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式立体化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改革与探

2014-07-17同济大学

中国大学教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同济大学+

摘要:本文对同济大学实施“卓越计划”的整体思路、保障措施(校内培养模式构建、校企联合办学、国际化培养、老师队伍建设、理论研究)以及计划推进情况(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企和校校办学联盟、构建教师激励机制)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2010年,同济大学成为教育部卓越计划首批试点院校。学校为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举全校之力,逐步形成校内各职能部门、校校、校企、校地和国内外多方联动的协同培养机制,努力探索开放式、立体化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一、改革总体思路

我校卓越计划采用校企联合培养、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式。以“4+M+3”为基本培养模式框架。“4”为本科阶段学习,“M”为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包括全日制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3”为博士阶段学习,包括全日制工程博士和工学博士。

1. 校内培养模式

对于进入卓越计划的学生,在校内学习阶段主要按下列模式进行培养:

本专业内的“4+M+3”模式:主要在本专业领域内的4年本科(学士)加上M年全日制工程硕士或工学硕士,再加上3年的工程博士与以培养专业领域内设计型的研发型工程师。

学科交叉培养模式:主要以校内学科交叉(如规划与环境、建筑与土木、汽车与设计等)和国际学科交叉(如国外汽车与国外设计、国内土木与国外建筑等)两种形式,交叉可在本科阶段,也可在硕士阶段,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和研发型工程师,加上后续3年的培养,可培养复合型工程博士或工学博士。

强数理基础培养模式:主要在“4+M”的模式框架下,在本科进行一年半的数理基础强化。这些学生将主要按“4+M+3”模式培养,即培养工程或工学博士。

创业型培养模式:结合各级大学生创业计划,在“4”和“M”阶段加强创业教育,以培养创业型人才。

在工程学科人才和工程师两个培养体系之间,学生可以通过保送和参加考试等方式,多级进入、互相转换、分流培养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建立合理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对每个阶段不适应的学生可转出到原专业或其他专业继续学习。

2. 企业培养

企业学习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人力资源向学校前伸的联合培养方式。学生通过在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的实习和学习,熟悉工程设计、工程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了解工程实际需要,培养职业素养、分析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管理能力等工程综合能力,从而具有独立从事具体工程领域内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以适应未来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成为面向未来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的卓越人才。

参与卓越计划各专业的企业培养方案按教育部的要求,对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计划(课程或环节)、实施企业、工程实践条件、师资配备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并有如下基本要求。

实习单位要求:实习企业应是国内外相关专业领域知名企业或研究单位。学校通过多种方式与企业合作,建立一批高水平且相对稳定的校外培养基地。参加企业应安排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整参与某一个项目或子项目的设计、施工、应用研究的全过程,并从各个环节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导师要求:校企联合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由在校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由专业教师担任,研究生由其指导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企业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责任心强的技术专家担任。也可根据需要成立联合指导小组,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学生要求:学生通过企业学习和实习,了解工程实际需要,培养职业精神、分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等工程综合能力,从而具有独立从事具体工程领域内某一方向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

考核内容和方式:各专业将企业学习作为必修环节,各阶段企业学习根据培养计划执行。考核采用学习总结、学习汇报、导师评分等多重评定方法,最终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评定成绩,并列入本人学籍档案。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新补实习。

3. 国际化培养

国际化是同济大学的传统特色,在实施卓越计划时必须进一步坚持。核心是按照国际工程师标准和利用国际优质资源,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学校利用中德学院、中意学院、中法学院、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学院等平台建设多个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作卓越计划试点班,总人数600人左右,通过“4+1(国内)+1(国外)”、“4+2(国外)”、“3+1(国外)+2(国内)”等模式,并加强与国际著名企业的合作(整个过程在企业实习或工作累计不低于1年),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研发型工程师或工程科技博士。这些模式以获得中外工程专业双学位为主要目标,培养的工程师直接达到国际工程师培养(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的标准和水平。

除此之外,学校也借助于中德、中法、中意、中德工程、UNEP环境学院、UNESCO遗产中心、中芬中心和中西学院等八大国际合作平台,使每年有600名左右学生进行学分互认的国外交流(1~2学期),600名左右学生参加暑期班、联合设计、短期访学等,做到卓越计划学生的国际交流全覆盖,由此促进全校学生国际访学达到30%以上。

二、保障措施

1. 建立组织管理体系

为使方案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咨询专家工作组,并依托教务处、研究生院和各工科学院(系)具体组织实施。

计划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副校长以及分管对外合作的副校长担任。领导小组全面领导、规划、组织、协调工程教育改革及卓越计划的实施,调整、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保证计划各项工作能落到实处。

计划工作小组组长由分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副校长担任。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计划各项工作的实施,就培养目标、专业标准、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方式、队伍建设、招生方式、校企合作联盟、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具体工作。

为了推进卓越计划各项工作,在校长的倡导下,我校成立了卓越计划核心专家组,由全校在工程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方面有较大建树的7名教授组成。其任务是,直接向校长就卓越计划的实施提出可操作的咨询意见。

2.加强校企联合

在依托国家级和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整合学科、科研、教学与产业资源,打通教学与科研、教学与产业平台的同时,学校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优质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以具体专业为主体,确定一批高水平企业作为学校卓越计划的联合培养单位。校企双方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共同制定和实施培养方案,共同设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加强工程实践的环节等,确保校企各项培养目标得到具体落实。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师资队伍是关键。学校加大了师资建设力度,以形成一支至善、格物、育人的师资队伍,达到教育部相关规定要求,保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顺利实施,取得卓越计划预期成果。

(1)建立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校内专职教师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风范和健全的人格魅力,懂得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和学术造诣,具有很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研发能力的优秀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实行聘任制,学校制定政策,面向社会、行业和企业聘请高水平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工程师,特别是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副高以上(包括副高)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参加我校本科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企业实习、工程训练等,联合指导研究生的企业实习或学习和学位论文等。

(2)建立工程教育“教师-工程师”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出台针对性政策,成立专门培训基金,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工程项目或产学研合作项目、赴企业挂职锻炼和学习进修,增加在企业的工程经历。

学校严把教师教学上岗准入关。工程类专业教师教学上岗前,应经过至少一年半的岗前锻炼和培训。总体按“1+0.5”模式推行,即需要在一年内担任3个本专业教授的助教,另有半年到工厂、企业或大型工地进行工程实践。岗前培训考核通过后,才能担任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学校优先聘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兼职教师,努力提高专业课教师中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

(3)建立和完善与“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相符合的教师评聘与考核等师资政策。在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系列中,新设置了教学型教授系列和工程型教授系列。“工程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与考核要求,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发表论文,逐步转向同时重视教师的工程经历、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研合作、技术服务和工程研发等方面。工程教育改革、卓越计划等作为“工程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与考核的重要内容。

(4)对教学岗位设置、工作量计算、教学津贴等方面进行调整。对参与卓越计划、工程教育改革的教师实施激励政策,鼓励相关教师针对卓越计划相关要求推行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改革,推行小班式授课和启发式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加大奖教金支持力度,按需求设置若干专项奖励金,对在卓越计划中取得的成果以及涌现的先进个人、集体进行奖励。

4. 加强工程教育改革理论研究

为了推进卓越计划的实施,我校加强了工程教育改革理论的研究。相关研究包括:探索把握工程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深入学习有关工程教育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分析欧美等发达国家工程教育的历史、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比较异同,吸取经验和教训;分析总结学校的各种探索,上升到理论,形成经验总结,指导实践,推广示范。

一是成立工程教育改革和卓越工程师培养理论研究课题组。课题组由同济大学高教所专家、部分长期从事工程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校内外专家组成,学校相关职能部处(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院等)参加。课题组根据学校工程教育改革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针对相关重大问题设若干专题项目,开展深入研究。

二是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学术沙龙。定期召开研讨会,邀请校内专家参加,对相关理论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5. 充分发挥质量保障体系的作用

同济大学历来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并以高质量的毕业生而享誉社会。我校已经在学校内部建立了一个全方位的监控、分析、反馈、改进等循环闭合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同济大学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两个质量保证体系具有如下鲜明特征:(1)有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2)将“目标、规划、实施、监控、改进”等环节融入本科教学各项工作中;(3)把人才培养是否适应国家科技、经济、文化发展和个人的需要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4)将本科与研究生教学的质量保证工作职责分解到全校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5)设置专门职能部门具体实施。

在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我校将卓越计划各项工作纳入质量保证体系中,确保各项目标高质量实现。

三、稳步推进计划实施

作为该计划首批试点学校,同济大学以教育部卓越计划为契机,凝炼多年教改经验,立足本校实际,形成了以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为主线,全员投入、协同创新的工作态势,建立了开放式、立体化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推进卓越计划。

1. 按照卓越计划要求,全面修订并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在校企联合制订专业培养标准的基础上,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方案”相匹配,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创新拔尖人才为目标,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先导,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和考试评价方法改革为手段,进一步强化学生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和人格养成,进一步强化国际合作和校企联合培养,努力满足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要求。

(2)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纵横贯通、有效衔接和适度拓展。在纵向上,实现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贯通,形成“4+M+3”人才培养体系框架,通过建立大学-中学联盟,实现人才培养适度前拓;在横向上,实现不同学科专业领域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形成复合人才培养新机制。通过建立校企联盟,形成校企联合培养新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实际工程训练以及就业有效衔接。在“中欧工程教育平台”框架内,实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间学生交流、学分互认和联合培养,形成跨不同特色大学、跨不同文化培养人才新机制。通过建立校校(与中学、大学)合作、校企合作和国际化交流合作的“三大战略联盟”,实行教学-科研-学科、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招生-培养-就业的“三线联动”,促进办学理念与社会需求、发展趋势的融合统一,营造开放式、立体化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工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学校还与国内8所工科特色知名高校合作建立“卓越人才培养联盟”,在人才培养的各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010年和2011年,我校先后有17个本科专业和18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获批进入教育部卓越计划,覆盖我校50%本科生和50%硕士生。目前,学校正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分阶段推进实施“4+M+3”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建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

(3)启动卓越课程行动计划,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从以专业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知识、能力和人格的优化组合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程和培养环节设计。合理安排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等各类型课程的比例,多渠道优化课程体系,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较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强化基础、促进交叉、开阔眼界。

加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夯实工科学生数理化基础和人文修养。加强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授课方式、训练方式、评价方式的改革,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和小班式等教学方式,倡导在知识传授外,还通过设计性、综合性、创新项目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格养成。在考核方式上,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学校已建成100间配备先进互动设备的动态化小班教室,满足课程教学方式、训练方式和评价方式改革的需要,促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

在课程建设的同时,探索新型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开创新时期教学科研“传、帮、带”的新模式,以课程为平台,构建教授负责制的课程教学团队;以专业为依托,建立专业负责人、教学名师带头的教学团队;以教学团队建设为核心,带动课程或课程群建设,促进课程教学质量整体性提高。教学团队建设着力从教学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式、教学组织与管理、评价方式等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上进行改革与提升。

学校现已立项建设了34门公共基础课程,240门专业核心课程,57个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了27个普通双语课程教学团队(含53门课程建设),12个高级双语课程教学团队(含64门课程建设);建设了14个全英语课程包(含130门课程建设)以及55门全英语授课课程。在国家级和省部级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名师建设项目上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进一步的建设成果。

我校建立了以教学质量导向的项目分类指导及考核、评价、激励机制,采取“组织申报,院系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的方式进行选拔。由教务处、学院(系)及项目负责人三方签订《同济大学卓越课程计划(专业核心课)项目资助协议书》、《同济大学专业教学团队(本科)项目资助协议书》,加强对项目建设过程的全方位管理,通过专家评审、专家听课、学生评教等方式组织全面考核。根据课程的考核及综合评价,建设经费以0~3倍教学津贴给予支持,并动态调整建设资助方案。开创了教师和学生自评议程序,通过师生从自身角度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总结和评价,达到多向反馈、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授开设新生研讨课已经成为学校“一年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鼓励校内外知名教授为一年级新生开设新生研讨课,通过高水平教授的引领,探讨成才经历、学科发展趋势、成才规划等学生关注问题,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坚定专业思想,学会探究、学会提问,激发学生求学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实施学生创新型学习方法引导计划。学校组织编写了《同济大学新生学习导读》,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教育教学思想、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标准,以及研究性学习方法、学校提供的教学条件等进行清晰、详细的解读,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的学习。同时,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分层导师制制度。在学校层面,聘请校内外学术造诣深、师德高尚,热爱、关心学生成长的教授做本科生导师,通过讲座、研讨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环境。在学院层面,聘请有名望的专业教授担任导师,对学生的专业和课程学习进行指导。在系或教研室层面,导师主要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活动,进行科学探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以实施卓越计划为主线,构筑与中学、著名企业、国内外知名大学合作联盟,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与中学建立长期战略联盟,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我校探索实施了多元化的自主招生选拔录取机制,使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从优质生源开始。学校与全国500所中学建立了卓越人才培养长期战略联盟。通过学校、学院(系)在中学建立实验室、教授进入中学开设课程、举办讲座、辅导或引导中学生参与创新性项目、参与学校主办的学科竞赛、观摩具有学校专业特色的重大活动等,使大学的卓越人才培养适度前拓,并与入学后的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的培养相连接,形成了卓越人才培养上的纵向贯通。

(2)与著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联盟。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联盟,形成了校企人才培养联合体,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培养标准,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已与国内外500家左右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了联盟,各试点专业按照要求已在稳步推进相关工作。

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得到提高。学校本科生培养方案规定,工科学生四年制实践环节学分不低于40学分,时间为40~45周;五年制实践教学环节不低于45~50学分,时间为45~55周,累计均不低于一年,这使实践教学有可靠的制度保障。

通过强化校企合作,实现了学生、教师、企业的三赢。校企合作是实践教学环节中落实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的有效手段。学校推出校企联合课程、工程讲座、企业现场教学、联合课程设计、联合毕业设计等一系列实践教学内容,实现了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与学生的实习实践同时开展的工程类教师企业见习,更加丰富了教师的工程经验、更新了知识体系;学校聘请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优化了校内的师资队伍,实现了优势互补,实现了学生、教师、企业的三赢。目前,我校已建立校企联合课程100多门,企业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每年近400名学生,聘请企业来我校兼职师资400名,学校外派教师深入企业工程150人次。2011—2013年,同济大学与企业合作,获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8家;同济大学分别与上海大众、上海建工集团等5家企业合作共建的校企实践基地,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1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校企合作建设法学实践教育基地。

基于校企合作工作的多年经验积累,同济大学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的制度保障体系。《同济大学卓越人才合作培养框架》明确了校企合作的目标、合作企业的遴选标准,并建立了统一的三级授牌管理体系。按照合作的深度和主要职能,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实习基地”;第二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或“产学研合作基地”;第三层次,“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基地”。目前,我校共签约成立了近400个“实习基地”和100多个“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基地”。此外,学校配套推出了《同济大学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中心)管理办法》、《关于实施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的管理暂行办法》、《同济大学兼职教师聘任暂行办法》、《工程教育类教师职称评聘管理规定》,有效保障校企合作的规范有序,并不断推进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3)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建立合作联盟。我校依托已有的中德、中法、中意中德工程、UNEP环境学院、UNESCO遗产中心等八大国际合作平台,以及2010年教育部与欧洲工程大学教育研究联盟在同济大学共同建立的“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与世界100所高水平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联盟,以双学位、学分互认、联合设计、短期交流等形式,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专业规则,达到国际工程师培养标准和水平的卓越工程专业人才。

学校为营造良好的国际合作办学环境,将原来的双语课程建设改为全英(德)语课程建设,创建了学校英语课程建设平台,制订了外籍教师模块化教学引进计划,设置了国际合作交流教学管理机构等。

3. 以卓越计划为抓手,构建教师激励机制,夯实培养卓越人才的质量基础

(1)建立了与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相符合的教师评聘机制。在同济大学2009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增设了教学型职称系列和工程型职称系列。在工程型职称系列中明确,参加工程教育改革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在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研合作、技术服务和工程研发等方面取得公认的重要成果,可作为评聘条件之一。

(2)调整教师授课津贴。2009年,学校全面调整教师授课教学津贴并明确,以后教学津贴的调整将向参与卓越计划倾斜,鼓励相关教师按照卓越计划的要求推行教学改革,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引进兼职教师。学校扩大了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柔性引进兼职教师的数量,为开设全英语课程提供师资来源;建立了学校与企业教师互通机制,鼓励各参与卓越计划的专业从企业、科研院所聘请兼职教师,为学校开设课程或讲座,探索将兼职教师纳入到学校教师管理的新模式。

(4)完善教师培训机制。目前,学校在对青年教师和新任教师教学方法、学校环境进行培训的基础上,将培训内容拓展,尤其是增加工程类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的岗前培训。

[责任编辑:夏鲁惠]

猜你喜欢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依托“卓越计划”构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卓越计划”的制冷压缩机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