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识字教学中体现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2014-07-18曲天立胡静纯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生字识字课文

曲天立 胡静纯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10-0053-03

新修订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教学建议中又再次强调“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的意见,而且还增加了“沟通听说读写”的具体要求。作为语文教学基本任务的识字与写字教学应该而且必须落实好读与写、说与写之间的语言实践与综合运用。下面以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小伙伴》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就如何在低学段识字教学中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体现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教学理念的实施和操作问题,与大家分享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本课时教学目标分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

(一)基础性目标是所有学生必须完成和掌握的内容。

1. 认识“餐、丢、矿、糟”等13个生字,读音准确。学会用13个生字级词,并能用之说话。

2.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和体会对人真正的关心是用自己的行动给予对方最需要的帮助。

(二)发展性目标是通过开放性的活动,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让学生用本课所学的生字编一个故事或一段说话,使用的生字越多越好。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自然导入

1. 请几个学生汇报自己的预习成果。用投影展示学生写出的不认识的字。

2. 请学生们四人一组互相交流和考问各自不认识的字。

【教学点评:识字教学是比较枯燥的。所以在课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文,通过拼音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并将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抄在本子上。主要是想通过让学生在新课文中找自己不认识的字,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识字。这样的预习要求和教学设计有四方面的效果:一是这种类似游戏的预习作业,减少识字枯燥的印象,而且作业容量不大。二是让学生的预习更有目的,促使他们特别留意课文中的生字。三是通过抄写不认识的字,让学生对本课的生字进行初步的强化。四是小组的交流和相互考问实现了对生字的初步强化。在完成了这两个活动之后,学生已经基本达到了认识13个生字的基本目标。】

二、指导正音,认读生字

1. 要求各小组汇报本小组内相互交流和考问生字的情况。

2. 出示生字卡,找学生用拼音拼读生字:餐、丢、矿、糟、糕、粗、概、共、汽、记、保、管、夹。对学生读不准的生字,教师及时正音。

【教学点评:广东的方言是粤语,对学生发音的准确性影响很大,所以教师及时指导学生用拼音正音是必须的。让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预习成果,既能使学生再次强化认识生字,又有助于培养学生交流学习的能力。】

三、初读课文,理解感知

1. 示范朗读,辨识生字。仔细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同时也注意找找我们的生字都藏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2. 自读课文,读通文意。像老师一样读课文,努力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想想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 问题引导,体会文意。

(1)这个故事里,出现了哪几个小朋友呢?(生答:玛莎、维加、安娜、安东)

(2)这四个小朋友在春游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根据学生的回答师适当补充并板书)

(3)如果你是玛莎,你觉得谁的关心是你最需要的?

(4)如果有个小朋友在操场上摔倒了,当时你在场,你会怎样做?

【教学点评:一年级的课文简单明了,学生很容易便能读懂文意,但要想让他们领会文中的思想并不容易。因此本环节设计了四个问题层层深入,前两个问题是课文的基本信息,只需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学生都能正确回答。第三个问题应该是帮助学生把握和体会课文内涵的关键,通过引导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关心是用自己的行动给予对方最需要的帮助。第四个问题即是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又可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行动。】

四、组合方法,集中强化

1. 回顾认读,及时巩固。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开火车读生字,比赛哪个组开得又快又准。

2. 开动脑筋,巧法记字。这么多的生字,要把它们都牢牢记住,也是挺难的。你能想办法帮大家记住这些生字吗?

3. 闭眼默想,大脑成像。请你闭上眼睛,回想一下,刚刚黑板上共多少个生字?是哪些生字?你能想起来吗?(给学生2~3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努力回忆起13个生字。如果不能全部想起,就快速看一眼,然后再闭眼默想,争取能把这13个生字全部想起来。)

【教学点评:识字教学的难点是如何把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学生在一节课上认识13生字并不难,识字教学效率不高是因为学生遗忘得太快。本环节意图通过方法组合运用,一连串的活动反复再现生字集中强化,以减少遗忘。闭眼默想,大脑成像的活动设计寓学习于游戏之中,既生动有趣又起到了有效强化生字的作用。】

五、整体认字,识用结合

1. 组词记字,巩固生字。让学生给每个生字尽量组词,越多越好。

2. 活用生字,巧编故事。请你选出至少4个生字来说一段话,或者编成一个小故事,我们看看哪个同学用到的生字最多,编的故事最有趣。

3. 出示范例:

妈妈常说我是个粗心的孩子。最糟糕的一次是我和妈妈一起去一个矿山玩,不但没有保管好东西,在公共汽车上把午餐都弄丢了,还差点让车门夹了手。妈妈让我想想东西大概丢在什么地方了,我说我什么都记不起来。

【教学点评:其实识字本身并不必然乏味枯燥,而是单一的教学组织及其方法让人感觉乏味枯燥。教师们大都喜欢使用“加加减减”等字理识字的方法,这样时间一长学生就对这些方法厌烦了。识字教学的目的是识字,但却不能把教学的焦点仅仅集中在“识”的活动上。本设计体现了“识用结合”的教学要求,因为“用”是“识”的目的,更是“识”的手段。组词记字、生字编话这一连串的“用字”活动,使生字反复再现,有利巩固强化。这样的设计在使用当中让学生加深了对字本身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口语交际与识字的整合,同时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endprint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熟读课文,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生字。

2. 会写“问、间、伙”等6个生字,并能用之写话。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复习巩固

1. 齐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2. 齐读课文,强化生字。

3. 分角色朗读:请四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各个人物的语气和动作。

【教学点评:识字是一以贯之的教学重点,因此在第二课时一开始,仍需带着学生回顾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以再次强化本课生字。而齐读和分角色朗读课文,一方面可帮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再次识记生字,使学生对生字的印象更加清晰。】

二、写字练字,养成习惯

1. 观察要求会写6个生字:问、间、伙、伴、共、汽。

2. 认真观察每个字的偏旁、笔画、结构。

3. 对空虚写。熟悉和掌握每个字的笔画顺序。

4. 反复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形态结构,每个笔画起笔和收笔的位置。

5. 临摹书写。要求学生姿态端正、握笔正确、力量适中、正确书写。

【教学点评:写字五环节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姿势正确、书写准确、字形美观。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写字教学的整体要求,一个都不能少。书写准确的关键在于关注偏旁、笔画的间架结构,字形美观则特别要关注每笔每画起笔收笔位置的空间结构,姿势正确必须从细节抓起,形成习惯。】

三、整合教学,用字写话

1. 用“问、间、伙、伴、共、汽”6个生字写话。请学生把这6个生字说一段话或讲故事,并在作业本上写出来。

2. 写完之后,四人为小组相互分享自己所写的内容。

3. 投影展示学生的写话,让学生本人读出来。

(1)我问小伙伴们,公共汽车什么时间会到。

【教学点评: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与写字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比如“沟通听说读写”,“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 “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随堂练习。如果这些要求分单项逐一落实的话,且不说教学效果,就是在教学时间上无论如何也无法保证。这个写话的教学活动,看似平常无奇,却能将这些所有的教学要求统合在一起,使教学活动厚重而丰富,而且使识字、写字、练字这些看似枯燥的活动变得积极而有意义。】

附:板书设计

编读连心桥

思索教育本质领航教育理论

阅读每一期的《新课程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工作和生活习惯。《新课程研究》以靓丽的色彩让我感受到来自武汉的一份暖意和温馨——柔和的色调里畅想知识的滋味,一种愉悦之感充满了整个书房、整个办公室;时而朴素无华,时而靓丽出彩。

从期刊内容的设计上看,编者是“煞费苦心”,也彰显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一方面,内容选择从一线教育教学实践到理论拓展无不指导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去思考教育的真谛和使命。“环球长镜头”把国外教育教学的形势展示给我们一个全新的教育视点;“特级讲艺堂”立足实践的角度,给广大一线教师打开了通向教学理想境界的一扇大门,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已经领略了名特优教师的风采;“课改风向标”则以简约的形式展现了课改动态和发展趋势,并引发我们对教育教学的思索;其他诸如“桂馨科学课”、“教研新干线”、“名师星论坛”、“教苑耕耘录”、“教育自由谈”等栏目从不同的视角引导普通教师从教学的唯一走向教育的多元。尤其是“博览万花筒”更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条了解国外教育的窗口。更为可贵的是她没有迎合世俗的观念,每一期里面基本上都有一篇可以称得上“一针见血”的文字,它以犀利的语言和文字思索着时下教育的本质,发挥着教育理论领航的重要作用!

江苏读者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字识字课文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斯诗私塾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识字谜语
生字变身
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