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构语文教学内容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4-07-25文/多青瓦甲
文/多青瓦甲
摘 要:由于目前的语文教学实践处于混乱与迷茫的状态,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锐减,所以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迫在眉睫。语文课程内容重构是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逻辑起点,而语文教材的重构是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基本保障。重构语文教学内容的实践路径是“语文形式”教学与“语文内容”教学的相互转换。
关键词:重构;语文教学;思考
语文,作为中国学生从小接触的一门学科,对于大家来说,都很熟悉,可是,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中小学学校的学生学习语文完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大学真正对语文感兴趣的学生也是寥寥可数,面对这种情况,让人怎能不对我国的语文教学事业深感担忧?所以,近年来,教育界推崇新课程改革,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通过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概念,它标志着新课程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如何保证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有效性?它的社会意义又该如何界定?面对复杂的现实学情,从什么角度扫清构建理论框架的障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重构语文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由于语文教师凭借自己主观上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还有就是其对语文课程性质的“人文性”的不恰当解读,致使部分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曲解语文教学内容的现象。他们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教授语文教材,主要就是教授语文课文。这样一来,就使语文教学内容极其庞杂,而语文教学目标就被这极其庞杂的内容淹没了,学生抓不住重点,教学内容被泛化、异化,这种现象急需改变。所以,重构语文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语文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学生学习语文不再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再是被迫学习,就成为当前必须要做到的事。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目前这种混乱而迷茫的状态,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好语文,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重构语文教学内容的具体策略
重构语文教学内容,是当前教学现状下提出的上上之举,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如何重构语文教学内容就成了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其具体策略主要有以下两点:
1.语文课程内容重构
李海林先生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一文中说到:“目前语文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本体论层次的问题,即‘课程内容的问题。”李先生认为:“课程的本体在课程内
容,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内容的改革与重构。”课程论将课程内容称为课程要素,因此,重构语文教学内容必须基于语文课程内容。例如,老师在给学生讲解《心声》一课时,不能仅仅只是让学生评价当前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这虽然是文章的中心,但语文教学讲究的是灵活性,看待问题不能只从一个方面,而要具有发散性思维。这篇文章很有感染力,打动了许多人,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几乎都选取了这篇文章,老师在给学生上这一课时,就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之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弄懂这篇小说的感染力主要的来源。课程内容,不能仅仅只局限于弄清文章的主体思想,在其他方面,还有很多值得学生学习的。重构课程内容,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拓宽思维,将语文学习学活。
2.语文教材内容重构
老师深入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确立有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确立了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需要,设计出适合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才能融听说读写、有思维容量和深度的语文实践活动,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例如,有一些特别优秀的文章,像《背影》《致橡树》《故乡》……这些名家之作,都是非常具有文学价值的,这些文章就应该被选入语文教材中,让学生深入研习。老师在给学生上课时,如果语文教材中没有这些,老师可以自行加上,对于这些极具研究意义的名篇佳作,应该让学生认真咀嚼,读懂其内在的语文内涵。重构语文教材内容,就是选取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材料,它既包括对现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
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语文课实际上是一门没有确定教学内容的课,面对当前如火如荼的语文课程改革,很多老师都会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怎样做才是最好的重构方法。有些老师选择加工创造的教学内容脱离了语文的特点,导致语文教学偏向于价值观教育,淡化了语法教学和文体知识,阅读方法缺失,“语文具有综合性,语文教师是杂家”,语文的综合性体现在——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能够将逻辑起点和基本保障这两方面做好,就可以真正重构语文教学内容,让每位学生爱上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荣生.语文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构的课例研究[J].研究方案,2011(10).
[2]彭洁.语文版中职语文教材选文及编排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01).
编辑 薛直艳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