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血管病患者院内感染临床分析及对策

2014-08-21刘爱华滕军放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23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感染率无菌

刘爱华 滕军放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郑州 450052

脑血管病患者院内感染临床分析及对策

刘爱华 滕军放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郑州 450052

目的 了解脑血管病患者院内感染状况及易感因素,探讨减少脑血管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对策。方法 对2013-01—2014-01住院治疗的2 410例脑血管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院内感染152例,感染率为6.3%,60岁以上占82.9%,以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居多。结论 高龄老人侵袭性操作、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及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是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

脑血管疾病;院内感染

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由于躯体脏器功能障碍较易发生院内继发感染,从而影响了患者疾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同时,是否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也是体现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1-2]。现将2013-01—2014-01我院脑血管病并发院内感染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3-01—2014-01我院神经内科病区住院患者2 410例,发生院内感染152例(6.3%),男71例,女81例;年龄54~91岁,平均68.5岁,>60岁126例(82.9%),男女比为1∶1.14,住院时间5~183 d,平均16.5 d。合并有基础疾病患者135例(88.8%),其中糖尿病41例,高血压123例,冠心病97例,肺部疾病37例,其他5例。138例(90.8%)患者使用过抗生素,其中使用1种抗生素78例,两种34例,3种12例,预防性用药14例。127例(83.6%)患者有过侵袭性操作,发生院内感染51例(40.2%),共培养出病原菌5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31株,革兰氏阳性杆菌8株,真菌15株。

1.2 方法 所有病例按照中华医学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逐个查阅病历记录、医嘱单及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并填写统一调查表,根据不同病种、感染部位和住院时间分别进行院内感染率的分析,所取患者感染性标本( 血、咽拭子、痰、中段尿、粪、局部分泌物) 常规方法进行分离细菌和培养,菌种鉴定采用API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

1.3 统计学分析 相关数据进行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病种与医院感染率 病症越重医院感染发生越多,各病症感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病种与医院感染率

2.2 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 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发生机会越高,见表2。

表2 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率比较

2.3 院内感染部位 下呼吸道感染82例(53.9%),上呼吸道感染24例(15.8%),泌尿道感染28例(18.4%),胃肠道感染11例(7.3%),皮肤黏膜感染7例(4.6%)。

3 讨论

脑血管病患者中多数为急症住院老年人,且年龄大多数在60岁以上,入院时意识大多数是昏迷或伴肢体功能障碍,个别痴呆。这些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其他疾病感染率,本次调查的院内感染率为6.3%,符合这一特点。另外,感染部位最常见的是下呼吸道和泌尿道,约占53.9%和18.4%,基础疾病以脑梗死最多,其次为脑血管供血不足。综合分析原因主要有:(1)脑血管病患者由于其肢体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不规则饮食,痰液不能有效排出,易致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等院内感染。(2)侵袭性操作,如留置尿管、吸痰、气管插管、锁骨下留置针、留置胃管、气管切开等均可损伤组织黏膜,较易发生院内感染。有资料证实,气管插管中77%可造成气管内误吸,在插管72 h后气管内70%出现菌丝,泌尿系感染导尿及尿管的留置关系密切[4]。另有资料报道561例院内感染中83%是尿路感染,其中93%是由尿管留置引起[5]。(3)高龄及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易发生院内感染。因老年人各脏器功能不全和机体免疫状态低下,如有其他并发症,更易发生院内感染,如合并糖尿病,此类患者由于应激反应引起内分泌紊乱,造成下丘脑-垂体功能受损,使内源性皮质醇增多,使血糖进一步增高,糖尿病病情加重,而糖尿病与感染二者互为因果,且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极易导致院内感染。(4)长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易导致体内菌群失调,影响肠道B族维生素的合成,有时甚至造成肝、肾及骨髓损害,致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为诱发致病菌或真菌继发感染,躲避或干扰宿主的防御提供了条件。(5)医院陪护及探视人员较多,专业技术人员无菌操作不严格,不注意保护患者,室内空气污染严重等,也是重要原因。

4 预防措施

(1)加强基础护理,卧床患者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每2 h翻身拍背1次,不仅能预防压疮,还能有效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形成。叩击时应询问患者的感受,观察面色、呼吸、咳嗽、排痰等情况,听诊肺部呼吸音变化。必要时可用排痰机排痰,行气管镜吸痰。(2)营养支持,给予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不能自行进食者,可留置胃管,必要时给予静脉高营养。(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掌握留置导尿的指征,插尿管时必须要严格无菌操作,并使用抗反流尿袋,防止尿液倒流,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尿道口护理2次/d。吸痰时戴无菌手套,吸痰管每次更换。胃管定时更换,口腔护理2次/d。(4)加强病房管理,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尽量减少陪护、探视人员。病房定时开窗通风,2次/d,30 min/次。病房可用移动消毒机消毒30 min/d。(5)合理应用抗生素。护士必须掌握合理用药知识,根据医嘱正确留取各种细菌培养标本,以免影响结果,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理有效抗生素,慎用广谱抗生素。护士执行时,根据药物半衰期决定给药时间,自觉按规定时间给药。(6)医护人员要注意手部卫生。医务人员要严格掌握洗手的五时机,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流动水冲洗后用干手纸擦干,可清除80%的一过性细菌。必要时床边可放置快速手消液。(7)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本资料显示脑血管病并呼吸道感染占感染的首位,故应作为预防和护理的重点,特别是气管插管和切开的病人,吸痰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留置胃管患者,注意进食时,头部抬高15~30 cm,防止食物反流,避免吸入性肺部感染。(8)深静脉置管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每日更换敷贴,严密观察局部情况,必要时局部分泌物做细菌培养。

[1] 孙孝芹,崔霞,程军.发挥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7) : 852-853.

[2] 宋丽红,贾会学,贾建侠,等 . 医务人员手卫生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 : 35-35.

[3] 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0,6(5):306.

[4] 叶斌主,邓秀.415例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9,9(2):92.

[5] 阳世伟,殷磊.医院感染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55.

(收稿2014-05-12)

R473.74

A

1673-5110(2014)23-0032-02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感染率无菌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某地区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的分析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