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普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前沿阵地
2014-08-27漆仲明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社科普及工作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科普及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社科普及具有“理论贯通顶天,实践育人立地”的优势,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并为其开辟前沿阵地。只有做到辩证对待矛盾、走好群众路线、肩负起文化责任、发挥好独特功能、破除环境干扰,社科普及才能以自身的繁荣发展来完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时代使命。
关键词:社科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群众路线;文化责任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14)04-0094-06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价值失范现象频出,确立正确价值导向、有效防止价值观迷失显得尤为重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大举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思想高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需要有效途径,需要社会各界的智慧、创造与自觉。社科普及具有“理论贯通顶天,实践育人立地”的优势,但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必须遵循“普及”与“提高”的辩证法。正如毛泽东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现在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与普及统一的问题。”[1]因此,讲求“源”“流”互补才能实现普及与提高的提携互促,社科普及才能以自身的繁荣发展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一、当代中国的社科普及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国科普作家章道义指出:“科普就是把人类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以及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广泛地传播到社会的有关方面,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用以提高学识,增长才干,促进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是现代社会中某些相当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认识过程的总的概括,是人们改造自然,造福社会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2]美国科普作家卡尔·萨根1988年认为,科普“是真正面向一般大众的,通过报纸、电视、杂志和讲演来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行为”[3]。 可见,社科普及就是把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观点、方法和精神传播给人民群众,以提高群众觉悟,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社科普及本质上就是实现社会科学知识的价值最大化,发展先进生产力。社科普及的使命是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和服务社会。社科普及的宗旨是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和繁荣社会科学事业,它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社科普及既是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更是当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今天科技昌明的时代,类似“王林大师”“小悦悦事件”“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情况一再出现,这种情况表明社科普及还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还不能满足当前中国人精神文化生活和思想道德觉悟提高的需要,不能满足人们应对社会复杂环境的需要。社科普及与自然科学普及相比较更是短板,更需要重视,“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应纳入科普法范畴”[4]。概览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和多元化背景下的科普工作,与自然科学普及工作相比,社科普及更显逊色。这里面既有学科属性上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差异因素,又有诸如“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认识偏见,更有社科普及后起性、主观性、隐渐性及综合性特点的影响。当前,我们要通过透视社科普及的特质、使命、功能与途径来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同时,还必须明白:一是社科普及面向的对象是普通社会公众,不是某一特定的社会阶层,更不是专业群体,因而社科普及要与社科团体内部的学术交流等活动区分开来;二是社科普及是在宣传社科知识和社科方法的过程中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三是社科普及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造福人类社会为根本目标,所以它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带有公益性整体效果。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社科普及工作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科普及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实,社科普及本身就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如果说社科普及“就是把社会科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普及给广大人民群众,让群众更加自觉地把握当今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5]那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反复明证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才真正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可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界必须担当的重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6]十七大报告同时要强调通过卓有成效的社科普及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可见,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内的社科普及工作在各种理论层出不穷、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的今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同时,应当明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开展社科普及工作的灵魂,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这一社科普及的基本点和着力点,这对于当代中国繁荣发展社科普及具有决定意义。如果说信息时代的无知很可怕,那么信仰的缺失与偏颇、精神家园的荒芜则更可怕!今天,只有有正确理论武装和正确价值导向的人民群众才能创造历史,社科普及的深层使命正在于此。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亟待社科普及开辟前沿阵地〖BT)〗
社科普及以“理论贯通顶天,实践育人立地”的特质,发挥着贯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大众生活实际需要之间桥梁纽带的独特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人格化和大众化的迫切需要,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理论层面的抽象、浓缩与发展和在观念层面的反映、凝练与归整,它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精髓、主题、基础”的四个维度,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价值追求的“最大公约数”,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丰富内涵、根本特质和实践重点。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并提出“三个倡导”,从而很好兼顾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与追求,实现了三者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正如孙伟平指出:“它从价值层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之魂,也是社会主义的精神自我,它彰显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维度,表达了社会主义特有的精神气质。”[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用以应对价值迷失、价值观念模糊、乃至“分化”“西化”和抽象化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义抽象与灵魂再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文化体现和政治要求。因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有利于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破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影响,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巩固共同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坐标,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民大众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和紧迫任务。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充实精神家园”,让全社会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进而以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来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对社科普及提出了新的要求。社科普及的目标在于繁荣发展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觉悟。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创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新课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深刻变革的时代具有指导意义的价值导向”,“是目前世界上渐具影响力的‘中国道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的思想理论前提”[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就是以深入浅出的理论、丰富多彩的作品、喜闻乐见的形式、对症下药的方法,对全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引导,争取把外在的理论原则内化为社会公众的思想觉悟和自觉行动。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对社科普及提出了“深度结合、创新宣传、解决问题、繁荣文化、塑造新人”五大战略任务。所谓“深度结合”,就是把正确的价值导向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根本利益相结合,社科普及就是让理论在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中生根发芽。所谓“创新宣传”,就是创造性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阐释和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作品”创新来激活理论,让人民大众乐于接受、共识共鸣和自觉践行。所谓“解决问题”,就是研究并解决中国思想道德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核心问题。所谓“繁荣文化”,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繁荣发展先进文化,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因为文化本质上是“人为的程序,为人的取向”[8],人的文化自觉的实现就是“繁荣文化”。所谓“塑造新人”,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群众的自觉意识与生活风尚,以充实精神家园、提升道德觉悟来塑造合格公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对社科普及提出了若干新难题: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全面交融渗透,社会转型期的矛盾错综复杂,建设和谐社会的更高要求,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的机遇和挑战,社科普及产品创新供给与公众需求全面增长脱节的矛盾,基层应景式的说教方式和群众对待理论宣传的消极心理,如此等等。面对难题,我们首先要找到解决难题的正确方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被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反复检验过的传家宝,我们要掌握和运用它来研究和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原则性问题,如此方可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人民大众的立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场,也是坚持和追求真理的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用以观察、分析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方法就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辨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次与是非,才能透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鉴别真假、看清本质、明确方向。社科普及面对当代社会文化思潮逐渐呈现出的理性权威弱化之文化无根隐忧、精英文化失落之文化泛审美化隐忧、善恶对立模式消解之行为风尚无标准隐忧、英雄主义隐退之道德无至善隐忧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通过贯彻马克思主义精神来推陈出新、对症下药、以理服人,充实群众的精神家园,提高群众觉悟,通过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开辟前沿阵地。
三、繁荣社科普及才能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前沿阵地〖BT)〗
繁荣社科普及需要解决很多具体问题:厘清人文社科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在学科性质和传播规律上的差异;改进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宣传方法;解决立法滞后、经费无保障问题;创新加强青少年及农、学、商等重难点群体的大众化宣传方法;应对信息化、市场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建设性工作滞后;应对世俗文化负面影响和抵制敌对势力文化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与相关学术研究的专业化结合等。解决这些具体问题,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根本出路仍在于繁荣发展社科普及工作。
(一)辩证对待矛盾
通过社科普及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必然涉及以下内容:在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互动中既与时俱进地完善理论又深入浅出地服务群众;在真理与价值的矛盾协调中既求真务实地宣传科学理论又坚持以正确真理观和价值观来指导群众生活;在外来与本土的矛盾化解中既汲取其他文明成果又凸显中国人文特质;在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转换中既继承优秀传统又坚持推陈出新;在先进性与通俗性的矛盾张力中既坚持联系群众又必须保持先进;在开放性与本土性的矛盾驾驭中既坚决融入全球化又坚持打造中国特色;在阶级性与人类性的矛盾认识中既坚持站稳立场又坚决完成育人使命;在原则性与多样性的矛盾分析中既坚持主导价值又尊重个性发展。矛盾既是解决问题的障碍,又是推进工作的动力,社科普及只有不断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内在矛盾规律的认识,辩证对待矛盾,辨识道德滑坡现象的真伪,明确精神家园荒芜的危害,分清价值观困境成因的主次,探索防止价值观迷失的相应对策并分清轻重缓急,才能真正成为群众生活的知心人,进而对症下药地说服人,因势利导地教育人,扬长避短地启发人,坚持原则地引导人。因此,社科普及应与社科研究相结合,以理论发展开掘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源泉。
(二)走好群众路线
社科普及工作要走群众路线才能以说服力、吸引力和支持力而获得生命。一是确立人民大众立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只有以群众的利益和需要为基准开展工作,讲求人文关怀,深入生活才能指导生活,才能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二是以人为本,重视主体需求。人民群众是个在文化程度、知识结构、职业特点、生活状况、年龄、兴趣等方面有差异的群体,区别对待不同主体需求才能服务全社会,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具体需求相对接。三是发挥群众的创造力。马克思早就指出:“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是希腊艺术的素材。”[9]可见,人民群众的生活创新是理论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四是善于对话交流。同人民群众平等沟通,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目标与群众实际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既贴近生活又通俗易懂的“作品”普及来以理服人,以典型生动的行为示范“化”人。五是明确学以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武器”意义上的价值目标,依靠找准问题、解开疙瘩、打破瓶颈,让群众享受科学理念的学习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化生活在实践层面的价值导向,必须帮助群众理解精神追求和致力于自觉人生的意义,激发群众逐步领会和日常践行的热情,把领会和践行作为一种人生常态内化于自己的自觉人生之中。六是讲求知识与文化的辩证法。理论知识只有化为群众文化风尚,才能依托人民群众的实践推动力,夯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进而让群众路线越走越宽,不断壮大社科普及的社会力量。
(三)肩负起文化责任
社科普及有别于自然科学普及,担当文化责任必须做到文化自觉。一是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探究而言,学界必须攻克“面包有了,人往哪个地方去”的时代难题,让群众了解价值既依靠人民主体的劳动创造,又在客观上倾向于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既要保障个体权益的丰富性和正当性,又要捍卫民族整体利益的根本性和神圣性,二者协调才能共赢。二是社科普及不能以理想主义的情绪宣泄来诉求普世价值,而应该从文化责任的高度引导群众正确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价值理想,肩负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先进文化的历史责任。当今,“恶搞”经典、“戏说”名人及不负责任地解读历史传统的行为搞得热火朝天,以吸引眼球、情绪宣泄、谋取私利为目的的“三俗”作品及文化骗术在社会上大行其道,“网络虚拟流行化、文字语言粗俗化和社会价值理想平面化、平庸化的趋势”[10]让生活的真实、劳动的创造和道德的意义被遮蔽。相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作品在偌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要通过社科普及来改变这种状况,学界应当克服学理研究上“崇洋媚外”的文牍主义心态,克服关于“如何表述”等论争上的“自我迷恋”心理和“文化圈地”行为,以文化责任的历史担当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合力,引导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
(四)发挥独特功能
社科普及工作具有推动理论与实际结合、人化与化人互促的独特功能。只有将价值导向与群众生活相结合,充分发挥普及主体“四两拨千斤”的牵引作用,而不是片面追求理想主义的学术之“真”来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才能带动社科普及工作的社会力量不断生发。做好社科普及工作,就要直面问题又聚焦难点,而不是避重就轻、无的放矢;要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而不是“言必称希腊”,更不是纸上谈兵;要恪守精神原则,针对现实问题,而不是南腔北调或以应景态度来抵制社科普及工作;要创造出反映群众生活实际的新作品,树新典型、找新途径,而不是高谈阔论或老调重弹。社科普及是一项“顶天立地”的事业:理论求真上与时俱进地研习经典原著以达“顶天”,出发点和归宿上须务实地直面群众生活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以求“立地”。有理论、有思想,又有途径和办法,社科普及就会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立”,就人民群众生活实际的平地“坐”,最终向引领大众化的宽处“行”。
(五)破除环境干扰
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先进文化和正确的价值导向不能占领前沿阵地,反科学和伪科学的东西就会蠢蠢欲动、兴风作浪,错误的价值导向就会误导群众。正如孙伟平所言:“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的吸引力、凝聚力是文化软实力竞争的主阵地”[7]。当前,打破“主流建设十年功,不如世俗消解十分钟”的怪圈,需要社科普及内容“要在反映科学技术最新进展的同时,强化科普的社会责任意识”[11]。逐步辨识和破除“高层精英文化的失落”“理性主义权威的弱化”和“完美英雄主义的隐退”[12]等社会思潮变迁带来的负面影响,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应对社会思潮变迁中演绎的文化隐忧,唤醒公众的理性认知、情感共鸣和精神觉悟,依靠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家庭、单位和社会环境,利用好网络信息平台,知难而上,于解构中构建,让正气压住邪气,以对人民群众负责的决心和有说服力的创造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四、结论
科普是大科学时代的“小问题”,但社科普及却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大课题”。社科普及是推进大众化工作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是社科普及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社科普及的艰巨使命。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遵从社科普及规律,探索走民间化、社会化与组织化相结合的道路,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打造科普精品、创新载体形式,进一步深入探究社科普及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作用机理、作用途径、作用效果评价指标等,才能真正形成与逐步提升推进工作的理论发展力、实践推动力、主体牵引力、文化整合力和环境助推力,社科普及也才能以自身的繁荣发展来完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5.
[2]章道义,陶世龙,郭正谊.科普创作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4.
[3]KARL SAGAN. Why scientists should popularize science[EB∕OL].(2007-03-23)[2014-02-10]. http://scitationaiporg / getabs / servlet / GetabsServlet?prog =normal&id=AJPIAS000057000004000295000001 & idtype=cvips & gifs=yes.
[4]吴顺发.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应纳入科普法范畴[J].南方论刊,2004(2):47-50.
[5]漆仲明.论如何在社科知识普及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9-11.
[6]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3.
[7]孙伟平.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途径[N].光明日报,2012-08-17(11).
[8]郭湛.文化: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J].新华文摘,2005(19):32-35.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3.〖ZK)〗
[10]万俊人,尚伟.我国社会转型中的道德文化建设问题[J].新华文摘,2013(7):34-39:.
[11]李志明.科普的社会责任与实现途径创新研究[J].科普研究,2013(1):13-18.
[12]孙正聿.哲学修养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8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