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记叙文写作现状及思考
2014-07-18杨玉龙
杨玉龙
摘 要:探究了高中记叙文写作中比较突显的若干弊病,具体展现其在行文中的表现,结合高中生水平提出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记叙文写作;问题;现状及思考
记叙文是所有学生写作次数最多也最熟悉的一种文体。从逻辑上讲,经过六至七年的记叙文写作训练,高中生对于记叙文的写作是驾轻就熟的;但从实践看,写作状况堪忧。大多数学生最怕作文,以至于抱着应付老师的态度去编故事凑字数。问题症结究竟在哪儿?
一、高中生记叙文中的问题
1.低幼化
低幼化表现为情节的低幼化、感情的低幼化和思想的低幼化。情节的低幼化指故事情节总是往幼小时候(包括幼儿园和小学时期)的事件上引,缺乏正经历的现实生活体验;感情低幼化指用亲情、友情来应对一切题目,感情范围非常狭仄,缺乏对人生、人性的体悟;思想低幼化指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非黑即白,缺乏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2.雷同性
雷同性表现为情节的雷同性与表达方式的雷同性。情节的雷同性指情节上很难产生有个性体验的故事,故事面貌千篇一律,故事内容难于突破到广大的现实社会空间中去;表达方式的雷同性指讲故事的方式缺乏变化,即在叙事顺序上无法做到顺、倒、插、补的有机结合,在表达手法上,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也不能水乳交融;行文僵硬而不灵动。
3.赘笔化
赘笔化即指能反映主题的故事核心只占文章的很小一部分,作文的大部分力气花在讲清故事的来龙去脉而不顾其对表达主题是否必要;或者文章中有大段的外貌描写与语言描写,但实际上对于主题的表现并无很大的作用;甚至是走齐梁文风,文采华丽而无实质内涵,形成“潇洒的废话”的观感。这类文章给人的主观印象往往是迟迟不能进入主题,文章臃肿而无实际内容,废话连篇形同流水账。
4.梗概化
梗概化指文章的故事情节呈现出介绍的特征,全文叙述,缺乏细节描写;结果写成人物简历或者写成故事梗概,有骨架无血肉,很难让人产生感情共鸣。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对生活的心理体验,只有对生活的笼统观察;缺乏对生活中某个点的认知,只有对生活中某个面的感知。
5.点题生硬
点题生硬指行文过程即故事情节与题目结合不严,只在开文或结尾通过议论和抒情的方式点题,造成生拉硬扯或穿靴戴帽的观感。这类文章呈现出的特征是只要改掉开头和结尾就能适用于其他题目,貌似万金油,实际是严重偏题的文章。考场作文,善点题和从不点题的,会有很大的得分差距。
二、提高高中生记叙文写作水平的措施
1.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根据青少年的思维发展规律来看,处于青年初期的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更具理论性、辩证性和创造性,即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发展成为理论型抽象思维,能够运用理论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学生作文,其实就是借助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情感的高级思维活动。
学生思维训练应作为高中作文写作训练的重中之重,可通过一定的课堂教学方法来传递给学生。但更多地应向课外延伸,督促学生多阅读一点思想类的书籍,比如周国平、刘墉、林清玄等人的散文以及培根、罗蒙等人的随想录。这类作品大多是对人生、人性、生活以及生命的思考,比较适合提高高中生的思维水平,能让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宽广处、更深远处、更细微处的风景。
2.记叙文小说化
记叙文的构思尽量向小说尤其是微型小说靠近,是回归记叙文本质的一种做法。微型小说的特点是:内容集中、时间跨度小,情节起伏大,结尾方式多,有思想性……微型小说往往截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段或侧面,围绕一组矛盾、一两个主人公展开故事,集中地突出人物性格和鲜明地表达主题,以微型小说有模本来训练记叙文写作,可以有效减少赘笔,也能使学生的写作视野从亲情友情的层面转向更广阔的社会万象,让学生有意识地思考情节的设置如何引人入胜,主旨是否有一定典型性等。
3.训练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它是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记叙文文字干巴,把故事写成梗概,把人物刻画写成人物简历,最大的原因是写作时缺乏场面感。训练学生去感受现场,再现现场。比如,追问:故事发生时两方位置,光线如何,有特殊景物吗,周围状况如何,说话时有表情吗,是否有细微的动作,心中想什么,对方的行为你内心认同吗,有没有猜想接下来的情形……高中记叙文对场面的描写要突破对生活描写的局限,能够更多地延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其矛盾性与复杂性。
4.学会灵活点题
学生作文之所以点题生硬,主要是因为没有很好地解决作文内容与题目之间联系的问题。在一篇文章中如何点题,什么时机点题一要看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构思,还要看行文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看作者本身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否将点题与文章的内容做到有机结合,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在文中适当处加以抒情和议论,可以有效将故事方向及内涵向主题靠拢。但要注意抒情与议论的篇幅要短,点到即可。点题的方式是灵活百变的,一般说来,无论开篇、文中、篇末,我们都可以用到抒情议论式、语言心理式、名言警句式、小结总结式、一线串珠式、引用诗句式、描写诠释式、象征暗示式等等,不一一赘述。
总之,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积累,进行辩证的思考,多方面、高强度地进行训练,使平时的写作教学真正进入到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这样,学生就成竹在胸,作文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赵秋羽.高考作文要忌“十多十少”.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1.
[2]唐锋庐.对思想教育背景下的作文教学的文化反思.教师之友,2004.12.
[3]周远喜.如何避免“潇洒的废话”.初中生学习:中考与作文,2008(05).
(作者单位 苏州工业园区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