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效观、操作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模式

2014-07-18何捷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学观写作教学设计

何捷

【摘 要】本文旨在介绍“写作教学进行时”的教学设计观。包括本位观,探讨教学设计的基本问题;系统观,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实效观,阐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操作观:介绍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写作;进行时;教学设计;教学观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10-0011-04

一、实效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要完成教学设计,除了思考采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的流程之外,还需要遵循原则。原则就是经过长期检验所整理出来的合理依据,它们往往折射出事物的本质。从原则上看问题,处理问题就会简单轻松,反之则举步维艰。“进行时”的教学设计有属于本教学体系的独特原则,反映了儿童写作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性,是指导教学设计的原理和准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重要的保障性作用。教学设计的原则体现“进行时”教学的实效观:设计讲究实际,去除浮华,确保教学有效。

1. 系统思维原则。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测评实施等,是一个系统工程。虽然各系统的设计能做到相对独立,但它们之间的关联,依存,制约,互惠,各种关系相互交错是显而易见的。各子系统组合成有机大整体,成为一个共同运转的大系统。教学设计就应该用系统思维方式,立足整体,关注、协调、统筹每一子系统,使设计整体与各个部分之间实现辩证统一,有机结合,达到教学优化。首先,设计要有全局视域,统摄全局,着眼整体。设计不仅仅要关注一堂课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关注一堂课要达成的目标,还要用课程观的宏大视野来审视这节课是否符合课程的整体教学构想,各环节的设计是否在全课程体系中有交叉重合或是前后顺应,相互关联或是各自为政。全局视域的系统思维就像设计的一个支架,让整个设计立体地呈现,让教师能关照领略系统中各个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做出正确的调节,删除累赘,让设计更合理、简约、高效。其次,设计要有微观视角,循序操作,精致细腻。系统的思维还体现在有序推进上,这就要求设计时要周密计划,细心考虑,尽可能地设想到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确保教学不断地向前推进,儿童写作能力可以得到有序提升。设计上的系统思维确保了设计的有序性,设计越有序教学越轻松,也越有效。

以高年级故事写作教学为例做个说明。在设计之初,先整体规划故事写作的教学序列——儿童写故事,需要些什么:明确故事要有主旨,故事要有情节,故事要有可读性,故事中的人物要设计,故事中的场景要安排等。之后可以进入具体的设计,计划每一节课。在“故事的情节”这一系列课程中,又可以分为“情节中连贯的线索”“情节的前后关联”“情节的顺势发展”“情节的转折”等。通过统筹规划,用心经营几个系列组合成的系统写作指导,儿童能较为完整地掌握写故事的方法。

2. 减负增效原则。教学设计和单纯的“设计”是不同的概念。在单纯的设计中,设计师只管设计,求新求变,追求别人无法超越的艺术境界。他们不产生体验,只制作体验用品。为此,可以不断叠加,深入刻画,另类构思,标新立异。而教学设计却不同,教师设计后就参与其中,真实的体验立刻产生。我们会发现自己经常做着舍本逐末的事:为追求效果而不断在设计上变化方式,推陈出新,以至于儿童的学习要承受过多、过重、无效的负担。“进行时”的设计,恪守减负增效的原则,力求用最简洁的设计,让教学的价值增加,效果更显著,效率提升,彰显儿童写作时的真性情、真趣味、真实的言语表达。同时,作为设计者的教师也在整个过程中展示独特的人格魅力。为此,我们在两方面下力气:其一,尽量控制。控制教的时间,控制教师的活动量,控制媒体的使用,控制环节的数量,控制写作的难度,控制教的参与程度等。控制也可以是一种优化,如:优化教学策略,采用新的教学技术,改变教学手段、方法等。“教”的减缩就是让“学”;严控的是“投入”,增量的是“产出”;制约教师课堂上消费的时间、空间,就是留给儿童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这是显性的减负增效。其二,不断增长。增长和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包括教学基本功,教学辅导的能力,对写作的认识,现场组织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应变能力等,让儿童做到:即便参与同样的设计,也能因为不同教师执教而实现减负增效。这是相对隐性的,儿童不能直观察觉的调控。

例如在《写乡村生活》一案中,改变后的设计就直接借用单元中的课文为范文,让儿童明白:可以向课文《麦哨》学习,写乡村生活中的各种游戏;向《乡下人家》学习,写乡村民居;向《牧场之国》学习,写乡村民俗;依据自己的喜好,写乡村的土菜美食等。所有的资源都是就地取材,现成拿来,大大减轻教师备课负担。更重要的是,变革后的设计,借助儿童熟悉的学习经验,以熟悉的文章作为范文,大大减低了写作难度。

3. 教学相长原则。优质设计不仅让儿童受益,教师也能在全过程中成长。教与学双方都能从中汲取进步的力量,呈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局面。

首先是“教促进学”。“进行时”的设计强调“以学定教”,符合著名教学设计理论家加涅提出的“为学习设计教学”的理念。学习写作虽然可以看做是儿童独立的主体行为,但“进行时”主张将“教”设计为全程陪护式,“教”起到备咨询、辅助、引导的作用,这就使得教和学有了交集,教有促进学的条件。任何学习的过程都遵循着一系列复杂的身心内部加工活动,如:产生警觉、知觉选择、复诵强化、编码组织、提取回忆、执行监控、建立期望等。儿童写作也不例外,是复杂的编码活动学习过程。学习的结果反映为身心状态的积极变化,如:认知完善,动作精致,交往和谐,态度转变等。儿童写作的学习结果就是写作能力的改变,文章品质的变化。教就是促进一系列转化:教学前的状态到教学中的一系列过渡状态,最后到达成教学目标的预期状态。教学设计就是尽心创设环境,通过外部条件作用,如:技法、促进、支持等,推动学习内部和学习结果发生变化。教不能代替学,但教围绕学展开,以儿童为焦点,为儿童服务,实现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因此,“进行时”的教也切合设计学家梅耶提出的“为意义构建学习设计教学”的理念。

其次是“教促进教”。“进行时”的教学设计丝毫没有排除教师作用的意思。相反,我们认为教师的素养、技能,对写作的知识结构储备等,是教学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学设计是否取得预期效果,也依靠教师教学是否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有序化、技术化。“进行时”的教学设计是适合儿童需要,不仰仗教师个人突出素质的,因为那是极为偶然,可遇不可求的。但我们依然强调教师要不断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如:备课,确定目标,了解学情,辅助写作,互动评赏等。要在不断实践规范教学,规范操作程序,科学有序的“教”的过程中,取得和保障自身稳定可靠的教学发展。要做到越教越会教。

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最优秀的设计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是不断发展,变化,自我完善的。它不会拘泥于一种模式,一次成功的经验,一种固定的思路。它不会居功自傲,不期待儿童记住设计本身,而仅为了凸显效果。它甚至会让沉醉其间的儿童忘记是在设计执行过程中。这就像我们在使用普通汤匙时,从没想过在历史的某一时期它并不这样,是多少设计师努力的结果;驾驶汽车,在享受现代文明产物时,从来没有惦记着背后数以万计的设计开发工作。好的设计总是在发展和变化中,这是设计优秀的原因也是优秀设计的共同属性。

“进行时”的设计一直因循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留给设计者更多的努力的机会,更多的提升空间。具体说,可持续发展有以下几个属性:

其一,自然属性。让课堂更加自然。师生的表现更为本色,教学的痕迹更为淡化,教学的辅助不断减少,自觉自愿的写作动力不断加强,评判的主导作用更为弱化,儿童听从自己内心的指示自由写作。

其二,社会属性。儿童写作全面趋于合理,在充分保有个性的情况下,写作与周围的生存,生态系统更为涵容,更能符合社会大众审美标准,有助于不断改善自我的人格、品质、意志、道德。我们主张“儿童写作即儿童教育”,作文和做人的目标是一致的,设计上的社会属性就源于这一主张。

其三,成效属性。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目的就是儿童写作不断出成效,教学不断促进儿童写作能力发展,促进教学层次提高。不论是儿童、教师、教学,三者的发展都是可持续发展观所关注、兼顾,予以落实和辅助的。其四,科技属性。教师要不断学习,设计教学时能不断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丰富、补充、修正设计中的漏洞,让设计趋于合理、科学。科技促成进步,我们期待设计的学术含金量不断增高,操作实用性不断增强,实践执行力不断提升。这是努力的方向,也是教学生命力的源泉。

二、操作观: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相对固定就叫模式。没有模式的匡扶,教学会陷入自由、无度,任意而为的散漫状态;有模式的架构,教学有保障、规范,能基本做到有条不紊地迈向目标。但模式同时也是局限,拘泥于模式,必将带来教学的阻塞、顽固、低效。所以,我们提出的“教学设计基本模式”就是一种教学操作观,提供教师在具体教学操作时参考,指导,以确保教学行为能集中指向目标,确保任务达成——儿童写作切实发展。它并非要告诉你具体该怎么做,该做什么,而是将这么做的意义呈现,让教师通过改善和调整教学行为,使教学不断朝着目标达成的方向发展。

参考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著名的设计学、心理学、教育学家梅里尔博士的“首要教学原理”,“进行时”的教学基本模式设定为“任务聚焦”、“运思激活”、“尝试练习”、“融汇延伸”四个模式。四者间可根据学情而调整顺序,交叉融合,化为具体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目标与任务的达成置于实际教学方法中,形成和谐、开放、发展的生命体系。

1. 任务聚焦。不少教师的写作教学本身目标不明确,好像儿童能写出文章来就是完成教学。单纯的量的积累无益于写作能力的提升,只是徒增写作疲劳而已。“进行时”主张让教师与儿童进入教学过程前都要明确任务,知晓本次的教学目标。因此,交代学习任务,提出写作要求,明确程序安排等就成为教学设计的第一模式。任务聚焦的方式也可以多样,如:创设情境呈现目标——《写作文,办大事》一案中,为一个混乱的图书馆拟定规章制度就成了写作的目标。直接宣布目标——《写作文,要合理》一案中,上课之初就告知儿童“写作文,在构思,行为、句段、标点等各方面都要注意合理”,之后的教学就为体验“合理性”。商议确定目标——《漫谈观察》一案中,师生结合观察的“多种途径”特点,商定本次学习其中的一种途径“触摸”,之后根据商定结果展开教学。解决疑难中确定目标——如在《难写的作文怎么写》一案中,儿童发现一些“老旧”的话题要写出新意非常困难。就在提出这一问题的同时,如何解决困难,发现“难写的作文怎么写”就成为此节课的教学目标。

其他各种目标的呈现方式不一一介绍,根据具体学情而定。值得一提的是,制定目标的时候要有整体的课程观,目标与目标之间要有一定的序列,体现教学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有序发展,这也是设计的价值所在。

2. 运思激活。对于写作运思的重视是“进行时”教学的一大特色。

儿童写作对鲜活、生动、新奇、亮丽的感官刺激依赖比较强,这些都直接影响写作运思的活跃程度。因此,激活运思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情境创设。创设与写作目标相符合的情境,让儿童进入,感受,置换角色,充分体验后写作,极为有利于下笔成文。如《让思维穿越丛林》一案中,就创设了“穿越原始丛林”的情境,让儿童置换角色,以探险者的身份写作,深受儿童欢迎。二是旧知回忆。引导儿童回忆旧知识,之后关联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这是符合学习心理学的运思激活方式。

如《学倒叙》一案,就从顺序,插叙等课文中常见的记叙法说起,之后引出倒叙这一写作学习的目标,儿童接受得顺畅,掌握起来也更加牢靠。媒体刺激。运用先进媒体的独特优势激活思维,这是现代教学常用的方式。媒体的声、光、影、色、动感、变化等,能提供巨大的刺激,瞬间激活思维。提供指导。在充分认识和把握学情时,就可以用直接提供具体可行指导,让儿童写作运思快速被激活,顺利进入写作状态。如《特别的自我介绍》一案中,知道儿童对漫画很感兴趣,于是直接教给儿童“漫画”式的创作思路,用简笔画表现自己某一方面突出的特征,之后用语言转化描摹,将自己的特点更为夸张,放大地表现出来,达到学生记忆持久的目的。

所有方式都要视具体学情和教学目标而定,但各种方法的灵动运用和有意识的变式出现,可作为运思激活的应用原则。一成不变的模式,即便再好也与儿童的学习特质相悖。

3. 尝试练习。“进行时”的写作练习都是以写片段的形式出现,这成为区别与其他写作教学的特征型模式。“尝试写,写片段”符合儿童写作的学情需要。“尝试”提示了儿童写作的练习属性。《语文课程标准》将小学阶段的写作定义为“习作”,就是界定了儿童写作的练习性质,不同于成年人的文学创作,不需要用审视的眼光对待,他们只需要试着练一练,写一写,体验写作的诸多感受,特别是成功快感。其真义在“习”字的训诂上可见一斑。“习”字画作一图,上部分是鸟的羽毛,下面是太阳的图案。合起来就表示一只小鸟在太阳下练习飞翔。小鸟学飞有什么特点呢:不怕失败,多次尝试,有大鸟指导,善于模仿。把这些特点组合起来就能对儿童写作有更进一步的理解:需要反复练习;可以充分模仿;写错不要紧,写不好不要紧,儿童写作即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学习——尝试错误”的过程。“写片段”是“进行时”的特征型模式。我们强调在课堂上写,写后就评,这样就决定了写大多以“片段”形式出现。组成文章的片段很多,并非都要在课堂上写就。课堂尝试写的片段必须是全文的重点、难点、出彩点,是儿童单独在家写作时有困难的片段,是一篇文章中最为核心的片段。课堂上写,体现了独特的教学关怀。

如《学习童话》一案中,小动物们为避免被虎王吃掉而写的“申辩”片段,就是全文中最为出彩的片段;小动物们替虎王写的完整通知,就是全文中最为重要的片段。这两个片段都在课堂中完成,儿童写作有同伴相助,有课堂的写作氛围,实现写作的化难为易。写片段,就是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模式。

4. 融汇延伸。课堂结束不等于教学结束。进行时的教学在课堂结束后依旧有融汇延伸的设计。融汇写作体验,成为童年的一段美好记忆。我们主张要留给儿童一段反思回味的时间,畅谈体会的时间,互相交流感受的时间。时间,从头到尾都是为儿童而留,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与学习收获都与教学共同成为童年的回忆。延伸向课外,让课堂所学成为有用的“活学”。课内所学毕竟有限,服务于课外才实现教学增值。进行时的设计多了延伸的意识:推荐相关书目的阅读;提供相类似题型的写作;组织相关主题的采风活动;合作探究,实验,对接下一阶段的学习……延伸,让课堂的外延得到扩展,实现教学意义的扩展。

总体而言,写作教学进行时的教学设计观具有人性化、开放性、不断发展、变化、适应的特点。强调以儿童为本,以写作发展为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灵动、适合学情的设计,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因设计而最优化。

(全文完)

(编辑:郝婵)

猜你喜欢

教学观写作教学设计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简评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诗心语文的“田园嬉乐”教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