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应时代变革潮流 突显公民教育意义

2014-07-18潘璋荣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政治性教材内容政治课

潘璋荣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10-0032-01

据2014年3月4日《经济观察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集宁第一中学校长李一飞提出,应当将政治课改成公民常识课,不要喊那些空洞的理论。对此,社会各界有着比较强烈的反应,参与争论的多为部分政治教师和政治界人士。他们误以为这是要取消政治课了,担心丢掉自己的饭碗。于是情绪激动地进行反驳,讽刺和挖苦的言论和文章也屡见报端。

事实上,我国基础教育界本来就没有一门学科叫“政治课”。不信你去瞧瞧我们的任何一所学校,都找不到一本政治的教材。小学没有政治教材,而只有《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初中没有政治教材,而只有《思想品德》教材;高中没有政治教材,而只有《思想政治》教材。

虽然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保留有政治二字,但是它与过去文革时期纯粹的政治教材有着本质的差异。“思想政治”四个字,把“思想”二字放在前面,把“政治”二字放后头,意义是深刻而重大的。

它告诉人们,我们的学术界、理论界和教育界,已经把人的思想放在了第一位,而政治则是第二位的。先有思想,后有政治。对人的思想的认识和教育是第一位的,政治性的认识和教育是第二位的,从课程的名称上就已经明显地淡化了“政治”。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相关学科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一,改变了过去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知识一统天下的局面。改革开放前的“政治”教材全部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容,也就是“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些内容。有的还加进些“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总之是纯粹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知识的汇集。而改革开放以后的教材内容,开始加进大量的伦理道德常识、心理学常识、法律常识等全世界通行和通用的内容。

第二,纯粹的政治理论知识在基础教育政治教材中的总体比例已经非常微小。即使是在比例相对较高的高中政治教材中也仅占到不到三分之一的比重。特别是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材中:小学阶段,教材中政治性的内容基本消失,仅有生活和社会常识的教学内容;初中阶段,教材中政治性的内容基本仅在初三年级还保留有一部分内容,纯粹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内容在教材中不到四分之一;高中阶段,教材中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知识虽然相对保持较多,但是它们实际所占的比例也不到三分之一了。

第三,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政治教材中曾经有过明确的《公民》教材。政治教材内容中向公民教育过渡的导向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不少政治教师都认为,政治教材向公民教育发展,淡化和消除政治色彩是思想教育的世界发展形势,也是教育本身的内在需要。

第四,我国过去一直流行的政治教材强调的是阶级斗争和阶级对立。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层面,都实际抛弃了这种阶级斗争和阶级对立的理论,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现实政治教材的性质。它已跟过去的政治教材或政治课有了本质的区别。或者说,我国当代的政治教材,本质上已经大体演变发展成了实际上的公民教材。我国现实的政治课,也大体实际上演变发展成了公民课。

(编辑:杨迪)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性教材内容政治课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略论“不道”罪之司法适用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
再论翻译主体的政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