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该如何“爱”
2014-09-17朱丽华
朱丽华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因“爱”出逃女生的案例,就如何做好高职生的情感教育,对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情感教育 案例分析
高等院校的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更是学生学习、生活与情感的“引导者”。高职学生大部分已经成年,对情感并不陌生,但由于高职院校特殊的环境和他们阅世经历不足,因“爱”迷茫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高职生班主任在深感职业自豪的同时,更要乐意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付出热情与智慧,帮助学生解决如何“爱”的问题。
一、案例背景
学生鲁某,1992年出生在江苏苏州,为家中独女。父亲常年在外工作,一年到头只回家一次或两次。母亲是家庭主妇,为人老实本分,常年在家照顾双方年迈的父母。鲁某从小和母亲一起生活,从小学到高中从未住校,一直由母亲照料生活。家庭条件属于中等水平,鲁某外表秀美,平时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学习成绩中等。在职高学习期间有过谈恋爱的经历。这段经历父母全然不知,在父母眼中,孩子纯洁如水,乖巧可爱,有求必应。挣脱了父母的怀抱,来到了全新的大学,一切变化便悄然发生……
二、案例概述
九月份的新生开学与军训一切正常,十月份的“大事”让我很快记住了鲁某这个女孩。十月中旬的一个晚自习,一个大二的男生来我班教室找鲁某,班长出来询问“有何事”时,见这个男生喝了酒,出于对同学的保护,便对该男生说:“我班鲁某不认识你,你走吧。”该男生出手一拳,打在班长的眼眶上,班长的眼镜当场被打掉,眼睛充血红肿。当晚我和辅导员提醒了鲁某,并告诫她要以此为戒,作为女生,更要学会自爱,学会保护自己。那一周我班的主题班会内容是“学会交往”,希望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尤其注意男女交往。
十一月中旬的一个周五中午,鲁某和好朋友施某到我办公室请假。我接到一个低沉声音男子的电话,自称是鲁某的父亲,说周末女儿要回家拿衣服。周日晚上,我又接到鲁某父亲的电话,说鲁某在家生病了,发烧要挂水,周二上午才能回校,当时我表达了担心并把学校的纪律制度告诉这位父亲。“请假事件”让我对鲁某有了进一步认识。为了了解更多情况,我去了鲁某的宿舍,与同宿舍学生交流大家在宿舍相处的情况。
十二月考完三级之后的一次英语课上,英语老师告诉我班上有两个女同学旷课,并把名单交给我,名单上赫然写着鲁某和施某。当天中午我便把鲁某两人叫到办公室,我和她们长谈了旷课和夜不归宿的严重性,也提出了我的希望。
第二学期开学工作如期进行,学生积极到校,一切工作进行顺利。开学第四周一天晚自习我照例到了班上,最后进来的便是鲁某和好朋友施某,我在班上强调了晚自习的纪律和学习的效率,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期望。第五周的周二英语课,鲁某没有上课,她的室友替她请假说她身体很不舒服,在宿舍。作为班主任兼英语老师,我在班级重申请假的规范及要求,让室友转告她中午来我的办公室。中午不见鲁某,下午五六节课,我打电话给班长询问鲁某下午上课情况,班长确认鲁某没来上课,打鲁某的电话,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我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当天下午我和辅导员找室友了解情况。室友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才说出了实情:鲁某去武汉男朋友那儿去了;手机关机联系不到她,只能QQ留言;她说没买到票,明天中午才能赶回学校。室友也不知道鲁某说得是否可信。当时已是晚上九点,我们再三商议后决定第二天清早告诉家长实情。那晚我彻夜未眠,想象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担心远远超出了愤怒。第二天一早我赶到学校,给她父亲打电话,把鲁某旷课的事情和她去武汉找男朋友的事情告诉她父亲,并请她父亲来校共教孩子。与鲁某父亲交流,我发现了鲁某的种种欺骗行为。上学期打电话给她请假的那位“父亲”应该另有其人。鲁某欺骗父亲说在宿舍上网,手机丢了,要父亲寄一部手机来校,并让室友代收。鲁某曾经告诉父亲找了个男朋友,男生家里在上海有栋小别墅(据了解该男生曾欠下许多外债)。鲁某多次向家里要钱,欺骗父母是交给学校老师的。父亲知道详情后,为了顾及女儿的面子,从未向老师提起鲁某的这些行为。鲁某父亲在我的劝说下买了动车票晚上赶到学校,周四清早我和辅导员见到了鲁某的父亲,我一一讲述鲁某在校的表现,她父亲答应等到女儿回来把事情处理完才赶回工作场地。鲁某的母亲从苏州老家赶至学校,在鲁某的宿舍等着鲁某回来。鲁某一直强调买不到票,直到周四晚上八点才回校见父母。
鲁某承认她和那男生开学就认识了,上学期的“请假事件”是为了去见他,开学前几天提前离开家也是为了去见他,这学期开学初的第二周周末也未曾请假去过一次,这是第二次,一到武汉手机丢了,没钱买票回校,只能以谎言相告父亲。鉴于鲁某的各种表现,其父母希望给孩子一次改过的机会,希望女儿能继续回校完成学业。作为班主任,我理解父母的心情,出于对鲁某的爱与期待,我们建议父母来校陪读,帮助鲁某度过这段艰难时期,鲁某的父亲要求母亲来校陪读这个学期。鲁某的父亲临走时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女儿已经意识到错误了,他也见到了那位男生和他的父母,事情已经说清楚了,是他的女儿太善良,轻易相信那个男生。第二天,鲁某交给我一份详细的行为说明书,并承认自己已经认识到错误,对不起家长和老师,不会再找那位男生,会好好完成学业,不会再让父母和老师操心。
三、案例分析
1.鲁某出生于普通人家,母亲是家庭主妇,父亲长年在外务工,鲁某的生活中缺乏父爱,父亲引导的缺失导致鲁某缺乏与男生交往的正确认识。
2.鲁某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处于被母亲看管的学习与生活的状态,一上大学感觉自己“完全自由”了,虽然能正常上课与自习,但仍然抱有侥幸心理,对自己的行为控制力较差。
3.鲁某把爱情想象得太美太简单,她坚持“爱情至上”,多次欺骗家长与老师,缺乏正确的交往观、是非观与审美观。她在告知父母男朋友的情况后,父母并没有及时了解情况,而是相信鲁某所说的“上海大别墅”,也未能给予女儿适当引导。endprint
4.鲁某的父亲在得知女儿向家里要钱、向同学借钱给男生的实情后,顾及女儿的自尊与面子,以“爱女儿”为借口,未能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错失教育的良好时机。
5.鲁某的室友知道实情后,以“爱同学”为由为她隐瞒,未能及时告诉老师,导致鲁某在错误的情感路上越走越远;室友曾多次劝说鲁某不要相信那位男生,鲁某听不进去,一意孤行,最后丧失了室友的信任,也丧失了男女交往最初的那份纯情。
四、做法与效果
1.及时报告与处理:作为班主任,我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各种表现。在发现鲁某存在旷课问题时,积极了解相关情况,尽早弄清事情的原委;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搜集相关资料,记录学生成长细节,对学生的行为及时作出分析,采取相关对策。
2.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鲁某在校情况,只要有诚心,家长就会告诉老师自己了解到的情况,面对严峻的情况,请家长来校面谈共教,这样有助于顺利开展学生工作。
3.与学生平等对话:定期查看学生上课情况,发现鲁某的旷课行为,便与她谈话,与她的室友谈话,平等而真诚地交谈,让她明白我对她的关心与要求。
4.发挥主题班会的效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我组织班级学生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班会,包括:学会守纪、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感恩、考试诚信等。鲁某在说明书中写道:班级开展了以学会交往为主题的班会,同学们似乎都体会到了,我却还没真正理解男女交往的内涵,梦想着自己的爱情故事。鲁某的话语表明主题班会对她和同学们是有很大帮助的。
5.以爱与信任为前提:虽然鲁某犯下了如此大的错误,作为班主任,我惩罚之余还是愿意一如既往地帮助她,信任他,对她充满期望。引用鲁某父亲的一句话:从年初到现在,终于见到女儿的笑容了,感谢老师给予的帮助与信任,相信女儿一定会重新站起来。
这段时间有了母亲的陪伴、老师的信任和同学们的接纳,鲁某又像以前一样,重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积极上课,生活中多了一份轻松与自信。
五、经验与启示
从这个案例中我体会到,要做好高等院校的学生工作,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班主任的工作尤为重要。班主任要经常反思,善于总结经验,积极应对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将工作做好作细,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服务学校。
1.工作要细致。班主任对于各种琐碎、复杂的工作要及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与学生交谈,把工作做细做好。面向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专注每个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同时指出他们的不足,给予每一个学生期望,使学生在期望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2.对学生要多关心。学生的发展与老师对他的关注程度有关。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性格叛逆,老师的关注要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有的学生需要多关注,多关心。
3.对学生要严而有爱。班级可以说是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可以说是大家庭的家长,用学生的话说班主任相当于家中的“母亲”,有责任引导全班同学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爱,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到的是班主任。
4.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是一道润滑剂,有利于解决各种问题。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使学生“亲其身,信其道”。
5.借用“集体”力量。班主任不但要善于利用班干部、其他同学的力量,还要善于利用班集体的威慑力,如开展主题班会,在主题班会中师生分享感受;建立班级QQ和微信群,及时分享相关信息与言行,形成正能量和健康的班级舆论,从而使学生加强自律,主动改正不良行为。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91.
[2]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本文系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实践导向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部分研究成果,项目号:GZYLX20113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