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压定点股静脉采血法在危重患儿采血中的应用1)

2014-08-31苏海瑕周积逢

护理研究 2014年26期
关键词:指压桡动脉进针

苏海瑕,赵 婵,李 欢,周积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危重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危重患儿符合1995年我国内儿科新危重病例的诊断标准[2];②需采血进行相关检查的危重患儿,采血量为6mL~8mL。排除标准:①腹股沟处皮肤有溃烂或有腹股沟斜疝及肿物者;②双下肢骨折或需制动者;③凝血功能障碍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危重患儿按单双号分组,单号入对照组,双号入观察组,每组100例。两组小儿腹泻病合并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各38例,急性呼吸衰竭各20例,休克各18例,急性颅内压增高症各24例。其中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2个月至10岁。观察组男63例,女37例;年龄3个月至9岁。两组病情、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采血方法

1.2.1.1 对照组 采用桡动脉采血法:患儿取平卧位,操作者左手握住危重患儿的手部,掌面朝上,使前臂掌侧仰伸,穿刺点选择在患儿第二腕横纹中点距桡侧1/2处[3],按规范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操作者右手持头皮针(5??号头皮针连接10mL注射器),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角从穿刺点进针(进针的距离和角度视患儿的胖瘦而定),见到鲜红色血液后抽取所需血量后拔出针头,用消毒棉球按压5min~10min[4]。

1.2.1.2 观察组 采用指压定点股静脉采血法:患儿取平卧位,助手负责固定患儿,用纸尿裤包好会阴,以免尿液污染穿刺点。穿刺侧下肢呈屈髋、屈膝、外旋位后[5],大腿外展,使腹股沟展平,膝关节呈90°角左右[6],必要时在腹股沟的下方垫上软布,充分暴露穿刺部位。消毒穿刺部位及操作者左手食指,操作者右手持准备好的10mL注射器,再用左手食指在可见腹股沟斜线中点处稍用力按压后,在最明显凹陷的中点向远心处外0.5cm~1.0cm处为进针点,以20°~40°角快速进针(进针的距离和角度视患儿的胖瘦而定),见暗红色的回血后抽足血量拔针,同时用消毒棉球按压5min~10min,如按压的时间和力度不够易形成血肿[7]。

1.2.2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并发症发生率。①采血成功:一针穿刺采集到合格血标本为成功,反之为穿刺失败;②标本合格:血标本量足且无溶血,抗凝标本无凝集现象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③并发症:穿刺部位出现皮下淤血或血肿者。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采血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危重患儿由于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呼吸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及气体交换严重受损,导致外周静脉网发生塌陷或关闭、循环衰竭及患儿全身发绀等。故危重患儿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上难度极大的护理技术操作。近年来,桡动脉穿刺采血法在新生儿科、儿科也是常用的采血方法之一,通过实践,该方法对病情较轻的患儿适用。而危重患儿由于上述的原因致四肢外周血管不充盈,搏动不明显,再加上危重患儿的心输出量少,患儿腕掌部的桡动脉离心脏远等原因,致使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低。另外,危重患儿的末梢循环差,即使穿刺成功往往也不能一次抽取所需的血量,反复穿刺不仅给患儿带来痛苦,延误抢救时间,影响抢救效果,甚至还会造成患儿家属的不满和投诉,一旦引起医疗纠纷所耗费的人力、财力、精力都是不可低估的[8]。

临床上,股静脉穿刺是采集危重患儿血液标本的主要途径[9]。而传统的股静脉采血,需扪及股动脉博动作为穿刺定位依据,但危重患儿由于末梢循环差,搏动不明显等原因致使定位穿刺困难,造成采血成功率低。穿刺定位准确是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成功最重要、最关键的要素之一,观察组采用指压定点法行危重患儿股静脉采血,该方法不需要扪及股动脉的搏动,只需用左手的食指在腹股沟斜线的中点处稍用力按压(大多数患儿经按压后可见明显的股静脉窦),出现最明显凹陷处外0.5cm~1.0cm处为采血进针的定点依据。此处即是股静脉的穿刺点[10],该方法的理论依据是股静脉是下肢的主要静脉干,其上段位于股三角内,股三角为底在上、尖朝下的三角形凹陷。故通过指压定点法对危重患儿行股静脉采血,定位快速、准确,节约了时间[11],能提高患儿“一针见血”的采血成功率,提高标本的合格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危重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同时也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压力[12],解决了临床上危重患儿采血难的棘手问题。

总之,应用指压定点法对危重患儿行股静脉采血效果好,具有安全、快捷、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易掌握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王梅娟.危重病人转运交接单的设计及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1A):70-71.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急救学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J].中华儿科杂志,1995,33:371-373.

[3] 张春蕾.新生儿桡动脉盲穿采血的临床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07,14(2):352.

[4] 王波,王秀坤.十字法触摸法行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标本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86-87.

[5] 兰玲秀,任晓瑛,吕惠玲.患儿颈外静脉采血体位摆放与人文关怀的效果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5,20(13):38-39.

[6] 汪庭香.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抽血改良法[J].护理学报,2009,16(1):45.

[7] 饶恕.小儿股静脉穿刺的操作方法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3):3464.

[8] 赵若华.加强急危重症护理 防范护理纠纷[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6(14):6102.

[9] 金霞.介绍一种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法[J].护理研究,2008,22(1B):174.

[10] 骆丽科.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法[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2):107-108.

[11] 钱燕飞,余一知.新生儿股静脉穿刺两种采血方法的比较[J].护理实践和研究,2007,4(6):74-75.

[12] 牟群英,饶钒.三种不同采血方法对婴幼儿采血效果的比较[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7):19-21.

猜你喜欢

指压桡动脉进针
指压穴位操并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影响
指压穴位治闪腰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指压穴位治闪腰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德国没收35吨中国产指压陀螺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