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本,提高阅读能力
2014-08-15游文坤
游文坤
【摘要】“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出口听声音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读性。读、说能力是阅读的基本能力,但说要以读为基础。学习语言,若抓住了“读”这一主线,反复实践,精于指导,学生就能在读中由感而悟,由悟入境,最终与作者达到心灵相通。因此,阅读教学要坚持落实以读为本。
【关键词】课堂教学;预习;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以“读”为本,就要以“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保证读书的时间,加大读书的实践及注意的指导,尤其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善于在读书过程中发现疑难,并在深入读中解决疑难,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布置任务,课前通读
课前通读,相当于以读为主要方法进行预习。课堂通读一定要有任务,学生才会“有的放矢”。在教学实践中,我给学生布置如下几条课前通读任务:1.把课文读几遍,要读得连贯通顺;2.遇到不理解的字词要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多读进行理解;3.根据“预习”和“思考、练习”的要求再想一想;4.自读中觉得重要的地方,或有疑问的地方,在书上批注。这是一般的课前通读任务,在具体的课文中可灵活运用。如在教《再见了,亲人》之前,布置学生通读课文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别扮演大娘、大嫂、小金花等人物,准备在课堂上分角色朗读表演。为演活剧中人物,同学们课前一遍一遍地读,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琢磨每句话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及朗读时的语气、语调、语速的处理。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课前有目的、有任务的朗读,就能慢慢体会出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二、指导“读”法,课上精读
(一)明确读的目的
课堂上教师提出明确的读书目的,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如在教学《难忘的一课》的一个片断时,我以设问的形式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作者在教室里空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使他那样感动,使我们读起来这样感动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朗读写‘教室部分的内容。”
(二)注意“引读”方法的应用
“引读”是老师引导学生接读,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理解内容的过程。引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在教学《凡卡》一文中描写“凡卡挨打”部分时,我采用转换角色引读法。我说:“现在你们就是小凡卡,听我的问话:你又挨了一顿打,老板为什么打你呢?”“生:因为我在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我又问:“凶狠的老板是怎么打的?”生:“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在这一问一答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转换角色,从一个阅读者转换成文章的主人公,更好地体会出凡卡内心的悲伤,感受他生活的悲惨。
(三)读思结合,在读中质疑
边读边想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要指导学生以读促思,以读助思。如在教学《美丽的公鸡》一文的前半部分后,我引导学生质疑。一个学生说:“我觉得这只公鸡并不美丽,因为它不做有益的活儿,而是到处游荡,找人比美。但是题目为什么要用‘美丽的公鸡呢?”另一个学生则说:“老师,我把题目改成‘臭美的公鸡可以吗?”我则适时点拨,让学生再次精读课文后半部分,学生豁然开朗,原来公鸡能知错就改,还是一只美丽的公鸡。
(四)反复练读,注意读的方式的选用
如刚接触课文时,宜采用出声读;思考问题时,宜采用默读;品味语言文字时,宜采用轻声自由读,读出自己的体会、感情。此外还可以结合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在深入理解句子及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还可以反复读,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达到理解与表达的统一。如诗歌《瀑布》中的“好伟大啊,一座珍珠的屏!时时吹来一阵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如烟,如雾,如尘”这三个比喻一样吗?有什么区别呢?它们各是什么样?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进一步感受瀑布在风中像烟一样沸沸腾腾的“势”,像雾一样迷迷漫漫的“态”,像尘一样星星点点的“形”。然后一遍一遍的朗读,同学仿佛变成“烟”“雾”“尘”了,通过这样训练,不仅让学生学到朗读技巧,加深对课文理解,从而达到反复朗读的要求。
三、课后多读,注意积累词汇
课后多读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通过课上的学习和课后阅读,注意积累词汇,学习写作方法,利用迁移规律把课内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课外,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譬如自学时,有什么好词好句,可让学生写一写,读一读,这样有恰到好处的动手方法,可把学习好习惯引上了“正轨”。
总之,读包含着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吸收积累—转换创造”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提高阅读能力,“读”是关键。这种借助“读”而达成的悟性理解是有创造力的,也正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上乘境界。
(编辑:刘 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