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疗效分析

2014-08-07彭军华

当代医学 2014年32期
关键词:胆结石胆总管开腹

彭军华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疗效分析

彭军华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河南省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肝胆结石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2组(n=40)。观察组行腹腔镜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指标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患者疗效显著,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腹腔镜;肝胆结石;疗效

肝胆结石是指发生于肝胆系统内部任何部位的结石,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等,其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手术是治疗肝胆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传统方法是行开腹手术,而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被不断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比较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河南省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肝胆结石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39~82岁,平均47.3岁。所有患者术前均经B超或CT检查明确诊断,其中胆囊结石17例,胆总管结石12例,肝内胆管结石6例,肝总管结石5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治疗,且术前排除腹腔镜禁忌证,选为观察组。另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河南省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行开腹手术治疗的肝胆结石患者40例为对照组。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结石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术前嘱患者禁食水,并留置导尿管导尿。所有患者行气管插管全麻,于脐部下缘行长约10mm的切口,注入CO2建立人工气腹,腹部压力维持在12~14mmHg,采用常规四孔法操作。应用腹腔镜对腹腔进行探查,包括结石部位、腹腔内炎症情况和粘连程度等。在确认胆总管后纵向切开胆总管,吸尽胆汁,应用生理盐水对胆总管进行彻底冲洗,较小结石和游离度、活动度较好的及时可借助水流的力量冲出,采用取石网篮取出;较大的结石采用电碎机碎石后取出。确认无结石残留后,应用无损伤线间断缝合胆总管切口,并确保无胆汁渗漏,常规切除胆囊后由主操作孔将胆囊取出,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引流。

1.2.2 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效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病例,术后3d比较2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观察组和对照组清石率分别为95.0%(38/40)、92.5%(37/40),2组清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手术情况 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2.3 并发症 对照组术后共8例(20.0%)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粘连等并发症,观察组无1例患者出现上述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胆结石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胆道感染、胆汁排出减缓以及胆固醇等代谢失常,均有可能促使胆石形成[2]。一般对于胆结石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临床中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行开腹胆囊取石及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尽管可以达到取尽结石的目的,但是具有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恢复慢及并发症多的弊端,严重影响了手术效果[3-4]。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微创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不断扩大,其在肝胆结石中的应用特点是可在直视下取尽结石和息肉,且视野开阔,有效避免了术后结石残留,疗效显著[5],同时腹腔镜微创手术还具有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并有效避免了切口瘢痕,不仅符合现代外科手术的美学特点,且易被患者接受[6-7]。但应用腹腔镜治疗肝胆结石患者术前应严格进行适应证把握,一般认为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者,胆囊癌或疑问癌变者、化脓性胆管炎等为腹腔镜绝对禁忌证[8],不宜行此手术治疗,因此术前应进行严格把握。

综上所述,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吉良.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7):18-19.

[2] 谢清贵,苗雄鹰,王群伟.肝胆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当代医学,2009,2(9):98-101.

[3] 植传雄.两种方法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6(7):66-67.

[4] 李其焕,王群伟.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7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0,14(2):99-100.

[5] 胡明秋,宋希江,姜成文,等.全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J].天津医药,2010,38(12):1102-1103.

[6] 苏楠.腹腔镜微创治疗60例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9):503-504.

[7] 曾宗焱.三镜技术在肝胆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1(8):1750-1751.

[8] 罗贤武,李志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5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0,12(18):68-69.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2.079

河南 472500 河南省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彭军华)

猜你喜欢

胆结石胆总管开腹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