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中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导入

2014-08-15张俊鸽

课外语文·下 2014年7期
关键词:问题导入中学语文教学

张俊鸽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千变万化,却不离其宗。对于问题导入,好的问题导入,举一反三,能发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加深记忆,并且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其好的引导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问题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如果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教学中好的问题的设置与导入,就奠定了一堂成功课堂。“问题导入”顾名思义,问题的设置,在教学中就是引导和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教学导入方式。在中学课堂上,特别是语文课堂上,更需要成功的问题导入。

问题的导入不是信手拈来的,也不是照搬照抄来的。而是经过自己缜密的思维,尽量做到科学的问题设置。首先通过自己的认真备课,让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通过自己的思考,想得到学生什么样的答案,想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思维,经过长时间的思索形成一系列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顺着文本的逻辑性,把问题从浅到深,逐步地显现出来。还得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样的问题,不同的问法,都会得到学生不同的反应。罗列、整理、修改、再修改等等,好的问题才会成型。所以问题的设置很关键,学生会不会答,会答到什么程度,教师又应该怎么样进行引导,这里充满了机动性和灵活性。这也是对教师素质的一种考验。

好的问题设置,引导着学生去思考,然后慢慢启发他们有了自己的认识,做到举一反三。例如在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的教学中,我用高一学过的辛弃疾的词《永遇乐 京口北顾亭怀古》导入,一是对以前学习知识的复习,二是让大家对辛弃疾这个爱国词人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进而拉近学生对《青玉案·元夕》的认识。

欣赏词作首先从学生的初读和品读入手,一步一步让学生顿悟。初读,让学生自己领悟,这首词上阕和下阕分别在写什么?很简单,学生都能回答出来。问题一定从简单处入手,否则有些学生在课堂刚开始跟不上思路,就会走神、瞌睡,甚至厌恶这门课程。

语文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就在于逢人必会,紧接着这首词重点是写上阕的景象还是下阕的人?这个问题让学生去慢慢思考,随后他们点出了这首词的主旨句“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问题顺势而下,既然是写人,为什么作者在上阕花了这么多笔墨写元宵景象呢?这个景象和下阕的人有什么联系?(我想让学生明白“反衬”这种写作手法)引导学生思考:原来上阕热闹非凡的景象是在反衬下阕人物的孤独。学生明白了这是写作的一种表现手法,这样的手法自己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写作中用到,更加衬托出自己内心真正要塑造的物象。

顺着思路再接下来提问:那么寻找的这个人在哪里?作者在着力刻画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呢?问题问到这里的时候,学生已经从词表面上理解了这个人物形象,在倾城狂欢的元宵节上,作者寻找的“这个人”竟然在灯火冷落处,传达出这个人的形象是孤独、寂寞的。如果整首词就紧紧停留在这个表面,挖出了塑造的人物形象,那这首词就根本还没开始赏析,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为什么作者要塑造这样一个孤高、淡泊的女子形象呢?这就必然要“知人论事品诗词”了,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辛弃疾的人生经历(①辛弃疾起义南归时期。曾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后投奔耿京为首的抗金农民义军。②辗转任职时期。南归后,在历任地方官期间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但遭到主和派的打击,被罢职。③被贬家居,反复起用时期。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学生们这个时候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词中元宵节的热闹场面就是当时南宋朝廷不思进取,偏安江南一隅,“西湖歌舞几时休”的真实写照,而那个孤高、淡泊的女子恰恰就是词人不与当朝者同流合污的写照,“那个人”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恰恰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

这个时候同学们的表情告诉了我,这时他们才真正读懂了这首词,才真正理解了当时的辛弃疾。没想到表面上读起来的一首爱情词,竟然有这样深奥的含义在里面。这样的问题导入,整个课堂学生都在由浅入深的进行思考。他们不仅有一种收获感,而且培养了一种探究的思维,为他们在写作中打开了一种思路,也为他们以后遇到的诗词,会做到知人论诗,深入探究,打下基础,从而得到分析到位之后的一种成功感和愉悦感,树立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探求的意识,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一堂好的课堂不是教师多么的妙语连珠、口若悬河,而重要的是看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思考,是否有所收获。而好的课堂问题导入是成功教学必备的基础。

可见,语文课堂上好的问题的导入,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学生爱思考的习惯,激发了他们分析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做一个想思考、能思考、会思考的“大活人”。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导入中学语文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数学课堂问题导入艺术实践研究
以“动”促“学”,以“学”带“动”
刍议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有效导入”教学策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