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率让小学生把书包留在学校

2014-07-18张忠民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作业量后进生考核

张忠民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10-0037-03

2013年暑假期间,河北师大的刘茗教授来到我市,在教师进修学校为教育系统后备干部作报告。刘茗教授提出一个问题:“小学生能把书包留在学校吗?”这是一个看起来比较小,实际上却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如果说能做到,也是有根据的。半个世纪前,北京实验二小的霍懋征老师能做到,如今武汉市物理特级教师何文浩也能做到。

“减负”是一个社会大问题,不惟学校内部、教育内部的原因,而且涉及社会多种复杂因素。社会上虽怨声载道,很多人却又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中小学教育只是为培养人才打基础,并不是直接培养人才,而且小学阶段没有升学任务,这是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利条件。我们无力改变外部环境,只能从内部因素抓起。如果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很有可能形成局部(一个班级、一所学校,甚至县域的)“减负”的“小环境”,达到“让小学生把书包留在学校”的目标。

一、领导坚定决心是“减负”的关键

刘茗教授讲,制定目标要了解过去、现在,并预测未来。“减负”问题由来已久,困难重重。现在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知水平也越来越高,然而“减负”过程中仍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克服困难和阻力,需要各级领导坚定决心来支持。这种决心源自对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表现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教育行政部门要控制教辅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出于全面发展的需要,现在的小学生学习科目较多,多数学科有练习册,各学科加起来,练习册总数相当可观。实际上还有个别学校、教师、家庭额外增加教辅资料,势必会增加学生作业量。另者,教育局征订资料,也应听取学校教师的使用反馈意见。据一线的语文、数学教师们反映,个别练习册并不大实用。教育行政部门应履行监管职责,首先确定哪些科目可以征订教辅资料,哪些科目不允许征订教辅资料;其次,保证每学科使用不超过一本教辅资料;第三,应征订得到多数教师认可的资料。

学校应加强作业量的协调与监控。同年级各学科之间要每天协调作业进度,控制作业总量,各年级各学科每天要向学校上报布置课内外作业的内容,学校应通过电话、问卷等形式向学生家长了解他们对学生课业负担的评价。现在的问题是,作业量掌握在教师手中,各自为政,随意性大;学校不清楚各班级各科目作业量,对“减负”仅停留在一般性的要求。学校要履行教学管理责任,必须掌握各班级各科目每天的作业量信息,这样一周、一月下来,把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问题的焦点就呼之欲出了。甚至,开始收集作业量信息以后,部分教师会主动减少不必要的作业。

二、高素质教师是“减负”的基础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同样,支撑小学教育的第一要素也只能是教师。做好“减负”这篇文章,一定要以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基础,离开高素质教师,“减负”无从谈起。多数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师基本专业素质的培养。可以进行教师基本功比赛,包括硬笔书法、朗诵、简笔画、背诵古诗词(语文)、绘几何图形(数学)、讲故事(品德)、情景对话(英语)、实验操作(科学)、才艺展示(艺术)等。

高素质教师能够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怎样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要质量?就是要减少教师的琐碎讲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一位教育局长曾说:“有的教师讲课水平不高,还不如让学生自己读课本。”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建立了统一的单元教学基本结构框架以后,学生掌握了单元学习的程序,就像拿着藏宝图进山寻宝一样,方向明确,路线清楚,学习主动,心情愉快。由于相当一部分负担是因为“课内不足课外补”造成的,学生课内学习目标达成度高,课外负担自然就减轻了。

高素质教师能够通过精心的作业设计而减少机械重复练习。据一位小学高年级学生家长反映,学生成绩还不错,但在写英语单词时,因为老师要求抄写若干遍,为了早点完成任务,就为了抄写而抄写,不经过脑子去想。俗话说:“抄一遍顶背十遍”,但是如果不经过脑子,抄十遍也不如背一遍。书面作业费力费时费眼睛,在小学各科学习中所占的份量应当减少。是否应该这样规定?——对于学生会背的内容就不要求学生抄写了。应加强记忆、背诵、操作、实践类型的作业。一直以来,人们普遍批评“死记硬背”,其实现在有很多应背诵记忆的内容却没有落实,而让书面作业这种硬性的、看得见的、容易检查的作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我们应通过减少机械重复的书面作业,把节约的时间用来联系生活,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数学学科开展实践活动《绿化校园》、《白色污染调查》、《节约资源》等。这些活动是对课本知识的综合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是“减负”的动力

题海战术的动力是考试分数带来的升学率,课外补课的动力是办班收费。“减负”的动力是什么?是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吗?少数人可以凭觉悟,多数人就得靠制度。如果没有制度保证,“减负”即便成功,也只能是一阵风。对于遵循教育规律而工作的教师,在制度设计上应采取哪些可行的激励措施呢?

1. 在评价理念上,对“减负”的教师,应予以肯定而不是否定,不能因为他们的工作量减少而降低对他们的评价。“哪一个老师判练习册多,就是好老师。”一定要坚决纠正这种错误观念。教师工作评价的指标不仅包括过程、结果,还包括工作效益。对不留作业、不补课的教师,在评优评模、绩效考评等方面应予以制度倾斜。哪位教师让学生“把书包留在学校”了,应该让他扬眉吐气,而不是灰头土脸。

2. 改进学科考核评价方式。传统考核评价的目的在于对学生成绩优劣的区分,造成人们不知其所以然的盲目竞争。“分项考核、等级评定”着眼于对每一个学生个体能力结构的分析,着力于学生的发展。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要采取“分项考核、等级评定”的考核评价方式。这样能明确学习目标,有利于把自测、他测结合起来,弄清楚“缺什么”,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补什么”,从而减少机械重复作业。如果只有单一的综合性练习与考核,那么,学生练习训练的针对性不强,重复性作业自然就多了。等级评定本来是一种定性评价,而现行的评价考核是定量评价,然后机械地转化为定性评价,这是操作上的误区。只有与分项考核相结合,等级评定才有意义。“分项考核、等级评定”的基础工作是建立系列的考核指标体系,这个体系不一定必须由哪些专家来建立,完全可以由学校在实践中来探索。endprint

3. 转化后进生工作应纳入教师工作效益评价。在教育上不能搞“马太效应”,不能忙于给优秀生“锦上添花”,忘了或者不屑于给后进生“雪中送炭”。优等生、中等生同样需要关注,这是因材施教。但目前,或者说长期以来,转化后进生难。转化后进生,说得多,落实难,其原因在于学校教师不正确的“教学效益观”。转化后进生,投入时间精力多,见效慢,在短时间内难见成效,有成效后又容易反复。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以教师工作效益评价为导向,促使教师在后进生转化方面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后进生“负担”降下来了,才能说“减负”成功了;后进生“负担”降不下来,好比森林救火仅仅扑灭明火,死灰复燃,“减负”就要走回头路。

4. 加强体育工作评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我们教育方针的要求,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加强体育教育。有人说,在上海的小区里,外国小学生下午放学后在广场上踢足球,但是看不到中国小孩的身影,因为中国小孩都去上辅导班了。估计在其他城市也存在类似情况。 “负担过重”的罪状之一就是损害了学生们的身体健康。毛主席说:“健康第一,学习第二。”教育行政部门须落实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督导与评价工作。初中升高中加考体育科目以后,各初中学校的体育锻炼基本落实。小学的体育也要采取某种措施来进一步落实。这样做的意义不仅在于加强体育教学本身,更在于通过“掺沙子、挖墙脚”的方法,逐步改变“分数是硬道理,其他都好说”的舆论导向,改变实际存在的不合理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结构。如果以上三方面工作做到位了, “小学生把书包留在学校”不是多难的事。

编读连心桥

坚持学人的良知

《新课程研究》是一份课程研究类专业杂志,承蒙杂志社和主编的厚爱,2013年第3期和第12期本人的两篇小文忝列其上。说一句真心话,两文都是颇具批判风骨,属于敢于说真话的文章,这种文章会得罪很多人,一般杂志不敢发。《新课程研究》主办者秉持着正直学人的良知,不怕冒犯“权威”,敢于坚持真理,令人刮目相看。这也是我深爱《新课程研究》的最重要的原因。编辑部有一个强大的专业团队,期刊设计,栏目策划,稿件组织,文字编校,乃至于装帧印刷,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美编彩印,大气典雅,墨义宏论,沉雄厚重。在刊林中,可谓独出一帜,有名刊之品相。在为数不多的课程研究类杂志中,放下身段,服务基层,不利苟苟,以推广新课程为念,具有当今学术刊物中,少有的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令人眼前一亮。爱之深,所以不能不言。

湖北名师 杨邦俊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业量后进生考核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浅谈转变“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识字的方案应用研究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
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系数优化策略
黑龙江省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具配置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