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者主体性及其“镜”到“灯”的角色转换意识

2014-07-04张琳娜

科教导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演绎理解主体性

张琳娜

摘 要 本文阐述了译者的主体性地位,从意识和译作与原作的关系看译者的主体性地位,提出了译者角色的变化,译者从简单的复制者变成了作品的理解者,创作者和演绎着,真正实现其从 “镜” 到 “灯” 的角色转化。

关键词 主体性 镜 灯 理解 创作 演绎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and Role Transformation

Consciousness from "Mirror" to "Light"

ZHANG Linna

(Dal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052)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atus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ciousness and translated and the original work to look at the subject of the translator, proposed changes in the role of translator, translator from a simple person who copied becomes a person who understand, create and interpretation of works, realize it from the "mirror" to "light" character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 subjectivity; mirror; light; understand; creation; interpretation

1 翻译的主体性

翻译的主体性,就是译者在输入语与输出语的转化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主体性包含着受动性(即原作者的语言知识、美学观念,目标读者的期待阅读水准,审美要求以及译者自身文化素养,知识构成)、为我性(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包括翻译中体现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而主观能动性是主体性最为突出的特征。基于对这种主体性的理解,译者主体性是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文本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性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即体现在譯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是翻译者将自己的才情学识倾注到作品中,将其重新呈现的一个过程。在翻译的过程中,译文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内容,不忽略原文的价值,但是译者主观能动性即译者的本身对文化理解的主动性会使作品呈现出不同的痕迹。有的作家翻译的作品因为自己文化的局限,翻译出的作品略有瑕疵。丧失了原来的文采。但有的作家将主体性发挥到极致,例如汝龙翻译的契诃夫作品,专业到了极点的。汝龙在1952年他就出版了25卷本的契诃夫作品选集。契柯夫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悲天悯人,忧伤的基调是任何人翻译不出来的,汝龙还写出了许多诙谐绝妙的短句。

1.1 从意识看译者主体性

在某部文学作品中,有 “scholar”一词,原意是“学者”,译者把它译为“老学究”,学究是中国特有的词汇,用这个词广大的读者一下子就能理解作者所传达的思想。而这种传达通过译者的笔得到完善。译者总是按自己意识中留下的痕迹来决定自己的翻译流程和翻译作品,并在其译文中留下自己的价值取向。

读者意识是译者主体性的另外一个重要表现。每一部文学作品的翻译都有一个目标读者群,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的期望不尽相同。比如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作品,可能会吸引一些心理学者,一些作家,一些对人性感兴趣的读者,以及一些为了了解俄国文化以及消遣读者。从一定程度上讲,翻译是一种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译者就有他心中潜意识的潜在读者。译者为了充分实现其翻译的价值,使译作在译人语文化语境中得到认同或发挥特定的作用,在翻译过程中,必然铭记其潜在读者的期望与审美取向,从而决定具体的翻译方法。

1.2 从译作与原作的关系看译者的主体性

译作虽然与原作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已不再仅仅是原来意义上的译出语国家的文学作品,它同时具有自己独立的生命和价值,成为翻译者多元文化中的新成员。好的译文将得到大家的认可,被赋予新的生命意义,成为众口皆碑的好作品。比如钱诚翻译的布尔加可夫,草婴翻译的托尔斯泰, 汝龙翻译的肖洛霍夫。

译作的生命是译者赋予的,“译者不仅能赋予原作以生命,他们还能决定赋予他们以何种生命,决定如何使他们融入到译人语文学中。译者主体性决定了译作的审美独立品格和译人语文化特征。译作通过自己的独立价值,强化了原作在翻译者整个文化体系的地位。从译作的生命独立性看,译作和原作不是从属关系,而是互文关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译作的受欢迎程度来看译作不只是忠诚于原作的复制品,而是在原作基础上的升华,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起着主导作用,他是完成原作到译作之间转化的桥梁。译者与原作者之间的关系也不只是简单的传达,而是理解和演绎的一个过程。译者自身的素养可能比作者更高,成为作品的主宰者。正是因为翻译的主体性如此重要,翻译者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从 “镜子”变成 “明灯”。镜子只是对物体的折射,对外界事物的客观反映者。而 “灯”是发光体,是照耀客观事物,成为其光辉的一部分。在古代中国,英国以及法国都有翻译者将自己贬低为 “仆人” “影子”,将自己只看成是原著的忠实演绎者。但是,译者应该将自己对美的感知和对真理的追求结合起来,将自己心里的 “灯”点亮,照亮原作的灵魂精髓,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

译者要想从镜子变成明灯,就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和翻译之后注意自己角色的变化,掌握理解,创作和演绎作品的过程。

(1)理解作品。译者是文学作品的读者, 他不但要读懂文学作品,而且要读懂文学作品后面的文字含义,对文章的作者,写作背景,时代特征和文化讯息等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译者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也就是说并不是会外语就懂翻译,也要对作者以及作品進行深入的研究,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历史题材,而且作品基本是具备每一专业方面的知识,译者需要对这一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对专业语言进行理解,一定要追究文字背后隐藏的深层含义。

(2)创作作品。原来对译者的要求是忠实于原作,不容许有更改。但是译者本身是独立自主的人,有自己的认知空间,知识水平,审美情趣,政治倾向,要做到与原文一模一样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主体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自主性,地位有所提高,成为作品的创作者。创造型的译者在自己的心中还要有自己的读者群,这群读者有自己的文化素养,爱好,有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而译者自身的修养既要高出原作者,也要高出所面对的读者群。所以一个优秀的译者必是一个糅合一切的大家,通晓两国语言的基础知识,除了具备语言驾驭能力外,还对两国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有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创造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作品。

(3)演绎作品。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译者必须以原著作为权威,追求译文与原作全方位的统一。这种翻译观念对译者的要求近乎苛刻,认为译者最好是融汇东西,学惯古今的通才。作者成了被崇拜的对象,译者被迫成为反映客观事实的 “镜子” ,地位非常低下。例如最初对佛经的翻译,译者几乎不能署名,不能光明正大地存在。但实际上,译者的作用不只是单纯地翻译文字,而是在文化传播中的使者,将别国新鲜的思想、政治、文化与经济传播到本国,对作品进行演绎,使译文表达的形式和内容在读者所了解到的现实内容之内,这样读者就会理解原作,欣赏原作,使原作体现出思想的火花和文化价值。

综上所述, 译者既要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引进别国先进的思想,文学作品, 提高自身的素养,从以前传统的反映原著的 “镜子”变成照耀原著的 “灯”,使原著在译者的演绎下,光彩四溢。译者不是简单的读者或者简单的作者,而是原著的理解者,创作者,演绎者,是跨文化翻译活动的主体,是决定文化传播的大使,是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的演绎者。以前好多读者抱怨译文失去了原著的风采,还不如阅读原著,实际上读者应该抱着宽容的态度,欣赏不同演绎着的作品。翻译者也要提高自身素质,时刻注意语言的发展变化,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地位,真正成为 “镜” 到 “灯” 的角色转化。

猜你喜欢

演绎理解主体性
“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演绎
丰富教学角度演绎德育课堂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误读为“演绎”的“同人”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