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2014-08-07陈金霞

当代医学 2014年32期
关键词:吸收率阶梯抗生素

陈金霞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陈金霞

目的 观察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重症肺炎儿童50例,以随机方法将50例患儿平均分成2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2组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肺脏CT感染灶吸收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64.0%,观察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8.0%;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肺脏CT感染灶吸收率为23.9%,对照组的肺脏CT感染灶吸收率为12.6%,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出现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中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能缩短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小儿重症肺炎;抗生素降阶梯治疗;不良反应

儿科临床中小儿肺炎是常见疾病,小儿肺炎治疗不及时会演变为小儿重症肺炎。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持续高热、全身中毒等症状,危及小儿生命安全[1]。为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效果,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25例重症肺炎患儿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入院治疗的重症肺炎儿童50例,以随机方法将50例患儿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n=25)。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龄(2.0±0.5)岁;左肺5例,右肺4例,双侧肺16例。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2.2±0.7)岁;左肺5例,右肺5例,双侧肺15例。对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2](1)纳入标准:意识障碍;呼吸频率≥30次/min;尿量≤20mL/h;X线胸片显示多肺叶或双侧肺叶受累;消化道出血、肺外感染、休克;呼吸衰竭。(2)排除标准: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冠心病患儿;静脉导管禁忌证患儿;基础疾病无法治愈患儿;并发严重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

1.3 治疗方法 患儿在入院后均询问患儿抗生素使用史,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采用头孢噻肟钠(北大国际元集团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0271)50mg/kg、苯唑青霉素(上海抚生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51022395)50mg/kg,12h静脉滴注1次,疗效不明显时可以增加药物剂量。观察组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选用美罗培南(深圳市海滨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0249)治疗,10~20mg/kg,8h静脉滴注1次,采集患儿痰液标本送检,进行分离培养,同时进行药敏感试验。获得可靠性的病原学结果后,待患儿症状缓解后,可以改为12h/次。

1.4 观察指标[3]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2组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肺脏CT感染灶吸收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参照2004年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确定疗效评价标准: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检查恢复正常为治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好转,但病原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未完全恢复为显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有好转,病原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相比之前有好转为进步;用药72h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病原学检查等未见好转,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治疗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64.0%;观察组治愈8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8.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情况比较 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25.8±2.4) d,住院时间为(24.6±3.4)d;对照组生素使用时间为(32.5±2.1) d,住院时间为(38.1±3.1)d;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脏CT感染灶吸收率平均为12.6%;对照组肺脏感染灶吸收率平均为23.9%;观察组的肺脏CT感染灶吸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情况比较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共出现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包括2例恶心呕吐,1例皮疹,反应轻微,未影响到继续用药。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包括1例恶心呕吐,1例瘙痒,后期自行缓解。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小儿由于自身免疫力较弱,因此常发各种疾病,其中以小儿肺炎较为常见,该病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临床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热、咳嗽等。在患病早期由于缺乏病原学证据,因此小儿肺炎往往会因为治疗不及时转变为重症肺炎,小儿全身呈现中毒症状[4]。就目前临床实践来看,小儿重症肺炎的发病呈不断上升趋势,所以加强小儿重症肺炎的防治成为临床中必须重视的问题[5]。

小儿重症肺炎发病快,且并发症多,如不给予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较容易导致患儿死亡。在治疗过程中势必要用到抗生素,但是传统治疗中首先选择某一类抗生素,随着病情进展再选择抗菌性强的广谱抗生素,该方法不仅不能有效控制患儿病情,而且容易出现耐药菌株,大大降低了后期广谱抗生素的效果,因此选择何种治疗方案成为临床治疗中医生面临的主要问题[6]。根据近年的临床实践,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种治疗方法中一开始就选择广谱抗生素,对病情进行控制,等到患儿细菌学检查以及药敏结果确定之后,再选择窄谱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采取重拳出击,一步到位的方式,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能避免广谱抗生素使用中产生的不良反应[7]。在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治疗有效率达到88.0%,同时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充分说明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优越性。

在抗生素的选择中,由于小儿重症肺炎主要感染的是革兰阴性菌,所以常用第四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例如头孢吡肟,也可以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例如头孢哌酮,也可以选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西司他丁钠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另外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其他年龄段患者中依然适用,朱湘芸[8]在研究中证实了在其他年龄段患者中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也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中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能缩短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抗生素使用比例也会显著下降,避免了滥用抗生素的情况。

[1] 蔡楚兰.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吉林医学,2013,34(18):3596-3597.

[2] 盘洪兰.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3,10(6):30-31.

[3] 丘冰青,杨鸣,欧琳华,等.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6):131-132.

[4] 刘惠.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J].药物与人,2014, 9(6):88.

[5] 朱志红,唐基忠.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13(10):85-86.

[6] 廖细生.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12(16):87-88,91.

[7] 李萍.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34(18):113-114.

[8] 朱湘芸.重症肺炎抗生素降阶梯疗法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24):4997-4998.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2.093

江苏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陈金霞)

猜你喜欢

吸收率阶梯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LF冶炼低碳铝镇静钢钙处理吸收率影响因素研究
抗生素的故事
良师·阶梯·加油站
时光阶梯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艺术创意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