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教学让学生成为研究者
2014-08-15向化月
向化月
【摘要】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以教参的阅读代替老师阅读,以老师的阅读代替学生阅读的现象,以及老师在教学中以本为本、就文解文,学生在学习中断章取义、死记硬背的现象非常普遍。课堂上,老师逐字逐词地讲解,逐句逐段地分析,一个学期下来,将教材上的三十来篇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学生的读写能力未能得到培养,语文素养未能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文性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自古以来,言简意丰、含蓄委婉的文风倍受推崇,简洁、含蓄是文学审美的重要标准,是大多数作家所追求的风格,导致了很多文学作品的主题深深地隐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中,隐藏在作者的思想和社会的背景里,就凭字面的意思或对单一文本的诵读,很难直达文本的核心。我们认为,课堂上,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其他文本
(互文文本),在互文文本的相互参照和影射下,品味隐含在文字背后的深意,发掘原文本新的意义,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了解有关文学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从而获得对一类文化现象的认知,这种教学称为互文性教学。
互文性教学是一种比较式的教学,我们对互文性教学进行了几年的探索,获得了些许经验,本文以人教版课文《鲸》与苏教版课文《蓝鲸》进行互文性教学为例,谈一些本人对互文性教学的粗浅认识。
1.对两文的结构进行比较。通过粗读课文发现,两篇课文除了介绍鲸的体型、活动特征外,都是以介绍鲸的生活习性为主,但两篇课文是不是就完全相同呢?通过研讨,学生发现,在《鲸》里,介绍生活习性用了四个自然段,而《蓝鲸》却只用一个自然段。通过比较,学生领悟到,写作时,结构是由作者的表达需要而确定的。
2.对两文的语言进行比较。两篇文章都有介绍吃食的内容,这样就为互文性教学提供了条件,探究两位作者在写鲸吃食的动作上的差异,既必要又有趣,可以让学生发现,在写作过程中,文章的大体结构及主要内容是约定俗成的,但是语言组织却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个人风格。学生通过研究发现,两文在用词上大致相同,但是,《鲸》中写鲸吃食时用的词是“吸”,而《蓝鲸》中用的词是“推”,那么,“吸”和“推”到底谁更好呢?有的说“吸”用得好,有的说“推”用得好,还有的说必须两个动作同时进行,鲸才能吃到更多的食物。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体验、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的能力。
3.对两文的说明方法进行比较。鲸的体形在生物界是最大的,是其他生物无与伦比的,要介绍鲸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但问题是怎样介绍,用什么方法来介绍?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方法,这也是进行互文性教学的一个很有价值的材料。对说明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相对于单一地教师硬性灌输来说,更具有趣味性,更具有挑战性,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说明方法和语言,并且在他们的脑子里有着更加深刻的印象。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用“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这些说明方法效果最佳。他们还发现,《鲸》与《蓝鲸》说明的切入点有异,《鲸》用“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牛那么重”的局部描写入手,来说明整体之大,而《蓝鲸》却用“相当于300头黄牛的重量”的整体描写入手,说明蓝鲸之大。也就是说,描述物体时,可以从“局部”或“整体”两个方面来作比较。于是他们明白了要说明一个特点可用哪些方法,同时也明白了,如何找准切入点,才能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结本课教学,感到收获不匪,让我对互文性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1.通过这次教学活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以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在学习实践中,学生对互文性教学这种比较探究的学习方式很感兴趣。对于像说明文这样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文章,但通过与同类文章的比较,学生发现了一种新的学习语文的方式。这样的课堂就像在做游戏,就像在找规律,就像在做学问,有探究发现的喜悦,有思想碰撞的快乐,有触类旁通的收获,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2.在互文性教学中,现实、有趣、探索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的主要形式,与新课程提倡的学习形式多样化不谋而合,它改变了传统课堂以本为本、就文解文的教法,学生在学习中断章取义、死记硬背的学法,将师生在课外阅读的文本引进课堂,解决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文本与课外阅读文本相互割裂的状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一种以文本为中心,利用文本的相互迁移和相互借鉴而进行识字习词、阅读创作的全新的语文学习方式,让学生既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建构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合理的教学融合形式。
3.互文性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多方面的材料,从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拓展了思维空间。同时,在如此长期的训练中,学生明白了在文本阅读中,搜集文本、搜集材料的重要性,也暗暗地学会了搜集文本、搜集材料的一些方法,掌握一种方法,比读懂一篇文章更重要。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叶老告诉我们,在语文学习中,比较多了,归纳多了,揣摩多了,体会多了,学生鉴别语言的能力就会得到增强,就会在自觉不自觉中掌握语言的一些规律,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4.互文性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研究的素材和研究的环境,引导学生用研究的态度来进行学习活动。《鲸》的学法使学生收获很大,其他课文也能可以这样学吗?我利用课文启发他们,哪些课文能够这样学,并就这几篇课文给他们讲了要搜集哪方面的材料,从哪些方面去对比,从方法上给予指导。按照我的指点,学生发现,其实每一篇课文都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我进一步告诉他们,在浩如烟海的文本中,每一个文本都能找到与它相近的文本,用这些文本与课文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异同,领会各自奥妙,那么,你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到快速提高。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互文性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XJK011CJJ053)的部分研究成果。
(编辑:龙贤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