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夕阳箫鼓》中的曲式结构及表现手法
2014-08-15刘娟
刘 娟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充满神韵的音乐作品。可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音乐的审美也不断在改变,音乐载体的不断推陈出新使得传统音乐作品开始被局限。尤其是西洋乐器的不断涌入,其能够演奏多声部音乐的特殊功能,很快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尤其是钢琴曲更是得到了普遍应用和认同。于是,中国作曲家与时俱进,将传统古曲进行了改编,用钢琴演奏,将西洋音乐元素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现代气息的中国钢琴曲。钢琴曲《夕阳箫鼓》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概述
钢琴曲《夕阳箫鼓》是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于1972年根据同名琵琶古曲《夕阳箫鼓》改编而成。该作品发挥钢琴优势,将西洋乐器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相融合,奏出了中国古曲的神韵,堪称钢琴艺术“中国化”的典范。
《夕阳箫鼓》原本是被誉为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的琵琶古曲,又名《夕阳箫歌》,曾有多种版本流传了下来,如《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等。曾流传于江南一带,因此有人猜测《夕阳箫鼓》的立意可能来自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但更多人认为《夕阳箫鼓》从其音乐内容和所展现的意境来看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相似之处。最早出现的《鞠士林琵琶谱》手抄本中,该曲谱为无标题的七段。后陈子敬在其琵琶谱手抄本中为每段列出了不同的小标题并借此展现意境。平湖派琵琶传人李芳园在《李氏谱》中将其改名为《浔阳琵琶》并作了改动,由原来的七段扩展为十段并加上了雅致的标题。后来汪派宗师汪昱庭在李芳园的曲谱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润色,使其接近于民间乐曲的原貌,并将其改名为《浔阳夜月》。到了上世纪20年代,郑觐文等将其改编为民族管弦器乐合奏曲,取名为《春江花月夜》,并拟出十个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致乃归舟”和“尾声”,充分展现了古曲的气质与意境。正是这次成功的改编,使得该曲被广泛熟知和喜欢,对后来的改编产生了直接影响。
黎英海先生改编的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在传统作曲手法的基础上,运用重复、变奏、衍展、模进、紧缩、承递(鱼咬尾)等多种技法,将音区、速度、力度、演奏方式的变化有机结合,再添加上独立的引子和尾声,形成了一首自由变奏钢琴曲。改编后的《夕阳箫鼓》以其九曲连环的变奏,曲折婉转的旋律,将春江花月的夜色景象生动地再现在人们眼前,展示出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天人合一”的意境。
曲式结构分析
中国传统音乐通常将单一的旋律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用以揭示特定的主题含义和表达情感。黎英海先生在改编《夕阳箫鼓》时采用了中国特有的叠句曲式,同时保留了琵琶古曲的结构样式:变奏曲式,运用了西洋作曲的变奏技巧,在速度的编排上延用了中国传统器乐曲典型结构“散—慢—中—快—散”,以渐变的自由处理方式编排节奏和力度,以其独特的作曲方式表达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不仅如此,黎英海先生在原曲的基础上,对段落结构进行了一定的压缩删减,使其承接更紧密、结构更紧凑。改编后的钢琴曲由11个小段落组成,分为:引子、主题、变奏和尾声。整曲编排以插部为中心,使得乐段通过多层次对称结构紧紧连为一体。从结构分析,各部结构没有以终止式来划分速度,而是利用不同速度间的变化将速度明显地表现出来。全曲十一个段落,速度依次为:散板、中庸的行板、中板、活跃、柔和、广板、小快板、稍慢、慢起渐快、由慢渐快至快板、广板,充分体现了“由静而动,由动而静;由远而近,由近而远;以景抒情,情寄于景”的中国特色艺术表现特征。
引子部分采用散板形式,节奏自由,略微展现出主题音调,同音反复收尾。运用装饰音的同音反复模拟箫声音色,利用其中五个音展现主题核心。两次同音反复在动静远近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夕阳江景。第二段作为该曲的主题,以从容小慢板加五声音阶式自由模进的变化发展构成三句式乐段,打造了一曲抒情船歌。这部分旋律线波状下行,最后三小节既为整曲核心音调,又被后面多个变奏用于结尾,构成了独特的“变头同尾”结构。低音声部的五声音阶音调伴奏与旋律声部共同打造出平和意境。而在节节句句之间的同音承递,首尾相连则为我们展示了我国传统旋法“连环扣”,俗称“鱼咬尾”。而将对比式手法作为钢琴织体和复调的多次运用,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乐曲的典型风格,逻辑统一求变,将乐曲拉伸推进的同时又进一步深化情景。这也使得结尾处的音乐成为整曲音乐的核心。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均为变奏,三者之间的连接紧凑,过度自然。第六段选用插部加慢板的五句式乐段,利用旋律波状下行打造了一种空泛深沉的意境。第七段、第八段、第九段、第十段再次选择变奏。而第十段作为整曲高潮出现,先以均匀八分音律推近高潮,再以低音八度和九连音将乐曲推向高潮。第十一段以自由的广板加不等长的两句式乐段作为该曲的尾声,以再奏核心音调、再现主题和综合前面多段因素的方式打造结构布局的再现功能,使得全曲民俗风格达到统一。
创新表现手法
中西方音乐形态各异,中国传统音乐是以单声部线性为主,因此将单声向多声音乐形态转变成为了中西方音乐和谐融合的关键。黎英海先生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利用钢琴的多声处理,将中国音乐中的单声旋律结构通过钢琴演奏呈现出多声立体结构,创新了我国钢琴曲原有的改编手法,研究出了如结构整合、和声叠置、复调处理、民族乐器音色模仿、织体创新等手法,成功地用钢琴表达出了中国音乐的民族风格,为中国钢琴曲创作找到了新的方向。为了将西方和声原理与中国民乐和谐地融合在一起,黎英海先生创新了和声手法。和声的基础是和弦。西方音乐中的和弦多位三度叠置,而中国民乐则是以“五声性”为主。如果完全按照西方惯用和弦方式改编将使得《夕阳箫鼓》失去民乐的特征。因此在改编中,黎英海先生在和声运用上将西方音乐传统和弦用法进行了改编。首先采用了空五度和弦。即在五声调式的基础音上,用空五度根音旋律位置原位和弦替代完整的三和弦。这样的改编不仅保留了原有三和弦的功能意义,又冲淡了和声功能。其次将二度和声音响与三度和声音响交替转换以产生特定的和声效果,突出情绪。第三,采用了附加音和弦增添了和声的色彩,以冲淡三度和弦的功能意义。第四,分解和弦式琶音和弦,模仿琵琶演奏效果,强调旋律,使整曲连续。第五,采用了极具民族特点的隐蔽式终止式,在明确各个段落的同时完成了两个段落之间的转换,使整曲紧凑。尤其在最后一个终止式的运用上采用了非传统的和声进行,在终止全曲的同时,实现了全曲总体风格的统一。
为了更好地展现中国钢琴作品强烈的民族特点,黎英海先生在钢琴曲《夕阳箫鼓》的织体写作中加入了对民族器乐的模仿。运用对箫、笛、古筝、琵琶等一些民族乐器的音色及音乐语言的生动地描述,独创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钢琴织体写法,并以此引发听者对特定场景的联想,借以表达出作曲者意在通过音乐向人们传递的精神和内容。可以说,钢琴曲《夕阳箫鼓》是建国以来自古曲改编的钢琴曲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也是黎英海先生最著名的代表作。该曲在作曲教学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钢琴改编创作教学的知名范例。
[1]周为民.中国钢琴曲的创作发展与演奏特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04:84-86.
[2]冯欣欣.施托克豪森钢琴曲Ⅻ-ⅩⅣ公式化序列创作初探[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01:34-47.
[3]施咏.京剧风格钢琴曲创作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02:99-110.
[4]陈伟,陈昕.20 世纪前期中国原创钢琴曲作的美学特征[J].文艺理论研究,2012,01:138-144.
[5]代百生.现代音响隐藏下的中国文化传统——罗忠镕《钢琴曲三首》的“中国风格”探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04: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