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与改革
2014-09-15郝志刚
郝志刚
摘 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教师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进修学校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队伍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教师进修学校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分析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现状和成因,提出发展与改革思路。
关键词:教师进修学校;挑战;机遇;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8-0053-03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历达标任务的基本完成,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已进入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为工作目标的新阶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曾经在教师培训和学历提高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教师进修学校开始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一、当前教师进修学校发展现状
近年来,由于诸多原因,作为承担教师培训任务的专门机构,教师进修学校开始面临发展瓶颈,事业发展缓慢。总体而言,教师进修学校出现与教育改革发展步伐不相适应的问题,一些学校尤其是县级教师进修学校面临生存压力。
(一)地位被边缘化
一种具有强烈反差的现象是,一方面经常强调教师队伍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是作为教师培训重要基地的教师进修学校却面临地位边缘化、作用被弱化的窘境。教师进修学校业务单一,仅仅局限于中小幼教师职务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等项目,其他类型的培训开展相对较少。
(二)功能被弱化
教师进修学校是师资培训的重要基地,肩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任务。但长期以来,由于主客观原因,教师进修学校仅仅发挥教师培训功能,在提供教育决策咨询、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建设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大。
(三)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曾经在一定历史时期,教师进修学校的师资是比较强大的,加上福利待遇较好,能成为“师者之师”成为许多毕业生和教育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理想职业。但在后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在师资选聘上缺乏竞争机制,造血功能不足,改革创新力度不够,吸引力减弱,一些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流失,教育专家、教学名师数量减少。
(四)教师职业认同感缺失
与中小学教师相比,教师进修学校面对的是在职人员,是成年人,有家庭有事业,事业稳定成型,因而在育人树人方面成就感不高。而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未成年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学生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有较高的职业期望。从学习时间看,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长,思想品行受教师的影响大,而且与教师产生师生感情,这种师生情一旦建立将会长久而真挚。教师进修学校学员学习时间短、周期长,师生感情不浓厚。从学校性质看,进修学校既非一般中小学校又非教育行政机关,这种特殊的角色定位使一些教师对自身职业认同感缺失。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教师进修学校从产生、发展、壮大再到低迷、失落,这其中既有办学理念偏差等主观因素原因,也有学习媒介和学习方式发生改变等客观因素。
(一)办学理念偏差教育功利化
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比较多关注于高考中考的升学率,上线率等显性成绩,而忽视了教师专业成长和能力提高的内隐性需求。形成“重学生,轻教师;重教育,轻进修”的怪现象。教育现象作为一项人类活动,宛如一个错综复杂、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生态系统,只关注处在生态系统末端的学生学业成绩,而忽视作为上一层级的教师的内在需求与成长进步,本身既违背教育规律从长远看也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教师队伍素质的普遍提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与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和学历普遍提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师进修学校发展迟滞,人事制度缺乏竞争激励机制,新陈代谢缓慢,培训者自身知识老化,缺乏活力。教学设施陈旧落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滞后,在承担教育教学示范引领方面作用发挥不够。
(三)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兴学习媒介的不断涌现和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使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取更加便捷。“幕课”、大学网络视频公开课等各种优质资源为中小学教师学习提高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宽视野。网络学习、移动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出现对以面授为主的传统教师培训方式提出新的挑战和课题。教师进修学校不再是教师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唯一来源和渠道。互联网时代海量的学习资源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使传统教师进修学校必须加以研究、应用和创新。
(四)硬件环境建设滞后
受观念、文化、经济等因素作用,近年来一些地方对教师进修学校发展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加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教师进修学校发展举步维艰,阻力重重,在校舍面积、办学设施、教学设备、图书资源、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甚至都远远落后于同地区其他中小学校。
三、教师进修学校面临的发展机遇
处在教育大变革的十字路口,教师进修学校究竟该何去何从?做为教师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进修学校面临巨大挑战也迎来发展机遇,唯有审时度势,开拓创新,才能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勇立潮头,否则将迷失方向,错失机遇。
(一)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教师进修学校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2012年8月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中明确要求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实行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行教师培训学分制度。教育部就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提出许多具体指导意见。
(二)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2012年2月教育部制定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教师专业标准》),提出“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中小学幼儿园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为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提供重要依据和导向。
(三)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
善学者智,善学者强。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此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中共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把“创建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这不仅是适应当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与变革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广大社会成员包括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的迫切愿望,是体现以人为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标志。
四、新形势下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与改革
教师进修学校要破解自身能力建设相对滞后与教师培训期望不断提高之间的矛盾,必须在拓展培训领域、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实效、健全培训制度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灵活有序的培训体系。
(一)勇于开拓创新,明确发展定位
教师进修学校不应仅仅只扮演实施教师全员培训的角色,还应当在政策框架许可内不断拓展培训领域,积极开展骨干教师培训、校长园长培训、班主任培训等培训项目,指导并协助中小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实现教师进修学校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切实发挥教师进修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把学校打造成为区域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教学研究指导中心、教育政策咨询服务中心,为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综合实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教师的教师”,在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研究成果等方面比其他学校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进修学校既要搭台也要唱戏,一方面要善于搭建平台,汇聚各方优秀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影响示范作用,为参训教师开拓视野、更新理念提供平台;另一方面要大力培养培训骨干,引进优秀培训人才,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优秀培训团队,注重在培训活动的开发设计、组织实施、评估反馈等环节加强策划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研究指导能力和评估服务能力的建设。
(三)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
加强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和培训项目开发,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案例研讨、教学观摩等手段,创新培训载体,提高培训效果。通过任务驱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区域教育发展水平,采取多样化、多层次、互补性强的培训方式。面授和远程培训相结合,面授重在问题诊断、案例示范、情景体验;远程培训重在导师引领、同伴交流、反思实践。
(四)完善硬件设施,提升培训能力
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教师进修学校必须深入研究网络环境下教师培训的新规律、新特点、新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探索和加强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开发构建立体式网络学习平台,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教育技术中心等机构的协调与合作,实现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覆盖。
参考文献:
[1]张冬兰.新形势下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
[2]王少华.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县(市、区)级教师进修学校建设[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9).
[3]夏书芳.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战略[J].教书育人,2009(4).
[4]郝克明,季明明.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小康的重大战略决策[N].中国教育报 ,2013-01-11.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