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题或问题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014-07-17任良玉刘益东冯利英
任良玉+刘益东+冯利英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进而决定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基于课题或问题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和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课程学习和研究,围绕课题进行创新性实验探索。比较而言,课题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学术定向、创新、个性等特点,刚性过强及人文关怀相对缺失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基于课题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高校建立课题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高校应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并正确引导本科生在兴趣的基础之上践行课题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课题或问题;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潘懋元教授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时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满足经济、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2]。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要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3],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党在不同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递进式要求,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这也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关键性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分别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均简称“计划”)。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的科研回归,通过课题或问题的研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4],探索并建立“基于课题或问题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简称“基于课题的人才培养模式”)来推动高校改革现有的专业人才模式和学习模式,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和学习模式,使得无论是何种需求的学生均可以找到其位置,而不会因为强调一种学习态度而忽视另外一种学习取向[5]。
一、基于课题或问题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1. 核心概念界定
(1)课题或问题:“课题”一般是指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重大事项,“问题”一般指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本文所讨论的课题或问题,主要是指本科生学习或研究的对象,即围绕课题或问题进行学习、研究,这些课题或问题可以是课程学习中发现的真实的理论问题,也可以是为了探索未知而提出的假设;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社会实践中面临的重大课题等。
(2)课题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课题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通过研究并解决课题或问题来培养本科创新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学校围绕课题或问题为本科生制订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对其研究性学习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和开拓性的实践能力进行打造和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基于课题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之一,主要定位在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中立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本科生之中。
2. 基于课题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
一般而言,本科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都拥有着一批智力高、知识素养好、心理素质硬的优秀学生,他们有着极强的进取心和拼搏精神,如果按照学校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对他们进行培养,则无法做到因材施教[6]。如果能引导这些学生参与“计划”,践行基于课题的人才培养模式,把较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培养作为一个激励性目标,引导和激励这样一批优秀学生通过参与“计划”,向着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奋进,则对于他们自身的科研能力提高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对整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积极意义。换言之,基于课题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培养研究型创新人才而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7]。但是,一方面,由于在本科阶段的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研究型创新人才;另一方面,任何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都只是能在不同程度上为学生成为创新人才提供有限度的帮助,至于学生最终能否成为创新人才,还要取决于其自身的努力和体验以及其他诸多因素。因此,研究型创新人才是作为一个目标指向呈现在参与“计划”、参与基于课题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本科生面前的。
总之,基于课题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应该是:为研究型大学中有志于参与科学研究、对自己的基本定位在于“学术本位”的本科生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为其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引导其在导师的指导下围绕课题或问题开展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或实验、调查活动,实现培养本科创新人才的目标。
二、课题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比较
目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各类高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的分门别类是为了职业的需要;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大部分来自于书本,是前人知识的学习和传承,没有活力[8];学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较为固定,刚性较强;所培养的学生共性突出,个性缺乏。简而言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可能具有“职业定向、传承、刚性、共性”的特点。
而在基于课题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进行课题和问题的研究是基于自己的兴趣所做的较为深入的研究,是主观的学术研究的需要;学生通过实验的过程及深入的思考构建独有的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构建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来自于对课题和问题进行研究的需要,是自我构建的知识框架,不受专业细分的限制;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有独到的想法,是具有学术个性的。简而言之,所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学术定向、创新、个性”等特点。
目前,国内学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一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至少有三个基本要素:目的要素、内容要素和方法要素,即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9]。培养目标用以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方法用于解决用什么培养人的问题,而总体的培养制度则用于说明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这三个层面上,课题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联系和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如表所示):
表课题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比较
要素 课题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
目标 同 重视人的协调发展和能力培养,培养健全的人
异 拔尖创新人才(科研学术本位) 培养某领域的专家(职业本位)
教学内容
及教学方式方法 同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注重理工结合,文理渗透
异 注重通识教育,根据课题需要选择学习内容,知识面比较宽,强调适应性 注重基础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专业面相对比较窄,强调适用性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参与研究性学习,进行研究性教学活动 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课堂教学学习
培养制度 同 重视综合性大学和学校的综合性,多样化的管理体制,实行学分制
异 自由灵活的学分制度,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相对固定的学分制度,类似于学年制,相对固定的培养方案
对两种模式进行更为深入的比较分析,构建适合不同人才培养模式所需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基于课题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将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管理制度对实施基于课题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限制因素
教学管理制度是高等学校组织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在大学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发挥着约束、导向、激励等多种作用。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我国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对大学教与学的自由保障不力,对大学生兴趣和爱好不够尊重,对大学师生的个性化发展关照不多[10],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学生培养受共性制约强;评价制度不合理,如今的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制度,都是以“量”为考核,是“评量”而不是“评价”[11],导致了本科生对维持性学习的重视超过了对创新性学习的重视;一些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缺乏明确的实施目的,没有推进配套的改革措施,对不同需求的学生采取“一刀切”的学分制度,缺乏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结合[12];长期以来,受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的影响,高校以行政管理代替学术管理,对教学过程管得过多,统得过死[13],教学管理制度设计中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的人文关怀不足。这一系列的因素综合导致了学生和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难以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实施课题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投入到“计划”的研究工作中来,不仅要围绕课题进行有关课程的学习,而且要围绕课题进行探索性、创新性的实验或调查活动。但是,目前缺乏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限制着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和实验活动的参与;不够人性化的有关规定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参与“计划”的积极性。因此,将“计划”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本科生教学管理体系,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进而构建全面的与基于课题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新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是当前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亟待解决。
四、学生参与“计划”的环境及导向
我们谈到,实施基于课题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是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环境才是良好的创新环境呢?王义遒教授认为,“淡薄功利,崇尚理性;兼容并包,自由探讨;宽容错误,标新立异;提供条件,鼓励实践”[14]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具体而言,就是要求高校要鼓励那种痴迷于科学的好奇心和追求未知的热情,而不是追求眼前功利[15];要求高校真正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自由;要求高校允许一些标新立异的想法和异想天开的做法;要求高校能够尽可能提供一些鼓励实践的条件。
实施基于课题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参与计划“计划”正是构建创新环境的重要一环。因此,对学生的引导,要符合“计划”的实施原则,即“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要首先引导一批基于自己的科研兴趣的学生参与进来,进而带动更多的有科研欲望和创新欲望学生参与。
目前,经过粗略的统计,参与“计划”的高校已经达到500所左右,但其中部分高校引导学生参与“计划”的有关规定仍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因素,如某高校在其管理办法中规定,为参与“计划”的学生直接加平均学分绩点,同时与奖学金评审、本校保研等直接挂钩,这就导致部分功利性较强的学生在获得这些“利益”后,就放弃了“计划”的研究工作。可见,如果只是以单纯的功利目的引导学生参与“计划”,就可能与实施基于课题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初衷不太符合。
那么如何将学生的功利性降到最低呢?我们认为,首先,将以完成课题或问题的研究为需要的知识的学习以课程的形式纳入教学计划,学生完成这些课程后,根据成绩方可获取相应学分;其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科研意愿,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课题或问题中探索畅游,体验过程,可以考虑实施基于课题或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灵活的学分制度,使得学生参与课题或问题的研究也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3] 潘懋元. 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03(11).
[2] 庞烈鑫,刘朝晖,闫开印.构建研究型大学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2005(4).
[4] 任良玉,张吉维.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实施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3).
[5] 陈洪捷.为学术还是为职业——德国大学学习传统及其变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4).
[6] 郝克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3(11).
[7] 任良玉,张吉维. 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探索基于课题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大学教学,2011(4).
[8][9] 魏所康.培养模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5-69.
[10] 杨丽敏.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中国高教研究,2007(8).
[11] 秦小云,别敦荣.论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文关怀诉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5(9).
[12] 李志义.大学教学中几个热点问题的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13(6).
[13] 张波.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结构性失衡的社会学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8(12).
[14][15] 王义遒. 关于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些想法[J].高等理科教育,2002(1).
[资助课题: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边疆民族地区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ZGZHG06004)]
[责任编辑: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