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0例毛母质瘤高频超声特征分析

2014-08-14万晋州张静漪蔡迪明

重庆医学 2014年14期
关键词:母质声像表皮

万晋州,张静漪,何 英,蔡迪明,罗 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 610041)

毛母质瘤,又称钙化上皮瘤,是发生在皮肤真皮深部与皮下脂肪交界处的一种良性肿瘤。其源于毛囊的毛基质细胞,罕有恶变[1]。毛母质瘤常见于青少年,病史一般比较长,多发生在头颈部,常单发,偶多发。因毛母质瘤发病率较低[2],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多样,而且临床报道及影像学报道很少,检查医生对其认识不同,使得临床及影像学诊断参差不齐,据文献报道,诊断符合率约0~95.2%[3]。其常被误诊为皮下钙盐沉着、表皮样囊肿、钙化淋巴结、血管瘤等,误诊率甚至可高达100%[2]。相对于CT及MRI检查,高频超声对于发生在浅表的毛母质瘤的诊断具有方便、快捷、无侵袭性等优点,并且花费较小,图像分辨率较高,是一种值得推荐的辅助诊断手段。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回顾性分析本院经超声检查且病理证实的50例52个毛母质瘤患者的高频超声声像图资料,总结其超声图像特征,加深大家对毛母质瘤在超声图像上的认识,提高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6年2月至2013年3月共50例经高频超声检查且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毛母质瘤的患者资料,其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5个月至74岁,中位年龄7岁,病史3个月至5年。

1.2 方法 患者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病变位置,采用飞利浦IU22(12-5MHz),HDI5000(12-5MHz),HD11(12-5MHz)高频超声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回声情况及血流状况等超声图像特征。

2 结 果

2.1 病理学特点 大体所见:部分肿瘤有完整的包膜,壁薄,质地较硬,切面呈灰白色,表面有钙化,有“沙粒”或“石灰样”颗粒。镜下所见:肿瘤大多有包膜,主要由嗜碱粒细胞和影细胞构成。嗜碱粒细胞核呈圆形,深嗜碱性,细胞质少,主要排列在肿瘤细胞团块周围,不排列成栅栏状,胞界不清,密集成团,可见核分裂象;影细胞核消失,仅见残影,细胞质弱嗜酸性,主要在肿瘤细胞团块中央,影细胞核常见钙盐沉积呈细颗粒状无定型小块。在两型细胞间有时可见两型细胞的过渡细胞,细胞核消失,但胞界清楚。嗜碱性细胞与影细胞是诊断该肿瘤的重要依据[4-7]。

2.2 超声图像 (1)位置:本组毛母质瘤均位于皮下,与皮肤层分界不清。(2)分布:头面部15个(28.8%),颈部28个(53.8%),躯干部1个(2%),四肢8个(15.4%)。(3)病变大小4~48mm(中位值13mm)。(4)形态:肿瘤多数形态规则,呈椭圆形,本组病例呈椭圆形者48个(92.3%)。(5)边界:肿瘤多数边界清楚,本组病例中边界清楚者48个(92.3%)。1个肿瘤形态欠规则,3个肿瘤因后方声衰减严重无法判断边界是否清晰。(6)内部回声:肿瘤多呈弱回声,内部回声质地不均匀,伴有不同形态的钙化,典型病例见图1A~C,内部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见图1D,表1。

图1 典型病例高频超声声像图

表1 毛母质瘤的超声特征[n(%)]

3 讨 论

毛母质瘤首先由Malherbe和Chenantais于1880年报道。毛母质瘤可发生于所有毛发生长的区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多为单发,结节表面皮肤偶可呈红色或紫蓝色改变[8-10],多数皮肤颜色无改变,它与表皮样囊肿是小孩最常见的突出于表皮的肿块。

毛母质瘤的发病年龄从4个月龄到93岁[11],年龄小于20岁多见,本组50例中小于20岁者共40例。病程从数个月到数年均有。男女发病率有轻微差异,女性稍多于男性,有文献报道约1∶1.1~1∶2.5,本组男女比例约1∶1.5。常发生于颈部、头部及面部(包括眶周、耳前,颊部及头皮),其次,为四肢。本组病例发生部位与文献报道相符。声像图特征:(1)低回声晕:是高频超声诊断的依据之一,但不是所有的肿瘤都有该特征,本组47个肿瘤周围可见低回声晕,病理证实是结缔组织包绕;(2)钙化:是高频超声诊断的重要特征,可呈点状、斑片状或带状,较大钙化者后方可见声影,本组病例中高频超声可见钙化者34个(65.4%),其中,可见声影者15个;(3)血供:常作为高频超声诊断的补充和鉴别诊断的依据,本组23个(44.2%)内部和(或)周边可见彩色血流信号,并可探及动脉样频谱,其余29个肿瘤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病理检查中发现肿瘤周边及部分肿瘤内部可见毛细血管。本组毛母质瘤内部回声多呈弱回声,而且内部回声越低者钙化就越少,彩色血流显示越明显,可能是与该肿瘤的病理进程有关。影细胞内可见钙盐沉积,并且影细胞的数量随肿瘤的发展逐渐增加。早期影细胞少,所以,高频超声表现为弱回声不伴钙化灶,周围及内部可见彩色血流信号;晚期影细胞增多,因此,高频超声表现为弱回声或稍强回声伴钙化或者仅可见带状钙化灶,血流信号不明显。

由于肿瘤发生的位置较浅表,质硬,皮肤表面可有颜色改变,所以常误诊,本组病例术前诊断为表皮样囊肿10例、肿大的淋巴结2例、血管瘤4例、结核2例,术前不能确定性质的有17例,诊断符合率约30%。

毛母质瘤需要与表皮样囊肿、血管瘤伴静脉石、血管瘤伴血栓、肿大淋巴结、皮下钙化等鉴别。表皮样囊肿一般会有囊性改变的特点,后方有回声增强,并且内部没有血流信号;血管瘤伴静脉石在探头挤压后肿块形态会改变,内部血流信号会更加丰富;肿大淋巴结一般不会单发,如果淋巴结伴内部钙化则常见于结核或肿瘤转移等,患者病史较长。此外,还需要排除恶性肿瘤的皮肤转移。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7年来本院毛母质瘤患者的高频超声声像图,总结得出毛母质瘤的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当检查发生于头颈部或四肢浅表的结节,高频超声声像图提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周围有低回声晕,内部有斑片状强回声伴声影,周边有彩色血流信号时可考虑毛母质瘤。由此表明,高频超声在毛母质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样本量较小,所总结的毛母质瘤声像图特征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进行多中心联合研究。

[1]Roche NA,Monstrey SJ,Matton GE.Pilomatricoma in children:common but often misdiagnosed[J].Acta Chir Belg,2010,110(2):250-254.

[2]黄长征,田进,杨凌云,等.毛母质瘤40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4):286-289.

[3]刘慧,卢蕊,周克松,等.毛母质瘤的超声特点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13(7):490-491.

[4]Bansal C,Handa U,Mohan H.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of pilomatrixoma[J].J Cytol,2011,28(1):1-6.

[5]Ieni A,Todaro P,Bonanno AM,et al.Limits of 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in diagnosing pilomatrixoma:a series of 25cases with clinico-pathologic correlations[J].Indian J Dermatol,2012,57(2):152-155.

[6]轩维锋.毛母质瘤的病理特征与超声表现[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13(11):770-772.

[7]刘绍玲,李吉昌,马进财,等.毛母质瘤的超声诊断及其分型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0,19(10):882-884.

[8]Wang JY,Lee SW,Lee SM.The common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of pilomatricoma[J].J Ultrasound Med,2005,24(10):1397-1402.

[9]莫清清,韩运生.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毛母质瘤的诊断价值[J].浙江实用医学,2010,15(2):146-167.

[10]O′connor N,Patel M,Umar T,et al.Head and neck pilomatricoma:an analysis of 201cases[J].Br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11,49(5):354-358.

[11]Choo HJ,Lee SJ,Lee YH,et al.Pilomatricomas:the diagnostic value of ultrasound[J].Skeletal Radiol,2010,39(3):243-250.

猜你喜欢

母质声像表皮
多发性毛母质瘤1例
建筑表皮中超薄基材的应用分析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河南省成土母质与土壤空间分布多样性的特征*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试论声像包装与品牌塑造的新定位
水库管理单位声像档案的管理探讨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贵州母岩(母质)对土壤类型及分布的影响
城市综合体表皮到表皮建筑的参数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