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内科睡眠障碍患者的原因研究及护理分析

2014-09-11冯琼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12期
关键词:分者心内科障碍

冯琼华

四川省新津县人民医院,四川新津 611430

心内科以老年患者居多,因老年人群整体睡眠质量相对要低,患有心内科疾病后,睡眠质量容易进一步受到影响,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较多。疾病与睡眠障碍的综合作用,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负担,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均受到影响。加强对心内科患者睡眠质量相关影响因素的探析,并进而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时消除患者的疲劳感,促使体力尽快恢复,进而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心律失常以及猝死等情况的发生率。本文即针对心内科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原因与临床护理措施作全面探析,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患者中发生睡眠障碍的106例患者,其中,男61例,女45例;年龄49~78岁,平均为(66.3±2.9)岁。疾病类型:37例高血压患者,44例冠心病患者,10例心律失常患者,另有心功能不全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各5例和4例。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问卷调查,全面了解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原因,并通过晚8:00至早6:00的夜间巡视对患者的睡眠情况作进一步了解;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临床护理内容的反馈情况等,并根据调查结果,对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

1.3 分析与评价指标

①对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原因经问卷调查后作统计。②对问卷调查以及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分别评价,评价标准:参照PSQI/匹斯堡睡眠评价量表,评分值在 0~21分,总评分在7分以上表明睡眠质量良好,总评分在7分及以下表明睡眠质量较差。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分析使用SPSS 15.0软件,计数数据用χ2作验证,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睡眠障碍相关原因调查统计情况

调查显示,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主要相关原因有心理、疾病、环境原因以及生活不习惯、夜间尿频等其他的相关原因,其中,疾病原因所占比率为44.3%,相对最高(P<0.05),心理原因相对较高,占30.2%,环境原因相对较低,占18.9%。具体统计见表1。

表1 睡眠障碍相关原因调查统计情况

2.2 问卷调查及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价

评分显示,问卷调查与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前,106例患者中,评分≤7分者(睡眠质量较差)94例,占88.7%;>7分(睡眠质量良好)者12例,占11.3%;问卷调查与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后,106例患者中,评分≤7分者20例,占 18.9%;>7分者86例,占81.1%;前后对比差别显著(P<0.05)。

3 讨论

3.1 睡眠障碍相关原因具体分析

本文经调查后显示,心内科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主要有:①疾病原因:本次调查中,睡眠障碍的引发以疾病原因所占比率相对更高,具体包括身体不适、药物影响以及病情改变等。患有心内科疾病后,患者容易因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以及心律失常等多种相关病症出现明显的痛苦不适感,直接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另外,部分患者在治疗中容易对病情的改变过于敏感,一旦治疗中病情程度出现暂时性严重等情况,患者即易受到较大的影响,并导致睡眠质量的降低[1]。②心理原因。心内科疾病患者容易对病情过于紧张,对预后效果不乐观,直接影响睡眠情况;同时,部分患者对治疗费用存在一定担心,导致心理压力重,睡眠质量难以保证。另外,部分患者易受同室其他患者的影响,一旦室内出现失眠患者,即易产生自我心理暗示,导致较难入睡。③环境原因。主要有噪音影响以及对环境不适应等。④其他原因。包括生活习惯不良以及夜间尿频等。另外,部分老年男性患者因患有前列腺疾病等原因,排尿次数较多,夜间易出现尿频,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2]。

3.2 临床护理对策

在临床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统计中,患者对护理内容的反馈意见,积极调整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更为有效的护理,具体对策如下。

3.2.1 基础护理 对患者的睡眠情况密切观察,并根据患者情况的差异性,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睡眠改善方案。同时,对患者存在的影响睡眠的原发病症,如心悸、胸闷、胸痛、腹胀、气喘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对症处理,以尽量避免夜间发作,使患者安静入睡;对于患有前列腺疾病等相关病症的患者,联合其他科室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以减少患者夜间排尿次数,保证患者充分的夜间作息时间。

3.2.2 药物护理 在选用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时,尽量减少对卡托普利、利血平等影响患者睡眠质量药物的选用或减少用量,或者尽量选择白天用药;对于可促使中枢神经产生兴奋效果的药物尽量选择白天使用;利尿剂等药物的使用也应尽量安排于白天,以利于患者睡眠时间的保证[3]。

3.2.3 心理护理 心内科疾病中,因多种病症类型均存在较高的危险性,患病后患者的心理负担一般较重,紧张不安、焦虑担忧等心理均较普遍存在,应注意与患者真诚沟通,充分关心和帮助患者,以让患者无顾虑表达内心真实感受,利于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采取沟通与心理疏导措施,改善睡眠效果。

3.2.4 环境护理 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减少病房周边的各种噪音,尤其是医源性噪音的影响,保证病房内环境的安静;并注。

3.2.5 睡眠指导 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有饮酒、吸烟,生活与作息不规律,喜饮咖啡、浓茶等不良习惯的患者,通过加强生活指导,帮助患者逐步纠正不良习惯,促使患者规律作息,提高睡眠质量。

本文在对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全面调查分析,并进而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睡眠质量较之前改善显著,调查和护理前,106例患者中,评分≤7分者(睡眠质量较差)94例(88.7%);>7分(睡眠质量良好)者12例(11.3%);调查与有效护理后,评分≤7分者20例(18.9%);>7分者86例(81.1%);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可知,对心内科发生睡眠障碍的患者应积极进行相关原因的调查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

[1]蔡月梅.心内科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3):204-205.

[2]赖文.心内科老年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79-80.

[3]刘海霞.心内科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2(5):14-15.

猜你喜欢

分者心内科障碍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转归与血清IL-4、TNF-α、IL-27和IFN-γ水平相关性研究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使用中药外洗方法的护理研究
跨越障碍
甲状腺微小癌与良性结节性病变的超声及超声弹性声像图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