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比较,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2014-07-18瞿小炜

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末尾乘数两位数

瞿小炜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不可估量的。它既能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消化旧知,又能在比较的过程中消除新旧知识的障碍,突破新旧知识的难点,更能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新知。下面,笔者就以自己执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课为例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抓住学生发言对比——体现数学语言精确性

教学伊始,我先出了四道计算题。

[380×22 170×60 500×43 40×205][3 8 0][2 2][×] [1 7 0][6 0][×] [4 3][5 0 0][×] [2 0 5][4 0][×]

学生计算之后汇报结果,正确率很高。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照理应该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但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如果仅仅满足于计算结果正确与否,那这组题的设计意图还不能得以充分体现。于是在学生计算之后,我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3题在列竖式的时候要将43写在上面,500写在下面,第4题与此相同。

师:看来列竖式之前我们还要仔细观察数字的特征,不能提笔就写。

生:乘数末尾的0的个数与积末尾的0的个数是有关系的。

师:什么关系?

生1: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一共有几个0。

生2: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应该是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可能有几个0。比如说第4题,乘数的末尾只有一个0,而积的末尾却有两个0。

生3:我觉得可以将“可能”这个词换成“至少”,这句话就变成“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

出示刚才学生回答的三句话作为判断。

师:请你们参照这四道题目,观察并仔细辨别一下这三句话,到底怎么说比较精确呢?

学生通过辨别讨论,得出结论:“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这句话的叙述更为精确,因为乘数末尾的0的个数只能确定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

由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得出结论,不管正确与否,都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见证。在层层比较与深入辨析之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与深入,实现了知识理解由表及里地不断内化。学生在理解数学语言的精确性的同时,也能深刻意识到,真理就是在不断地探寻与斟酌、比较与辨析中形成的。

二、动态呈现对比题组——激发应用规律自觉性

学生初步感知到精确“比较”带来的成就感,我紧接着做了书本上的一组口算题。

[6.算一算,比一比。

11×60 20×32 13×20

11×600 200×32 13×300

110×60 20×320 130×30]

【案例A】这组以口算为主的计算,大多教师教学时都是这么处理的:让学生独立口算,校对计算结果之后,再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这样的处理方式,我仔细算了一下,时间花费比较多,更重要的是在“比一比”这个环节,学生得出的都是一些浅层的比较结果,总给人一种为了“比”而“比”的感觉,没有挖掘出题组蕴含的更为深刻的数学本质。

【案例B】在深入思考之后,我决定这么处理:我先挑出三组中的前两组,进行口算。

学生很快就将答案算出来了。接着,我让学生观察每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稍微动动脑筋就能想到:每组题目都只算了一道算式,比如说第一组题目,我们都只算了11×6,最后的乘积只要看清楚两个乘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紧接着再追问:你能根据前两组的答案直接写出第三组的答案吗?

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照理说,这道题到这儿已经是将“比较”出的规律用之于实践了,但是我没有就此打住。光有思维的顺延我感觉还不够,紧接着,我又出了一道乘法算式32×2=64,问:如果要让积变成640,你知道前面的算式是什么吗?

生1:320×2。

生2:也可以是32×20。

师:如果积是6400呢?

生1:320×20。生2:32×200。生3:3200×2。

师: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那你有没有发现这里面隐藏着的规律呢?

生:积里面一共多了几个0,只要在乘数里加上几个0就可以了。这个0到底加在哪个乘数的后面,没有任何关系。

到这里,这组题目完成了计算—比较—发现规律—顺运用规律—逆运用规律的完美统一。我跳出了以计算为重点的圈子,让学生在计算后比较,发现题目隐藏的一些规律,从规律的总结中再反过来运用。学生在比较、总结、逆运用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了乘数末尾的0和积的末尾的0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强化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攻破了教学难点。

三、深入规律内涵比较——增强思维水平深刻性

依然是上面一组题目中的最后一小组。这组题目已经完成了一个使命:让学生深入理解乘数末尾的0与积的末尾的0的关系。在备课的时候我想,继续将此题深入挖掘,让学生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1)320×20=6400,(2)32×200=6400,(3)3200×2=6400。

师:观察这组题,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为什么只要积是6400,乘数末尾的两个0就可以随意“溜达”到第一个或第二个乘数的末尾呢?

生:如果以第一道和第二道算式为例,第一个乘数320变成32,缩小了10倍,第二个乘数由20变成200就扩大了10倍,这样扩大和缩小的倍数正好相互抵消掉,积就不会变了。

师:观察得真够细致的。他不仅用到了我们常用的一种数学思想——抵消,还揭示了乘法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叫作积的变化规律。(板书)endprint

师:一道乘法算式中,如果积不变,两个乘数可以随意变化。想一想,两个乘数到底可以怎样变化呢?

生:一个乘数扩大,另一个乘数缩小,只要倍数相同,就能正好抵消,积不变。

师:如果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变化。积会怎样?

生:积也会跟着变化。

师:如果两个乘数都变化,它们的积呢?

生:积有可能会变,也可能不变。比如说,如果两个乘数扩大和缩小的倍数相同,积就不会变;如果两个乘数扩大和缩小的倍数不相同,积就会变化。

师:两个乘数的变化,又分为哪些情况?

生1:一个乘数扩大,另一个乘数也扩大。

生2:一个乘数扩大,另一个乘数缩小。

生3:一个乘数缩小,另一个乘数也缩小。

学生能回答得如此流畅,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接着,我出了一组关于两个乘数扩大或缩小的例子让学生练习,从整十整百倍,一直延伸到整亿倍,学生在深刻理解积的变化规律之后,居然也能对答如流。如果说数字出得小,学生是简单的模仿,那么等数字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不是模仿能解决的了,这需要学生对知识有本质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这些知识难点,都在不断深入的比较之后,如揭开层层面纱般,让学生在探索之后享受深入思考带来的愉悦。

四、创设习题比较训练——启迪思维宽度延伸性

本课的最后一组题目,书本上是以这样的形式出示的:□□×□□=2400,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字。这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是紧扣本单元的知识重点。但我总觉得以这样的形式出现,思维显得有些局限。于是我又出了这样一组题目:

[10.你能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吗?

□□×□□=1600

( )×( )=2400]

两题同时出示,我让男生做上面一题,女生做下面一题。结果在预料之中:男生填写的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女生填写的几乎跟男生一样。

我故作镇定地说:原来这两题是一样的啊,真是多此一举,为何还要分开来做呢?几个细心的女生提出了抗议。题目的细节一经点拨,许多孩子恍然大悟:方框一题已经框定了两个乘数是两位数,而小括号一题,可选择的余地更大,可以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是一位数乘三位数或是四位数。

有学生填1×2400,肯定了答案之后,这个答案看上去意义不大,但我却看出了它蕴含的独特意义。我继续提问:这儿的1是不是已经最小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学生居然想到了0.12×20000,并且用积的变化规律解释得天衣无缝,真是意料之外的惊喜。这道题,原本的意图是让学生关注出题细节的比较,却无意中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阀门,再一次证明了积的变化规律在深入理解之后给人带来的欣慰。一个小小的细节比较,更能提醒他们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使思路变得更为开阔。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中有些比较是我们教师有意而为之的,但有些比较是我们意料之外的,是课堂随机生成的。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比较能贯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比较能让学生的思维从肤浅走向深刻,从简单走向丰满。?endprint

猜你喜欢

末尾乘数两位数
小数点后添0与去0,你会吗
究竟错在哪儿
“0”的读法和要领
巧算两位数加法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看错了数字
两位数
理性认知西藏投资乘数小于1问题:以1996—2014年为例
寻找突破角巧解算式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