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结合模型”的教学方法例谈
2014-07-25文孙莹莹赵俊杰
文孙莹莹+赵俊杰
【教学内容】
“神经调节”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中的一大重要内容,本节课分两课时进行。我仅就第一课时的教学进行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发热情,新课导入
以同桌为一组,进行抓笔游戏。
设计目的:通过游戏引入新课,能提高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为新课教学的顺利进行作好铺垫。
二、回顾旧知,直接展示认知结构
通过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构建新知识: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反射弧由哪几部分组成?
3.神经元包括哪几部分?
4.反射弧受损,反射还能否完成?
然后展示反射弧的结构及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过程。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如何传递的呢?引出下一知识点。
三、多媒体展示,模型构建,理解“传导”,掌握“传递”
1.多媒体动画展示实验。
实验一:将电位计的两个电极同时置于神经纤维表面或内侧。指针不偏转。
实验二:在神经纤维左侧给予刺激,结果发现指针发生两次偏转,且偏转方向相反。
提出问题:实验二中电位计指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偏转?导入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
多媒体展示神经细胞膜内外离子排布情况的图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钾、钠离子排布有何特点?
(2)神经元细胞膜对钾、钠离子通透性是怎样的?
(3)此过程中钾、钠离子运输的方式可能是哪种?
(4)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是如何形成的?
问题(3)可能是学生比较模糊的地方,教师可提供相关信息。
然后教师展示膜电位产生的动画,使学生形成更直
观、系统的印象。
2.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通过小组合作,构建模型的方法来解决。
活动材料:长条纸1张(表示神经纤维)、两种颜色的圆形硬纸片若干(分别表示正、负电荷)
活动要求:摆放出放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推导出局部电流的方向,并在纸条上标明。由不同小组成员分别演示。
在活动中主要引导学生模拟兴奋部位与临近未兴奋部位之间发生的电位变化,从而突破兴奋传导过程的难点。
通过对局部电流方向的分析,学生很也容易发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为双向传导。
最后展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画,使学生更直观、完整的理解此过程。
设计目的:利用感性的教具,使学生自己推导局部电流传导过程,还课堂于学生,使学生在模型构建中突破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小结与反思】
这节课,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模型构建等环节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模型构建过程,把微观的抽象认识转化为宏观的感性理解,突破了有可能会出现的理解误区。并且,较容易的突破重点、难点。
编辑 鲁翠红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