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架构刍议
2014-09-04卢竹
卢竹
摘 要: 为了给现代酒店企业培养以实践能力为特色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体系架构上应摆脱传统普通高校培养模式,强调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证”制度等各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酒店管理 课程体系 职业能力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各种星级酒店、商务酒店、主题酒店、度假酒店等酒店经营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于酒店管理人才除了有数量上的迫切需求外,同时对酒店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该适应行业与社会的发展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实行“学做交替、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推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以突出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过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设置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架构的原则
新课程体系以具备酒店管理岗位综合需求为目标,以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出发点,形成体现酒店职业素质要求的理论体系,并与实践能力相互融合、全面支撑的高职酒店管理课程体系。在课程改革的外延建设上,坚持将政策支持、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完善作为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形成全面建设的思想。
从培养职业能力入手,以职业岗位群的工作分析为依据,运用丰富的方法,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又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如《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开发主线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进行课程规划设计,重新确定课程内容、组织实施教学、探索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并建立与职业技能资格考核体系接轨的测试系统。课程教学包括课堂理论教学模块和技能实训模块。其中理论教学模块主要以前厅部的业务特点、工作流程、工作标准、任务要求,以及涉及的管理理论及相关知识为内容,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前厅部的业务知识;实训教学模块要求学生完成客房预订、入住接待服务、住店服务、离店服务实训内容,使学生掌握客房服务与管理中的基本技能。2.通过项目构建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就业岗位(群)能力分析,在酒店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按照目前国内高星级酒店从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需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重新设置课程结构。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中的每一教学模块,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确定行动领域,创建学习情景及相应的课程模块体系,体现能力与岗位相对应的专业课程特征。构建“认知—体验—领悟—历练”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中,认知岗位环境和要求、体验岗位任务和技能、领悟工作方法和要领、历练职业能力和素质。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每个课程模块教学对应相应的实训内容,在实训中贯穿岗位角色和工作职能训练,做到“讲练结合”。使实践性教学内容达到45%以上,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之中,使“双证书”制度落到实处,并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知识点,建立训练题库。课程开发时融入技术含量高的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评价体系的建立融入技能鉴定考证标准,逐步实现职业资格取证与综合实训考核接轨。
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根据职业能力需求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完成的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是为了完成某些能力的培养,或者某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多个项目反复强化、共同完成。这些设定的项目既可以来源于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又可以来源于能力培养的需要。
根据项目要求配置项目核心课程和辅助课程,核心课程与项目要求的能力直接相关,在课程中表现为直接服务与项目操作过程,辅助课程在项目操作过程中起职业能力拓展的作用,这是由于一个项目不可能完全实现全部能力的培养,为了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在项目课程之外另设个人发展课程和选修课程,它们相互联系、紧密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
如在前厅接待与管理岗位(方向)课程教学模块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即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时间、地点、内容、教师一体化。将教学课堂从单纯的理论教室搬进酒店实训中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在同一个教学单元时间、同一个教学场所内进行;使课程的知识、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以客人入住酒店要求的前厅、客房、餐饮、康乐等服务项目为教学内容,重点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师的角色由过去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持者,把学生被动听讲变成主动参与操作,积极参与新知识的探索。以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和真实的服务情景设计酒店管理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如对中级前厅接待员的考核,将其按考核工种不同划分为若干单元,对每单元的技能点、知识点提出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借助多媒体、模拟仿真及真实的职业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3.基于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设计开发
注重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态度完成工作任务,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的特色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把课堂教学分为紧密结合的“理论教学”与“课内实训”两部分,不仅在每一理论知识点的讲授中借助案例分析和简单任务加深理解与应用,而且在每一单元知识讲授完成后都借助任务情景设计小型实训项目。把课程内容从原来的以教师讲授和课本知识为载体变成以完成项目为载体;把学生被动听讲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操作,积极参与新知识的探索,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根据专业课程特点,采用现场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
如在“前厅接待与管理”课程教学中以前厅接待核心技能为主体的“住店服务模块”组织接待流程,实施课堂授知与实训传艺相结合、课堂研讨与现场演练相结合、实物操作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等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录像、VCD、现场实物、校园网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首先由酒店管理专家和学院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团队,共同设置校企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根据酒店前厅职业岗位标准共同制订课程开发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大纲,组织配套教材的编写、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并根据顶岗实习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整合和优化,让课程更能够反映出酒店前厅的岗位核心能力。
其次,根据行业对酒店前厅岗位主要工作任务的确定,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以培养酒店前厅岗位工作能力为目标,以酒店前厅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工作内容为驱动,设计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校内实训与酒店情景的一致性,实现课堂与实训室(中心)一体化,达到在真实情境下的教、学、做一体,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再次,依托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紧扣酒店服务内涵,从客人立场出发,通过不断强化的“客我”角色扮演,深化学生服务意识。在校内实训中,在实训室内以酒店前厅为场景,设计对客情景剧本,通过老师示范、学生分组演练等学习过程,把酒店前厅情景教学与工作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在校外实习观摩与顶岗实习过程中,通过理实教师引导、实训酒店师傅的现场帮带,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使学生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做中会,会中懂,懂中熟”,校内校外二者生动结合,使学生在熟能生巧的学做过程中,加深对酒店前厅工作岗位“管理”一词的理解。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地方行业发展是紧密结合的,酒店行业高速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了全新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酒店行业的更高要求,因此,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应充分体现行业特点,突出酒店服务与管理课程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郝俊.基于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的项目课程的思考——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文教资料,2012,11:89-90.
[2]邱晓红. 基于项目课程的高职“商务英语”改革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汝勇健.实施项目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规格——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项目课程的实践和思考[J]. 职业,2009,35:42-44.
[4]邱萍,李智,周媛媛.项目课程下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10,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