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英语学习负动机研究探析
2014-09-06李池利
李池利
(湖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国内英语学习负动机研究探析
李池利
(湖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摘要:对2007~2013年收录在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的66篇国内有关中国英语学习者负动机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国内英语学习负动机的研究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当前我国英语学习负动机研究正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但是缺乏理论支持;研究方法上以运用调查问卷为主的实证研究占主导地位、而定性研究不足;研究内容上主要以负动机影响因素的确认和描述为主,与其它因素相关性研究不足;研究关注的对象以本科生为主,对其它群体关注不足。
关键词:学生;英语学习;负动机;研究;特点
国外对外语学习负动机现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1-5]与国外相比,国内负动机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我国英语学习者负动机现象。[6-7]当前国内英语学习负动机研究虽然还属于比较新的话题、研究规模也不大,但是在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研究方法
外语学习负动机指的是外语习得过程中使学习者对语言学习减少或失去动力的一种力量。文献显示,国内对负动机的描述名称多样。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负动机”、“动机缺失”、“动机减退”、“去动机”、“动机削弱”、“动机弱化”、“动机衰退”、“动机衰竭”等。本研究文献选取范围是所有国内出版的、中国期刊网CNKI收录的2007~2013年范围内学术期刊。首先通过CNKI期刊网检索主题中含有有关“负动机”或其它相同意思术语字样的论文。然后采用手工排查的方法,剔除不属于英语学习负动机研究的论文,共选取66篇有关学术论文作为研究的对象。本研究主要从总体研究趋势、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等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根据数据来源,将研究分为实证研究和非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第一手数据的研究。根据数据收集的方式,实证研究又分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混合性研究。非实证研究则指不以系统采集第一手数据为基础的研究。
二、结果与讨论
(一)总体研究趋势与特点
总体上,近7年来有关英语学习负动机的研究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7~2008年,研究数量较少;2009~2010年,研究数量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2011年后研究数量逐年上升。
表1 2007~2013年英语学习负动机研究数量分布表
从表1可以看出,2007~2013年间的66篇文章中,经验总结与理论探讨的文章有18篇,约占总数的27.27%,而实证研究类文章48篇,占总数的72.73%。经验总结与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的比例将近1:3。说明当前国内英语学习负动机研究中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的数量存在不均衡现象,实证研究的数量多于理论探讨。然而,在2007~2009年间,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的比例接近1:1,而2010~2013年间,这一比例约为1:4。这从侧面说明我国英语学习负动机研究初期以理论引介、个人教学经验探讨与总结为主,实证研究没有得到重视;2010年以后,实证研究明显占据主导地位。
说明当前我国英语学习负动机研究正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这一结论也印证了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8]然而,虽然对外语学习负动机层面的探讨有所增加,但是当前我国英语学习负动机研究缺乏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与支持。
(二)研究方法的特点
对于这48篇实证研究文献,我们根据数据收集方式,进一步分析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的比例和特征,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2007~2013年英语学习负动机研究数量分布表
很明显,以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量化数据的定量研究占绝对多数(占60.42%);用多种方式收集定量定性数据的混合性研究占总数的31.25%;以访谈、观察、日记等方式收集质性数据的研究数量微乎其微,仅占总数的8.33%。部分研究虽然在研究工具部分提到访谈、观察等手段,但数据分析部分并没有相关分析内容。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当前国内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现况:虽然质性研究数量正逐步引起学界的重视,但是质性研究在实证研究中的比例非常小,定量研究仍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9]
另外,在总共48篇使用了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现有文献综述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研究目标而自行设计。这说明国内研究者研究水平的提高,他们注意到二语习得研究应与特定的情境结合起来。但是,这也从侧面说明当前国内负动机研究缺乏成熟的理论支持与实证依据。在众多自行设置的问卷中,只有少数研究提供了信度数据有的甚至没有交待调查工具的设计过程与信度验证系数。[10-11]
(三)研究内容的特点
表3 2007~2013年英语学习负动机研究内容分布表
表3显示2007年以来,我国当前英语学习负动机研究内容的分布情况。当前的负动机研究绝大部分集中在对负动机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研究上(占72.73%)。其次为个人实践经验总结与国外理论引介,占总数的15.15%。对现有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的文献也占了总数的12.12%。在48篇调查引起负动机的影响因素研究中,有14篇附带考察了负动机与其它学习者因素的相关性:其中5篇考察不同动机强度学习者的负动机差异情况,3篇关注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的负动机情况,2篇关注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级的学习者的负动机情况,另有2篇分别考察了文化和国籍背景、学习焦虑与负动机的相关性。这一结果进一步说明国内负动机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广度和深度不够。[12]
(四)研究对象的特点
表4 2007~2013年英语学习负动机研究对象分布表
表4呈现这66篇文献中所关注的研究对象的分布情况。如表4所示,除去8篇(占12.12%)没有明示研究对象外,这些研究所关注的对象绝大部分是大学生(占61.12%)和高职高专学生(占15.15%)。在大学生群体中,只有2篇是有关英语专业学生的,其它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其它英语学习群体如高中生、研究生、中职生、初中生和小学生的研究非常少。可见,当前国内英语学习内负动机研究关注的对象主要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主,而对其它学习群体研究非常不够。[13]
三、结语
从总体趋势看,国内英语学习负动机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在研究数量上有了明显的增加。在研究方法方面,当前国内英语学习负动机研究中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的数量存在不均衡现象,以运用调查问卷为主的实证研究占主导地位,质性研究在实证研究中的比例非常小。在研究内容方面,当前的负动机研究绝大部分集中在对负动机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研究上,其次为个人实践经验总结与国外理论引介和对现有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在研究对象上,当前国内英语学习负动机研究关注的对象主要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主,而对其它学习群体的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1]Chambers,G.Taking the ‘De’ out of Demotivation[J].LanguageLearningJournal,1993(7):13-16.
[2]Dörnyei,Z.TeachingandResearchingMotivation[M].Harlow:Longman,2001.
[3]Falout,J.Elwood,J.& Hood,M.Demotivation:Affective states and learning outcomes[J].System,2009(37):403-417.
[4]Kim,T.Y.& Seo,H.S.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Demotivation:A Mixed Methods Study of Korean EFL Context[J].TheAsia-PacificEducationResearcher,2012,21(1):160-171.
[5]Kikuchi,K.Listening to our learners’ voices:What demotivates Japa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J].LanguageTeachingResearch,2009,13(4):453-471.
[6]李琳.大学英语学习者负动机内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36(2):65-69.
[7]汤闻励.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研究分析[J].外语教学,2012,33(1):70-75.
[8]高一虹,李莉春,吕珺.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2): 8-16.
[9]张培,张昕昕,韩子钰.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方法类型: 2000~2010[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3(1): 66-69.
[10]周慈波,王文斌.大学英语学习者负动机影响因子调查研究[J].中国外语,2012, 9(1): 48-55.
[11]胡卫星,蔡金亭.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模型构建[J].外语教学,2010,31(3):41-44,49.
[12]李绍鹏,田成泉.国外二语习得动机衰竭研究现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69-72.
[13]李池利.中国外语学习环境下高中生英语学习负动机研究[J].基础英语教育,2014,16(1):3-10.
(责任编辑文双全)
BriefAnalysisoftheResearchontheNegativeMotivationofEnglishLanguageLearninginChina
LIChi-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68,Hubei,China)
Abstract:It is found in the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relevant to the research on the negative motivation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in China by use of 66 papers from 2007 to 2013 collected in CNKI database of Chinese Journal Network that the level of the research generally shows an increasing tendency,the present research tends to be normal and scientific but short of theoretical support,the empirical study is dominantly focu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questionnaire as the research method but lac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the confirmation and description to the negative motiv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is taken as the main subject of the research but short of the relative research on other factors,and the object in the research is only involved with undergraduates but less attention paid to other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negative motivation;research;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47(2014)06-0093-02
作者简介:李池利(1980-), 男,湖北咸宁人,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CYY025);2012~2013年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JJWYZD2012040)
收稿日期:201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