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生物实验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4-09-04王联新

考试周刊 2014年56期
关键词:生物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王联新

摘 要: 本文结合近年广东省理科综合(生物)高考考试大纲对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对高考复习中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生物实验 探究能力 培养策略

生物学首先是一门实验学科,因此,《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发展生物实验和科学探究能力[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也将实验与探究能力[2]作为四大能力要求之一。虽然师生重视,但学生掌握依然不佳。笔者通过构建“建模—仿模—强模—总结—迁移”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生物实验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1.建模—仿模—强模策略

在高考实验设计题中,学生认为最难得分的地方通常是实验步骤的设计,如教师在日常实验复习中为学生提供常见的、可操作的得分要点,让学生模仿并坚持长时间训练,条件反射地自动生成“实验步骤设计模型”,从而使学生轻松走出“得零分”的不利境地。

1.1建立模型

真正的实验步骤千变万化,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预先给出理想化的实验步骤,将每一步的本质特征与得分要点明细化,建立答题模型并训练学生。下面为活体培养类实验答题模型:第一步:分组(采分点:随机、适量、均分、生理状态一致;一般要有对照组和实验组);第二步:初步处理(采分点:前测、施加自变量等);第三步:培养(采分点:一定时间、条件相同且适宜;控制无关变量);第四步:观察、记录(采分点:因变量表达形式);第五步:结果分析与结论(采分点:结果是“看”到的实事,结论是响应实验目的、经逻辑分析得来的理论化的结语)。

1.2模仿模型

在学生已经充分接受以上实验步骤模型并完全了解后,学生就会对该类问题的结构形式和解决方法形成特定的解题模式。此时,教师就可精心编写一些难度逐渐加大、形式相近的题目让学生模仿。

例1.现有如下材料,请设计实验说明当动物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时,静脉注射葡萄糖可缓解症状。材料:身体状况相同的健康小白鼠数只、1mL注射器、50%葡萄糖水溶液(每次用量0.01mL/g)、用酸性生理盐水配成的胰岛素溶液(2U/mL)(每次用量0.1mL/10g)、酸性生理盐水。实验步骤:

①获取实验材料并分组:取数只身体状况相同的健康小白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同时注入等量的?摇 ?摇?摇?摇溶液,当?摇?摇 ?摇?摇时,备用。②实验组:甲组小鼠及时从静脉注入?摇 ?摇?摇?摇。③对照组:乙组小鼠同时注入等量的?摇?摇 ?摇?摇。④培养观察: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培养,观察小白鼠情况。

通过此类模仿训练,学生会更深刻地体会所建模型,尤其是具体化使用的经验,将其化为己有,从而增强自己解决此类试题的信心与能力。

1.3强化模型

模仿是一种机械的使用过程,如果只模仿,学生就只会照搬“模型”而不懂得灵活运用。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多得分,还要求学生多联想、多迁移、多探究,主动去实验室动手实践,强化自己的思维,从而拥有“个性化”的实验步骤模型。

例2.现有小白鼠4只,1mL注射器、鼠笼、胰岛素溶液(酸性生理盐水配制)、酸性生理盐水、50%葡萄糖溶液。已知注射了胰岛素的动物最好放在30℃~37℃环境中保温。请设计观察胰岛素增高时出现惊厥现象的相关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四只小白鼠饥饿18—24小时。通过这个完全由自己独立完成的实验步骤的设计,学生真正明白每个实验步骤的真实意义,如如何控制好无关变量、如何合理施加自变量、何时前测与后测等。从逻辑思维与实践操作两个层面上完全同化“实验步骤解题模型”,提高自己的实验探究能力。

2.总结实验规律策略

高考实验题的考法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题目中走出来,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并逐一击破。例如,实验考试中关于实验目的和变量的考法十分常见,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寻找规律。

2.1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变量

实验的变量有自变量、无关变量与因变量,是高考中“变量分析”的常考内容,这些变量的确认既可使学生更容易把握实验,又可让学生找到实验步骤设计的突破点。这些变量或以隐性内容或以显性内容存在,并服务于实验目的,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找到。

例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该实验的目的是:?摇?摇 ?摇?摇。分析:自变量:?摇 ?摇?摇?摇;无关变量:?摇?摇 ?摇?摇;因变量:?摇?摇 ?摇?摇。

解析:这道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本实验的目的已经很清晰,那么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直接从实验目的——“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出发,分析出三大变量,从而提高学生找准其他变量的能力。

2.2根据实验步骤确定变量

实验步骤是为实验目的服务的,它直接关系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因此,在实验步骤中必须严格控制好无关变量,充分体现单一变量原则,完全展现因变量。只要抓住自变量,就容易突破对各种变量的分析。

例4.某同学按以下顺序进行实验操作:第一步: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淀粉,编号甲、乙、丙;第二步:将甲乙丙3支试管分别放入37℃、沸水、冰块处理;第三步:分别先加入1ml唾液淀粉酶,后加入1滴碘液并观察。

分析:自变量:3.迁移应用突破策略

广东高考考试说明将29个实验定为高考必考实验[3],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掌握相关操作,并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综合运用,也就是要求学生形成实验思维。

例5.(2013广东)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块根的淀粉制备燃料酒精。他们用酶将木薯淀粉讲解成单糖。查阅资料后,安装的酒精发酵装置、采用的发酵条件。(节选)

(3)检测后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值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我们展开了讨论,认为还有其他影响因素,请设计试验对此因素进行探究并预测实验结果(用表格形式呈现;用“+”表示酒精量,最高含量为“+++++”)。

(4)请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解析:此题高考平均分才6.24分,得分率才0.39。给新高三的学生做,得分更低,尤其是第(3)问学生更无从下手,因为学生找不到自变量与无关变量。因此,讲解此题时,老师可引导学生先解决如下问题。

(1)回忆与酵母菌相关的实验知识: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②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③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的产物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2)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如下问题:①酵母菌的哪种呼吸方式可产生酒精?②淀粉量一定时,产生酒精的量取决于哪些因素(要求从酵母菌自身特点、培养时间及环境条件方面思考)?③淀粉和酵母数量一定时,产生酒精的量取决于哪些因素?(3)完成2011江苏卷节选题: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各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曲线BC段酵母呼吸的方式为4.结语

当前生物实验教学困难重重,主要是实验内容多、学生动手机会少,学生缺少实验逻辑思维能力。但只要老师们肯想、肯钻研,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日常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把生物实验教学放到真正重要的位置并与生活相结合,开齐、开足、开好生物实验课程,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目的肯定能达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

[2]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147-148.

[3]广东教育考试院.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广东省)——生物[S].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

猜你喜欢

生物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浅谈培养初中学生生物基本实验技能的有效策略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纠正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向
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新课标下的实验教学探讨
浅析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用能力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