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法林对围产期心肌病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4-09-11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生期围产期华法林

夏 鸽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妇产科,江苏无锡 214400

围产期心肌病是发生于分娩前后的心脏病变,该病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该病在我国产妇中的发病率占到了0.023%[1]。加强围产期的临床检查对预防和治疗该类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报道指出该病如果不予以及时的治疗就会导致肺血栓、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对母婴健康造成了影响。临床上通过充分休息、抗心力衰竭、预防栓塞、处理心率异常等综合方式进行治疗,华法林属于抗凝药物,对栓塞疾病的预防较为有效,但其使用时间有待研究,短时间应用对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较差,但长时间使用可能会造成其他不良反应[2]。本研究通过对比接受华法林治疗3个月与6个月时的临床效果,以探讨华法林对围产期心肌病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42例围产期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X线片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资料确诊,A组20例,年龄 21~42岁,平均年龄 (32.4±4.8)岁,NYHA 心功能分级Ⅱ级 8例,Ⅲ级 12例,B组 22例,年龄 22~41岁,平均年龄(31.8±4.6)岁,心功能分级Ⅱ级6例,Ⅲ级16例,两组的基本资料如年龄、心功能分级和身心状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排除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异常、心脑血管等疾病,两组自愿接受本次治疗。

1.2 诊断依据

无心脏病病史;心力衰竭症状;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室、心房扩大,左心室扩大相对明显;上述症状在产前3个月至产后6个月内出现。

1.3 治疗方案

两组在抗心力衰竭的同时应用华法林(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37021314,规格2.5mg,片剂)口服治疗,为避免冲击治疗,第 1~3天 3~4mg,3 d后给予维持量,每天 2.5~5mg。A组使用华法林治疗3个月,B组使用华法林治疗6个月,调整华法林剂量将国际标准化比值维持在2.0~3.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随访6个月调查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和出血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s)来表示,t和 χ2检验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P<0.05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D-二聚体水平在用药前后变化情况

两组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显著下降,B组的下降效果明显好于A组,上述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的D-二聚体水平用药前后比较情况(±s,ug/L)

表1 两组的D-二聚体水平用药前后比较情况(±s,ug/L)

组别 例数 用药前 用药后A组B组20 22 tP 412.6±38.6 398.6±32.8 56.324<0.05 198.6±13.8 123.8±11.8 31.267<0.05

2.2 比较两组随访结果

随访发现B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率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见表 2。

表2 两组的随访结果比较[n(%)]

3 讨论

围产期心肌病的病因机制仍未得到明确阐释,该病的发病率较低,但其致死率相对较高,对产科妇女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临床报道指出围产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器官栓塞,以肾、肺和双下肢静脉血栓器官为主,其发生率高达53%[3],这也是导致产科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相关研究指出妊娠期机体的血液多呈高凝状态,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均增加,血小板聚集黏附能力比正常女性都强,加上患者的心腔扩大,心室功能下降,血流循环缓慢,从而造成血栓[4]。因此加强早期抗凝治疗对预防血栓,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中所选取的42例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均应用华法林予以抗凝治疗,但两组的持续治疗时间不同,A组的持续时间短于B组,研究中检测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的D-二聚体水平,D-二聚体是经纤溶酶降解产生的特异性终产物,该指标多见于血栓形成引发的继发性纤溶过程,D-二聚体含量能反映纤溶强度,可以视为高凝状态的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的 D-二聚体水平 A 组为(412.6±38.6),B 组为(398.6±32.8);治疗后的 D-二聚体水平A组值为(198.6±13.8),B组值为(123.8±11.8),明显降低,且B组的D-二聚体水平降低效果明显好于A组,进步说明了华法林的抗凝治疗效果。由表2可以看出,B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1(4.55%)要明显低于 A组 6(3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此研究结果与商玉林,雷月梅[7]在围产期心肌病 (PPCM)36例临床观察研究中的结果以及李世煌 ,陈瑛,唐春仕[8]等在关于华法林对围生期心肌病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研究中的结果相一致。其他血栓疾病的报道[5]中指出D二聚体上生可能预示并发症率增加,这对该病预后的判断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但是围产期采取抗凝治疗目前仍是一个争议问题,华法林的抗凝效果明显,但该药物可以通过胎盘,对妊娠早期孕妇具有一定的致畸作用,用药前需要了解患者心肌病的发病时间合理选择药物。笔者认为华法林的持续使用时间对抗凝效果存在较为显著的影响,持续6个月后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持续3个月,B组的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少于A组,华法林主要通过对维生素K的抑制来调节各项凝血因子,导致机体不能形成稳定纤维蛋白[6]。用药后随访发现B组的出血率痛A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了6个月的持续治疗安全性相对较好,由于本次所选病例数较少,观察时间较短,本次结论仍需要进步大规模对照性研究证明。

综上所述,围产期心肌病对产妇的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华法林作为有效的抗凝药物,对围产期心肌病抗凝效果明显,持续治疗时间可能是影响抗凝效果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应加强药物应用时间和剂量的选择,以提高血栓预防效果。

[1]孙菊英,辛藏玲,宁东艳.围生期心肌病 43例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215-216.

[2]S1iwa K,Hi1fiker-K1einer D,Petrie MC,et a1.Current state of know1edge on aetio1ogy,diagnosis,management,and therapy of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a position statement from the Heart Fa1iure Association of the European A Society of Cardio1ogy Working Group on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J].Eur JHeart Fai1,2010,12(8):767-778.

[3]柴丽娜,桂鸣.围生期心肌病诊断与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34(1):63-65.

[4]李世煌,陈 瑛,唐春仕,等.华法林对围生期心肌病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3):1929-1930.

[5]包莉杰,耿文彦.卡维地洛对围生期心肌病治疗效果的临床探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8):101-102.

[6]曹治宏,曹同文,郭国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生期心肌病 AH例临床观察[J].新疆医学,2012,42(13):55-57.

[7]商玉林,雷月梅.围产期心肌病(PPCM)36例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会,2005.

[8]李世煌,陈瑛,唐春仕,等.华法林对围生期心肌病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2(13):1929-1930.

猜你喜欢

生期围产期华法林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助产士围生期一体化护理对提高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分析
围生期抑郁女性心理求助行为研究进展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中药渣发酵物对围产期母猪粪便菌群和代谢产物的影响
围产期时间定义
华法林出血并发症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高龄初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