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非智力因素,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
2014-07-25文/周玉娥
文/周玉娥
摘 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越来越薄弱,而且两极分化非常严重。高校英语教学虽然在逐步实现多媒体化,但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导致英语课堂效果不佳。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创设和谐课堂气氛,打造高效英语课堂尤为重要。
关键词:多媒体化;非智力因素;高效英语课堂
大学英语教学通过创设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高职高专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主要突出专业技术能力的应用。因此,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培养一批专业技能人才。但是,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课堂上,教师过分注重词汇及语法结构讲解,基本运用“语法翻译法”。学生没有或少有语言实践机会,“灌输式”的乏味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从而对学习产生惰性。
2.扩招后的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虽有少数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却说不出几句流利的日常用语。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大多采用“大班制”,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生人数多也是课堂上学生没有语言训练机会的重要原因。在高职院校里,学生“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也很普遍。
二、英语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已表明:学生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作用。但是,到了高校,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更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打造更高效的英语课堂。
1.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突出教学的情感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是直接推动学习的潜在动力。兴趣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及教师教学方法的直接兴趣和对学习结果的间接兴趣。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掌握言语技能。而教师广博的知识和爱学生、爱工作的敬业精神最有利于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动力。当代大学生情感体验丰富,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法,突出教学的情感性。教师既要按统一的教学目标来培养,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或鼓励也会产生神奇的效果。优秀教师应学会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统一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积极愉快地学习。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重在启发引导,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语言训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通过分组操练、角色表演等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3.改进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对学习结果的间接兴趣
高职英语教学的学习评价体系要以学生平时表现为主,总结性评价为辅,形成以知识与素质、过程与结果并重的综合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4.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营造英语学习环境并开辟第二课堂
英语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一项就是改变现在的教学模式为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和课堂综合运用为主的个性化学习模式,使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进行学习。在大学英语视听和大学英语常用会话课中,教师要创设互动和谐的教学情景进行教学,同时选择一些学生喜欢观看的英文原声影片,如《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等,将学生带入地道的英语环境中进行体验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英语第二课堂是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运用英语角、英语风采大赛及英语短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形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语言环境,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5.教师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打造语言基础和专业技能知识相结合的高职英语课堂
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都是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专业型人才,这要求高职英语教师既要精通英语,同时还应涉猎一些有关本专业的相关知识,使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学生就会产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国际贸易专业的英语课程时,注重向学生渗透一些有关国贸英语方面的知识。比如,(world / international market price) 国际市场价格、 IM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能进行日常涉外会话并阅读、书写信函等涉外业务应用文,使英语教学具有更大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在信息爆炸时代,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不断更新知识,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创建和谐高效英语课堂,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辛铭迪.非智力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青年思想家,2001(05).
[2]符海平.非智力因素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3]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