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界音乐探索多元化声乐教学
2014-08-02沈思宇
沈思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地不断加快,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日益增多,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愈发丰富多彩,艺术界更是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在此背景下,构建多元化的声乐教学体系已经成为当代声乐教学的必然要求。只有构建多元化的声乐教学体系,才能真正发掘学生的音乐天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满足时代和市场对声乐演唱技术的要求。
关键词:跨界音乐 多元化 声乐教学
跨界音乐是对全球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新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的相互融合,它融合了多种音乐元素的精髓,具有广泛的接受群体和蓬勃的生命力。跨界音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能够全面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元化音乐元素的需求,当代中国音乐在几代优秀音乐艺术家的探索和实践之下也逐渐发展成为流行、民族、美声以及原生态等多种风格相互渗透融合的跨界艺术风格。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艺术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种音乐元素兼收并蓄的跨界音乐以其独特魅力赢得了广泛的受众群体,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同时,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欣赏品味也对当前的声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多元化的声乐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它不仅能够有力顺应大众的审美需求,也有利于声乐表演者的艺术才能得以全方位的展现,更有利于提高音乐表演艺术者的创新性,深入挖掘其创作才能。
一、跨界音乐对我国声乐教学的影响
(一)跨界音乐的基本内涵
目前看来,音乐界对跨界音乐还没有清晰明确的定义,它源于英文单词“Crossover”,是唱片工业商业化的产物。跨界音乐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审美方式和生活态度,能够有效满足人们对流行、古典、民族以及原生态等多种音乐和文化因素的需求。广义的跨界音乐指的是不同形态、风格和种类的音乐元素相互交织融合而衍生出的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具体表现为多种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段的相互继承和发展。
(二)跨界音乐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跨界音乐在我国起步于20世纪初,最初的跨界音乐主要是利用日本及欧美一些国家的学校歌曲、儿童歌曲或民间歌曲等改编而成的“学堂乐歌”。20世纪20年代,我国跨界音乐得以发展,《葡萄仙子》、《麻雀与小孩》等儿童歌舞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跨界音乐迈上了新的台阶,体现了中国音乐对西方音乐精华的借鉴与吸收。20世纪30年代,新歌剧《白毛女》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传统戏曲与民歌演唱开始融合,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形成了中国音乐独特的民族风格。20世纪40年代末,我国声乐届掀起的关于民族和美声两种唱法的“土洋之争”的学术论争,极大促进了我国民歌、戏曲以及西洋唱法的相互渗透与融合。21世纪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国际间的音乐交流也愈加广泛,中国音乐不断吸收和借鉴外国音乐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革和创新,逐步出现了民族、流行、美声以及原生态歌曲等多种演唱形式兼收并蓄的局面。
(三)跨界音乐给我国声乐教学带来的意义和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人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的审美视野也更加开阔。跨界音乐的不断发展不仅创新了声乐表演艺术者的演出内容和形式,更迎合了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在此背景之下,构建多元化的声乐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革新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促进学生音乐天赋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经成为当前声乐教学必须要实现的内容。
二、如何构建多元化的声乐教学体系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在嗓音条件、声乐基础以及自身文化素养当面都存在差异,这就使得声乐教学比其他学科教学更加具有挑战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遵循的是同一本教材,同一种教学方法,这就使得学生的个性和天赋无法得到应有的发挥。构建多元化的声乐教学体系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通过科学的判断和训练,充分发挥出不同学生的个性与特色,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够找到真正适合自身特点的音乐风格,这也有利于学生在音乐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文化修养
虽然跨界音乐融合了民族、美声、流行、原生态等多元化的音乐元素和风格,但是它并不是对各种音乐演唱方法的简单拼凑。教师在具体的声乐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多种演唱方法的基础上较好地把握不同声音流派的演唱风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修养,全面理解作品背后深层次的内涵和美学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艺术表现力的学生。
(三)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模式
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都是在琴房完成的,大多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训练。这种方法虽然能够使得学生较好地掌握基本的声乐演唱技巧,但是学生学习和创作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这就使得教学效果不甚明显。因此,必须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开展公开课、小组课以及艺术实践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教学效果,推动多元化声乐教学的发展。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跨界音乐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深受人民群众关注和喜爱。在此背景下,构建多元化的声乐教学体系成为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多元化的声乐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天赋,也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审美需求,更有利于创新声乐表演的内容和形式,推动我国跨界音乐的长足健康发展。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培养出真正具有音乐才能和艺术表现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朱晓云.多元化语境下声乐教学的多向思维[J].音乐探索,2007,(02).
[2]郑健.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声乐教学[J].电影文学,2008,(08).
[3]唐光菊.对影响声乐教学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民族音乐,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