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立体裁剪》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
2014-08-26赵绮李春暖陈泓
赵绮 李春暖 陈泓
【摘 要】本文从服装立体裁剪这一传统课程出发,结合课程现行教学的实际情况,研究探讨了如何在立体裁剪课程中实现“项目化”教学改革的问题。在新的教学理念下,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分体系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研究为职业教育走“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发展道路提供良好的参考。
【关键词】服装立体裁剪 项目化 教学改革
1 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服装立体裁剪》是高等服装院校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隶属《服装结构设计》,在服装工程专业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不可替代的作用[1]。目前的《服装立体裁剪》课程,使用的是传统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问题在于:其一知识体系是基于科学框架里的各个理论以及技能的知识点的,和实际企业对于立体裁剪的实际运用能力差距较大。也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缺乏兴趣的情况。其二,由于传统的立体裁剪课程考核偏重结果:即重点关注的是最后的作业质量,却忽视了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对相关立体裁剪技能方法的总结和归纳,一些学生为了应付课程考核甚至存在做好了作业就了事的消极学习心态。最后就是教师示范指导压力比较大,由于学习过程中,学生碰到的问题各式各样,教师在教学现场往往是分身乏术,而学生在等待教师指导的过程中也浪费了大量课堂时间。
2 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目的
第一,通过将项目化教学改革,将《服装立体裁剪》课程里面涉及的体系知识和能力要求分散并贯穿到从简单到复杂的若干个立体裁剪教学项目中,提升应用能力培养。第二,使得学生的学习重点转换到对立体裁剪过程中技能和技巧的总结和思考上,提升学生立体裁剪的自学和归纳能力。第三,通过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降低教师的实践操作示范指导压力。从而最终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训情境为中心的转变。
3 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现基础
以上改革如果要落实,需要几个方面的基础:其一是需要服装企业的支持与参与。其二,便于学生交流,需要学生掌握简单的PPT制作方法,其三,要求学生配备一定的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
对于第一方面,基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与嘉兴欣禾职教集团的紧密联系以及服装专业和嘉欣丝绸等优秀服装企业一直保持着的良好合作关系,使得课程的改革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在第二方面,由于暂时还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在课改的初期,可以考虑在课程内容适当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基础的PPT制作进行简单讲解,帮助学生能顺利完成课改后的《服装立体裁剪课程》部分作业。最后一个方面,由于生活条件的提升,学生都基本配有笔记本等相关电子设备,这使得课件制作过程也变得切实可行。
4 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
4.1项目化教学模式的课程设置改革
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下,课程对原来内容所涉及的技能知识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适当加大了课程的教学课时量。教学内容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原来的基础立体裁剪技巧。第二方面,技巧应用企业实例。经过刻意选择,保证每一个实例包含若干个基础立体裁剪技巧。在实际授课中,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教学是结合起来的。也就是说若干个立体裁剪技巧讲授完成后配合一个相关的企业实例项目组成一个教学模块,最终将原来的课程划分为若干个由易到难的教学模块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4.2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模式改革要求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学习态度转化成“我要学”的主动学习态度。具体方法如下:首先由教师统一讲解相关立体裁剪技巧,布置相关模块作业,接着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完成相关作业,如果碰到了困难,必须先和同组的同学进行探讨。其次是向向其他小组求助。最后才转交给专业教师进行解答。由于每个学生碰到问题,首先可以请教的不是教师,而是同学,这样就可以使得学习的过程从原来的“填鸭”模式,转换成通过交流和沟通才可能获取的“自主”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4.3项目化教学模式的评分体系改革
评价体系的核心要义是评价学习过程而非只评价学习结果。具体改革如下: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通过拍摄图片等方法,进行总结归纳。然后,要求学生制作完成一个相关的PPT总结。最后,每组推选出最好的学生,进行展示交流,最后综合考虑,评选出课程成绩最终优秀的学生。在项目化教学模式的评分体系改革探索中,考核的重点从原来对立体裁剪作品效果的关注转换到对立体裁剪过程中技巧和方法的归纳和总结,也就是说即使学生的最后作品并不是十分出色,但是只要能将所使用的立体裁剪技巧和方法总结和归纳得相对完整和到位,那么这个学生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课程分数。
5 《服装立体裁剪》项目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1课程设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课程设置上,要针对本专业、本地区、本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制定与行业企业、运作环节相关的课程内容,将专业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按模块式教学模式进行,针对企业岗位群的对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需求,实施课程教学过程,以便更大限度满足企业不同岗位需求[4]。一般是先由服装企业提供一些比较典型的立体裁剪案例给服装专业教师,然后由专业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对进行一定的修改,变成适合实际教学需要的若干立体裁剪教学模块,在此基础上,企业再对教师的案例进行二次提炼,使得其和实际服装生产要求一致。多次反复直至完成。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服装市场的款式每年有一定的变化,也要求教学内容每隔一定的时间需要进行细节方面的的微调以便更加契合服装市场的实际需求。
5.2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模式方面,本次改革的变动还是比较大的——实现由单向传授到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方法的改变,把学生学习立裁知识的过程变成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探究服装立体造型的过程[5]。必须注意的是,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在分组的时候,为了使得小组的团队模式得以实现,有必要在每一个分组中有意识地加入一个专业理解接受能力相对较好,动手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的组长。其次,在改革的过程中,虽然理论上设计了三个阶段——即教师统一讲解布置作业以及小组内讨论阶段——小组间讨论阶段,教师最终解答阶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各个阶段都会存在,一般到课程的最后,需要的阶段越少说明教学越成功。
5.3评分体系改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学生以往一直缺乏归纳总结知识点的训练,在改革初期,很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以及一些问题。所以在这一方面还是建议由教师多参与,直至后期,大部分学生基本都习惯了这种新的课程学习和评价模式后教师才逐步从这一过程中撤离。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在这一方面都要有更多的耐心和韧劲。特别是在最后一个阶段,班级里的交流和评比阶段,由于学生的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到交流的成效,就要求教师参与到学生作业的完成和修改过程中,这一点对于改革的成效还是较大的影响的,因此在实施改革过程中务必要注意。
6 结束语
对于项目化教学改革这一大趋势而言,《服装立体裁剪》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也只是整个项目化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研究的开展也为其他课程构建新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相信通过学校一线教师和企业同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职业教育的项目化课程改革必将日趋完善,深层次地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窦晓琛.浅议项目教学法在《服装立体裁剪》课程中的实施[J].山东纺织经济,2011(5):88.
[2]章瓯雁.《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8(23):32.
[3]李凤仙. 项目驱动法在服装立体裁剪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职业技术教育,2010(14):60.
[4]韩耀红.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63.
[5]魏静,欧阳心力,张振岳.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纺织教育,2011(26):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