动带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随之便出现了“连络技”热。但“连络技”不是任何动作都可以连接的,而是运动员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动作。连络技的形式有3种:“投技与投技的连络技、寝技与寝技的连络技、立技与寝技的连络技”。投技与投技的连络技又称为“投技连络技”,例如:连续向同一方向摔的连络技右大内刈——右一本背负投;寝技与寝技的连络技又称为“寝技连络技”,例如:固技与固技的连络技右后袈裟固——崩上四方固、固技与绞技的连络技上四方固——腕挫十字固;立技与寝技的连络技又称为“投寝技连络技”,例如:右大外刈——右本袈裟固、右小内刈——右横四方固等等。通过观看十二运会男子柔道比赛60公斤级比赛,对获得前八名的运动员的运用情况,表2是获得前八名运动员对三种形式的连络技使用情况的统计对照表。

通过表2可以发现,获得比赛前三名的运动员三种形式的连络技的成功率都在80%左右,三种形式的连络技术发展比较平衡。例如:获得比赛第一名的北京选手安建奇在与获得比赛第八名的内蒙古选手白音满都呼的比赛中,在内蒙古选手做背负投不成功的情况下,北京选手安建奇使用连络技背负投——大内刈成功获得“一本”取得比赛胜利。在北京选手与获得比赛第四名的内蒙古选手包志华的比赛中,北京选手安建奇使用右一本背负投——右后袈裟固获得“一本”取得比赛胜利;其中原因很多:第一,获得比赛前三名的运动员如安建奇、李辉等队员都是老队员比赛经验方面比较丰富,面对对手沉着冷静;第二,心理方面比较放松,在比赛中表现得轻松自如,战术以实际运用比较熟练。而获得比赛4~8名的运动员连络技成功率由第四名的69%逐渐下降到第八名得36%,但单独的投技连络技使用次数较多成功率也都保持在60%以上。这是因为运动员反应灵敏、动作变化多等特点,致使投技连络技使用频繁且成功率较高,而寝技连络技和投寝技连络技获得第八名的成功率只有25%,如:获得比赛第八名的内蒙古选手白音满都呼与北京选手安建奇的比赛中,白音满都呼就表现出急于求成的心理,首先发起进攻反而被对方反攻输掉了比赛;再如获得比赛第七名的湖北选手陈超超与获得比赛第三名的山东选手杨立栓的比赛中,陈超超使用大内刈将对方摔倒,如果再连接寝技的话就有可能获得比赛胜利,但是他没有连接寝技;而获得比赛第三名的运动员包志华使用绞技获得“一本”取得比赛胜利。种种迹象表明,获得比赛4~8名的运动员之中时投技连络技的训练忽视了对寝技连络技和投寝技连络技的训练。其中的原因有:第一,在比赛经验方面有所欠缺;第二,心理方面在比赛中表现得比较紧张动作不协调且不能灵活运用战术;第三,没有获得比赛胜利的运动员表现不出连络技“力量大、速度快、动作变化多、隐蔽性强”等特点;第四,对动作的施技时机没有系统地了解,对寝技技术掌握不全面,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不重视对运动员寝技技术的训练,使寝技连络技和投寝技连络技成功率不高,导致三种形式的连络技发展不平衡。只重视投技连络技的训练而忽视对投寝技连络技和寝技连络技的训练对运动员成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使三种形式的连络技同步发展,对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表2 前八名男子柔道运动员对三种形式的连络技在比赛中的运用情况的统计对照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柔道连络技具有“力量大、速度快、动作变化多、隐蔽性强”等特点,但是对于有比赛经验的老队员来说成功率较高,对于比赛经验少的年轻队员来说,成功率较低。

3.1.2 由于运动员各自的身体灵活行不同,在训练中没有依据自己的身体特点进行训练,获得比赛前三名的运动员注重三种形式的连络技协调发展,而获得比赛4~8名运动员只重视投技连络技的训练,却忽视了对寝技连络技和投寝技连络技的发展,致使三种形式的连络技发展不平衡,是影响比赛成绩的主要原因。

3.1.3 从运动成绩来说获得比赛前三名的运动员连络技运用较合理且成功率较高;获得比赛4~8名的运动员由于比赛经验上的欠缺,使用成功率较低。

3.1.4 柔道比赛对抗十分激烈,连络技始终是柔道运动训练的秘密武器,它在比赛和实战中能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力量,这种连络技进攻的方法和手段已经成为目前柔道运动员竞技发展的趋势。

3.2 建议

3.2.1 要想练好柔道连络技,刻苦训练是前提,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其次,讲求循序渐进原则是关键。

3.2.2 对于不同级别的运动员,要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法;对于运动水平较高和一般的运动员,要采取不同的训练措施;对于运动相当的运动员应加强竞赛经验,注重对战术意识的培养,这些是教练员须重点把握的问题。

3.2.3 在训练过程中队员要围绕三种形式的连络技进行训练,使三种形式的连络技同步发展。

3.2.4 在比赛中除了积极进攻,发挥自己的特长外,还要能够更好地围绕自己的得意技进行训练,使用其他外围技术。

3.2.5 应注意连络技的施技时机,保持动作的连贯性,不给对方反攻的余地,连络技要因人而宜,不要盲目地训练,尽量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动作进行练习,提高连络技的成功率,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成绩是非常重要的。

3.2.6 柔道运动的运动员在平时的技术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强化连络技的训练,并且通过各种各样的条件实战、乱取、对抗练习和教学比赛,通过综合实战,掌握运用连络技术的时机,提高训练和比赛中的应变能力。

[1]虞重干.专项训练——重竞技运动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刘卫军.柔道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中竞技教研室,2004.

[3]王海霞.柔道大外刈分析及时间运用[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4]陈桂岭.我国少年男子柔道技术现状调查分析[J].天津体育学报,2002(3):57-59.

[5]黄艳红.女子柔道投技接寝技的重要性及训练要求[J].科技导刊,2010(11):186-187.

Characteristicsofjudo“uniontechnique”anditsapplicationinmen’s60-kilogramdivisioninthe12thNationalGames

HUANG Jun

(Dept.ofWushu,ShandongSportUniversity,Jinan276826,Shandong,China)

Two or more union skills are good scoring techniques in judo training and actual combat process. One single action or more than two technical movements must be repeated in practice and quick response must be mad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opponents and circumstances.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expert interview, video observ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judo union technique in the game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judo union techniqu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ength, speed, motion changes, strong concealment”, and the imbalance of union technique is the main reason that affects the performance of athletes.

union technique; men’s judo competition; technique application

2014-04-16

黄军(1980- ),男,江西萍乡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重竞技教学与训练。

A

1009-9840(2014)04-0048-03

猜你喜欢

柔道运动员动作
英97岁老翁要晋升柔道十段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谁说体育的力量不足以感化这个世界?
动作描写要具体
柔道教学策略研究①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运动员
完形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