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及实施
2014-07-25文/权旭
文/权旭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何能使学生潜心课外阅读,就成了作为语文教师研究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课外阅读;探究能力;阅读能力;阅读评价
阅读,是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它也是诠释心灵、塑造心灵的过程。课堂上的阅读是有限的,课外阅读就成为习得知识、培养素养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课外阅读纳入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阅读对于中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力开展中学生课外阅读是非常必要的。
一、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1.丰富语言,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可以扩大知识面,增加知识量,积累优美的词汇与句子,学习文本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方法。课外阅读,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这些对日后的行文有着重要的作用。杜甫就曾指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是在阅读思考与鉴赏之上的升华。
2.拓展思维,增加探究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思考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甚至是创造力。阅读伴有思考,会增加学生的探究能力。阅读文本,文学类、政治类、科技类、法律类等各种文本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内容,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阅读,就仿佛心灵在旅行。中学生,阅读一本本好书,穿梭在不同文章中,就可以得到不同的人生体验。阅读,是情感共鸣的过程。中外作品,带给学生各种人生体验与感触。学生在阅读中可以重新解读生活、生命,充盈自身的精神世界。“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要做一个社会主义时代的公民,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比任何时代都重要。”
二、语文课外阅读的实施
1.制订课外阅读计划
阅读计划是阅读实施进程的重要依据。合理适中的阅读计划会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信心。根据学生学习的层次,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进行相应的干预与指导。对不同年级及不同水平的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数量及难度要有所不同。教师依据学生年龄和学生身份,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使学生真正地有所得,有所思。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利用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方向,把握阅读作品的重难点,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的
放矢。
2.调动课外阅读兴趣
在生活节奏快速的今天,各种各样的快新闻充斥着学生的生活,要使学生静下心来阅读,就必须调动阅读的兴趣。管理者在学校可以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每个阶段确定不同的主题。教师可以提供阅读书目,将学生分为小组合作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由课内延伸课外,紧扣教材推荐阅读。例如,在讲朱自清《春》时,可以推荐同作者的其他名篇,例如《背影》;在讲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时,可以推荐同题材内容的文章,例如秦牧的《土地》,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使学生在比较阅读中获得乐趣,激发阅读兴趣。课后,可以布置与课外阅读的相关作业,使学生能够重视课外阅读。阅读不能仅限于课内的教材,更应该重视课外的素材。“通常以為语文教本选的是些好篇章,人人必读的,读了这个,就吸进了本国艺文的精华。读起来又怀着一类神秘的想头,只要一味地读着,神智就开朗起来,笔下就畅达起来。这未免看得简单了些。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其意识是说你如果能够从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读到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
3.创设课外阅读情境
课外阅读应无处不在。家庭、学校、班级都应成为课外阅读的重要场所。班级是学生构成的基本单位,班级内应该具有阅读氛围,班级内可设图书角,学生互换图书,创建班级阅读环境。家庭是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场所,家长和学生可共读一本书,积极鼓励敦促学生积极阅读,监督学生阅读,配合教师完成学生的课外阅读。学校应提供相应的阅读资源,书籍应与时俱进,应对书籍进行必要地更新与调整,文学性、理论性、实用性的作品集都应该具备,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安排课外阅读课,加强课外阅读教学,将课外阅读教学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单元,系统、科学地设置课程内容,引导学生重视课外阅读,利用各种资源进行阅读。
4.展示课外阅读成果
在阅读完成之后,阅读成果的展示是促进课外阅读的又一法宝。阅读成果的展示方法多样,既可以是书面形式的呈现,也可以是口语形式的交流探讨。朗诵会、演讲比赛、名著推介会都可以成为学生表演的平台,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优秀读书笔记的展示,高效读书方法的介绍,读书数目的科学选择,都是课外阅读的成果,学生可以再读书竞赛中感悟课外阅读的乐趣,从而促进课外阅读的进一步发展。在平时的考试过程中,也可以增加课外阅读试题,以此为导向,诱发学生阅读,对阅读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