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

2014-07-17李志义

中国大学教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专业教育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

李志义

创新创业教育摘要:本文将创新、创业和教育三要素整合,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论述了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为什么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如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重点论述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正确把握四个关系,即: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第二课堂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如何融入高等教育中引导和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是值得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的问题。下面是对创新创业教育“为什么”、“是什么”和“干什么”这三个问题的一孔之见,旨在抛砖引玉,共同探讨,达成共识。这三个问题,对高等学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非常重要,是方向性的问题,一定要把握好。至于具体“怎么做”,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培养定位与目标、特色与优势,百舸争流千帆竞,敢立潮头唱大风。

一、为什么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和知识成果的培育、配置和调控,以及对知识产权的拥有,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知识促进经济的发展,是以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基础的。当今世界,尽管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很大差别,但同样都能充分认识到大学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能力、创造精神,善于将创业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关键是自主创新人才不足。这反映了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还不能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因此,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促进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是新时期高等学校的战略任务。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 在于其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引导高等学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从注重知识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人的全面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发展的主要基础和支撑。在高等学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创立事业、成就事业,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业热情,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高等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无论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或者人的全面发展,都意义重大。

二、怎样理解创新创业教育

正确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对高等学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尤为重要。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是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到创业教育中的一个新概念。创新与创业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一方面,创新是不拘现状、勇于开拓、乐于尝试、善于变化的精神和态度,包含更多思维层面的创造;创业是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开创新的事业、新的企业或新的岗位,强调行动层面的创造。另一方面,创业的核心和本质是创新,创新支撑着创业。有了创新的思维和意愿,再加上实践能力和市场机遇,更容易实现成功的创业。同时,创业是一种行为上的创新,而不是停留在观念与思维的创新,创业是创新的行动化和体现形式。因此,创新比创业更根本,创业为“表”,创新为“里”。创新创业教育,既不等同于原来的创新教育或者是创业教育,也不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简单叠加,在理念和内容上都实现了对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超越。也就是说,创新创业教育概念蕴含着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机制和教育实践。

三、如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要正确把握如下四种关系。

1. 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这涉及对知识本质的认识。人类的知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显性知识,另一类是隐性知识。前者指的是能够用语言和图形进行系统化处理的知识;后者指的是一种基于经验和直觉以及人的悟性的知识。这种知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所以也叫意会性知识或默会知识。也就是说,经验类的未经系统处理的意念和意会,也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能力。创新创业的思想,特别是创意、创新性的思维与想法就属于这类知识。能力是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外显。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存在,只有在应用中才有价值。知识首先表现为一种行动力,是一种把事情做成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一定要通过传授才能获得,通过实践更能有效地获得。如果说教育的功能首先表现为传承的话,那么个人的学习能力就首先表现为创新。人类的前进是以学习能力为前提的,这样“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就有了更深刻的时代与历史背景。因为,通过传授获得显性知识,而通过“做中学”、“思中学”才能真正掌握隐性知识。因此,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来说,知识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

2. 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向纵深发展的时代体现,是以“创新、创造、创业”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成为可能的现实追求。创新创业教育决不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精英教育,而是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和全程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一种素质教育。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以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并以受教育者的首创与冒险精神、创业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等提升为教育指向,从而使素质教育的时代目标更加具体、更加升华、更加与时俱进;另一方面,素质教育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从而使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更加具有明确性、更加具有实操性、更加具有创新性。强调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充分融合,强调把创新创业作为重要元素融入素质教育,这充分表明创新创业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战略性作用。创新创业教育的非功利性战略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具有创业意识、创业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而不再以岗位职业培训为内涵,或以企业家速成为导向。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就不是用简单的大学生创业实体的数量判断,当然也不是用创业项目成功与否的质量评判,而应该是用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所获得的、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提升和职业精神培育的高等教育人才质量来判断。

3.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有机构成,是专业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性、前瞻性的集中体现,是高等学校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创新创业教育绝不是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的技能训练活动,而是寓于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全过程中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以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必将促进专业教育及时反映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及时反映本学科专业与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的前沿信息,及时反映本学科专业相关行业、产业发展的前沿成果。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即专业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是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生成的深层根基。强调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充分融合,把创新创业作为重要元素融入专业教育,这充分表明创新创业教育在推进专业教育中的战略性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走出创新创业教育脱离专业教育的误区,使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获得根植于专业教育之中。

4.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的关系

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中,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就要求结合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重视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要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与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有机结合。要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养成。要立足专业教育实际,通过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通过“做中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要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防止 “第二课堂论”,即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就是教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创办企业,从而避免将创新创业教育简单化、孤立化和狭隘化。

四、结束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形成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在高等学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在于:一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推进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推进创业型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应面向全体大学生,纳入教学主渠道,结合专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要正确把握知识与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以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的关系,要防止创新、创业、教育三要素之间的割裂与孤立,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责任编辑:李文玲]

猜你喜欢

专业教育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